月初,人民日报发表评论文章直指人工停车费收取的乱现象,文中提到“吃饭的收十块,去医院看病的先收三十。你说说停车后要去干啥,我大概就能估摸出你要停多长时间了。”这种现象显然极其不合理,而目前有望解决这一现象的方法就是智慧停车。之前智慧停车的概念也一直火热,其不单单是指停车场系统,而是从入场到出场一整套的服务体系。
要问2017年智慧交通领域最为火热的话题是什么?相信答案一定是智慧停车。智慧停车依靠良好客户体验、智能的停车场系统以及更高的停车效率引发了一场“蝴蝶效应”。但虽然舆论上的热度剧增,现实中上班期间的写字楼区、夜晚的住宅区、周末的商业区仍堪称是机动车主们的噩梦,这说明智慧停车的普及率远远不够,其距离走到我们的身边仍需要一段时间。 在过去的一年中,刷卡机、地磁技术、车牌识别、蓝牙等相关技术进行了相当激烈的竞争。从科技以及便捷性的层面来看,车牌识别自然略胜一筹,但是为保证整个停车场系统的可靠运行,自然不会存在某种方式完美胜出的可能,因此现在的出入口控制多数仍没有完全抛开人工,只有在一些大型的商场已经完全的由车牌识别系统自动运行。 技术的变革自然是由很多的企业以及研究人员一起推动的,安防巨头海康、大华在2016年开始进军停车场系统行业,以视频车牌识别产品为先驱,逐步打开市场。而行业内的一些其他公司也开始发力,像浙江创泰、北京智通等开始逐渐发力,相继在本地占据了一席之地,此外,之前业务定位在立体车库停车场业务的企业,停车场系统集成商易华录、海信、银江、南京莱斯以及各大央企也都涉足了路内停车业务。一年左右时间,行业可谓百家争鸣、百花齐放,我们不由得思考一个问题,这是否是一个很赚钱的行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