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I分为E1和T1
pabxman "E1 是路,PRI 是交通法规。"
回答的经典
那交换机怎么还有E1板又有PRI板呢
举个例子:
在电脑上你可以播放各种格式的音乐文件,如:CD、WAV、MP3、APE等等,只要有合适的播放软件;而便携式的播放器 ipad、sony等,只能播放特定格式的音乐文件,因为它的播放器是固化的。
PRI 板卡也就是将 DSS1 协议固化在板卡上,它只能用于 PRI 协议,不能走别的信令协议。
引用:
全部!
十分高兴看到大家对此方面的讨论,我请教一些简单问题,
1、目前在国内关于2M接口何如协议的使用更广、更普及?
2、何种方式更稳定?
3、对于2M的方向会朝何种方向发展?
谢谢回复!
欢迎商讨!
目前用的比较多的是 PRI (30B+D),也叫数字一号信令。后两个问题就很难回答了。
目前用的比较多的是 PRI (30B+D),也叫数字一号信令。后两个问题就很难回答了。
采用30B+D,那数据传输的协议主是采用是PCM30的方式传送,对于目前采用PCM31(也就是7号信令)的使用是否更稳定呢?
目前大部分进口品牌在数字2M接口方面都属于一个基本配置,但由于各方面原因,客户的使用率还是非常低,做为一个2M接口板的成本(32路中继)应该与32路环路中继的成本一致.如果做为一台交换机内置的一块机板,应该更低,但目前包括AVAYA\松下\NEC\西门子\阿尔卡特,所有的2M的接口板都是非常高的价格,是否在制式兼容方面有所差别和特别之处?
老兄过奖了。
数字中继不普及的原因,主要应该还是价格因素,门槛太高,其次还有稳定性、兼容性问题。
老兄过奖了。
数字中继不普及的原因,主要应该还是价格因素,门槛太高,其次还有稳定性、兼容性问题。
对于您提到的几方面的原因,你有何建议吗?
对于兼容性,
目前的技术对数字中继接口的T1/E1/J1共同兼容并不难做到,
在硬件结构方面:T1与J1相同,而E1与其它们的分别只需调整设置由传输的速率和协议,也可以做到全兼容。目前此类兼容的芯片和成品也有很多。
主要还是协议的方面,对于协议方面对于设计者来讲,兼容问题不多,只是在进行实际使用时,设置的项目太多,主要原因是协议的传输方式?协议的种类?(是PCN30?PCM31或其它?)还是就是对同步的问题,所以说目前在兼容方面还是在实际用的调试太难了,造成兼容性不良。对此一方面需要用户或安装技术人员的技术水平提高(技术门槛),另一方面在设计这些软件设计时就需要充分考虑到人性化的简捷,问题就不难解决。
看样子主要的原因还是在价格方面(价格门槛太高),大家决得一个E1更合适的价格应该是多少呢??达到与普通模拟中继的价格(以30话路为参考计算),对普及是否有很大的提高?
令狐兄,你好!
所谓的兼容性,其实也就是调试设置的一致性,或叫统一性,使电信和用户端产生设置差异,再说机器的不同,设置项目也略有差异。
目前,数字中继与模拟中继使用费用(月租、通话费)基本相同,但是初期投资数字中继费用略高,而且起点是 30路,那只需 30 路以下的用户呢?这部分用户在市场的比重占大部分。
令狐兄,你好!
所谓的兼容性,其实也就是调试设置的一致性,或叫统一性,使电信和用户端产生设置差异,再说机器的不同,设置项目也略有差异。
目前,数字中继与模拟中继使用费用(月租、通话费)基本相同,但是初期投资数字中继费用略高,而且起点是 30路,那只需 30 路以下的用户呢?这部分用户在市场的比重占大部分。
对于说机器不同,设置项目肯定有所差异,这个主要是设计产品时,就应充分考虑安装人员的设计设置方便性.
对于说费用和价格方面,一方面说的是设备价格,一方面就是使用费用,对于30路做为起点来讲,做到与模拟中继的费用不是太难,对于说30路以下,这个不是一个厂家的产品能决定,在技术层角度来说,需要做到30路以下的用户,采用CE1协议就可以完成(nx64),对此一方面要求运行商支持,另一方面在产品的价格比上也是一个大的压力,目前产品选用的芯片都是考虑兼容T1/E1/J1的制式兼容性,还没有考虑到客户需要对整个信道来分割(把一个E1变成多个CE1通道)进行降低成本(技术可行,但是采用的硬件成本一致,软件调试更复杂)的方案.所以说要按你说的占市场大比重的部分用户,要求30路以下的用户,要求数字中继的功能,还要求价格(包括设备和使用费用)下降是一个多方面的工程(包括设备厂家,经销商和运行商)共同进行争取才能达到.
在这里不得不提一个比较早的技术,就是带宽为144KHZ的2B+D技术(采用BRI协议),目前此项技术一般用于交换机内部专用话机与主机的数字传输,也就是如果运行商输出BRI制式,而使用费用降低,产品设备价格低(与PRI的目前相差不大)是否对数字中继的普及有帮助呢?
呵呵,很久没有看到这样讨论的帖子了,不得不支持一下,刚好在这里可以冲冲电
??
E1与PRI怎么能用价格来比呢,都不是一个相同种类的东西.没有相互优缺点的比较.
E1只是一种接口,速率为2M,在此接口上可以走多种协议.
而PRI只是其中的一种协议而已.
应该说目前国内用户申请到的2M接口大多是走PRI协议(使用的非常多).
ISDN用PRI协议Y就是30B+D,用BRI协议就是2B+D.
例如:开车在中国就是走路的右边,而在香港就是走路的左边.
请问你是说的哪个牌子的机器的机板?
由于这两个东西是不同性质,但有时有些厂家或销售商会特意做些区别,才叫两种机板.
按你说的只是问E1板和PRI板,
那只能说是一种是E1板,走2M接口,可以走多种协议.
而PRI板是专门用于走PRI信令协议的机板.
比较而言:PRI板肯定在设置方面比较简单,但兼容方面可能有所欠缺.
在與中繼線連接時PRI與E1的區別在於有沒有D-CH
PRI第16CH作為控制訊號
如單純只有E1卡版連結時,是DTMF模式(Tie trunk),採A、B、C、D bit控制
其差異在於PBX卡板設備價格的成本考量及話務量
PRI:有些PBX需E1卡板+D-CH卡或E1卡板+CPU ISDN軟體,成本較高,可使用語音通道1-15CH及17-31CH
E1 DTMF:設備成本較低,但有時會CH BLK(有些PBX機型需下RESET指令,前提是你要知道哪一CH是BLK,哪一CH是通話中),可使用語音通道1-30CH
我为电信提供2M板接入的调试已经2年,基本采用PRI方式,主要是:
1>开放通道的数量可以控制(电信可以每4个通道分一组,客户端按各种机型可以任意调配.
2>DID号码的设置简单
3>相对老型号的机器此类板卡容易找到
E1接口:提供32个时隙通道,每个通道的速率为64KBS,直接理解为拥有32个固定宽度车道的马路,形成规则而死板的交通.
PRI接口:利用E1通道技术,给30个固定车道起了个不好听的名字叫B,又安排了一个调度(信令)员D同志,D同志可在需要的情况下,将原来固定宽度车道几个B整合为一个更宽的车道H,形成灵活多用的交通.
哦,忘记了,
后来出现一个牛人,他觉得这样的E1马路构造后,觉得不爽,凭什么那么累赘,分那么多车道,每个车道每秒还得过8000辆小车,每辆车只装8BIT的货物,改!他把整个路面平整一番,说这样车可以随意开,而且开得更快,飙到每秒过100M辆车都没问题,装不装货无所谓,据查,这个牛人来自以太村,名字叫协转器.
回答的真好,有大众化,学习中
看了各位朋友的回复,懂了,谢谢分享。
学习咯!
找一个实例给大家讨论讨论:
NEC 2400 IPX: PA-PRTC
ISDN PRI(30B+D)数字中继接口板卡,最大可提供30路数字通道并发接口。通过转接卡提双绞线连接。
好贴,喜欢
随着光纤到户的实施,数字中继会普及的,很快就会普及了
在與中繼線連接時PRI與E1的區別在於有沒有D-CH
PRI第16CH作為控制訊號
如單純只有E1卡版連結時,是DTMF模式(Tie trunk),採A、B、C、D bit控制
其差異在於PBX卡板設備價格的成本考量及話務量
PRI:有些PBX需E1卡板+D-CH卡或E1卡板+CPU ISDN軟體,成本較高,可使用語音通道1-15CH及17-31CH
E1 DTMF:設備成本較低,但有時會CH BLK(有些PBX機型需下RESET指令,前提是你要知道哪一CH是BLK,哪一CH是通話中),可使用語音通道1-30CH
DTMF模式的E1卡,采用ABDC控制,一般我们称为R2信令;
而中国1号信令是采用MFC模式;
DTMF模式一样是有D-CH(并且还都是利用TS16),只不过他这个D通道处理方式不一样;
PRI的D通道采用LAPD帧:通过Q921协议规范,把消息放入规定的位置(进行数据封装),再增加相应规程。通过每125US(8K)发送一个字节(8BIT)传输,由于消息长度不一定相同,所以发送的字节总长度也不一定;
而DTMF模式是采用复帧的方式,也就是每2MS发送一次复帧(16个8K的子帧),16个8BIT指示30个通道的状态;每8个BIT代表2个通道;
也就是通过ABCD来控制;
而DMTF模式的E1卡也是不能等同于E1;
所以说还是如PBXMAN所说:
E1是道路;
PRI是规则;
而您说的DMTF模式也就是一种规则;
看这贴子。能学到好多东西
还是不懂啊。
非常好
非常好
欢迎光临 千家论坛_智能建筑与智能家居技术交流社区 (http://bbs.qianjia.com:8020/)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