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是不平常的一年。全球经济动荡、美欧债务危机、日本大地震等对实体和虚拟经济造成了极大的冲击。各国都寄希望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希望其能带领本国经济实现突围。不少国家将目光投向了物联网这一集多种高新技术于一身且能够极大改善传统社会、经济运行方式的产业上。
在2012年全国工业和信息化工作会议上,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苗圩强调,2012年要重点抓好八个方面的工作,其中,积极培育发展物联网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将占据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在新的一年发展的重要位置。
随后,工业和信息化部正式发布《物联网“十二五”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今年是《规划》开局的第一年,将对物联网产业发展产生重大影响。”无锡物联网产业研究院院长刘海涛认为,《规划》阐明了我国物联网的发展思路,有助于对全国范围内的物联网项目进行统筹规划,解决各自独立、资源分散的问题,使物联网产业真正成为支柱产业。“在不远的未来,物联网将迎来大体系、大平台。”
数字城市成为物联网应用热点领域
目前,全国不少城市开展的数字城市建设项目,正是对物联网“大体系、大平台”的摸索和实践。“无论是智能建筑、智能交通还是智能家居,都可以纳入数字城市建设的整体布局之中,数字城市已经成为物联网建设的热点领域。”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测绘专家李建成介绍,物联网技术已经应用在各地的“数字城市”建设中,并且积累了许多经验。
2011年,重庆建成“云计算”智慧小区。这种智慧小区把互联网、物联网和通信网三张网融合起来,让社区服务信息化,使老百姓的生活更智能、便捷。目前,智慧社区已实现了信息化办公,居民不但能通过网站、手机短信等方式进行联络沟通,还能享受在线申报、爱心超市、社区全球眼、社区总机等便民服务。
除此之外,上海市也加快了智慧城市建设步伐。上海市将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主要特征的智慧城市建设列入该市“十二五”时期重要的发展方向。处于转型发展新阶段的上海,将充分把握智慧城市建设的内涵,从技术、产业层面提升到思想、战略层面,把智慧城市建设作为城市发展的新思路、现代城市发展的重要支撑。
上海市政协副主席周太彤表示,在长三角城市群发展新格局中,智慧城市建设是不同以往的一场城市再造工程。城市发展要有效率、活力,不能再依靠资金、土地、人才、资本等要素。在智慧城市建设中,城市要重新调整关系,通过对法律法规的调整、部门利益的调整来解决上海未来发展中遇到的问题。
中国社科院信息化研究中心秘书长姜奇平表示,智慧城市已成为医治交通堵塞、环境污染等“城市病”的最佳良药,是信息化向更高阶段发展的必然要求,将最终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物联网产业迎来大发展
“数字城市、智慧城市是中国城市信息化推进到一定水平的必然产物,对刚刚起步的物联网产业发展意义重大。”李建成介绍。
中国自动化学会智能建筑与楼宇自动化专业委员会主任郭维钧表示,作为智慧城市中的一个重要应用领域,智能建筑正由单体向建筑群方向发展,需要配套的技术和解决方案,对建筑能耗进行精细化管理,降低建筑能耗。技术人员通过物联网技术,搭建有线和无线相结合的网络,可极大降低智能建筑布线工程的造价及施工难度;对建筑智能化系统进行全方位监测和控制,提高设备的使用寿命,降低设备的能耗,物联网、电子标签等新技术将成为未来智能建筑应用的主要技术,发挥自己的作用。
此外,与数字城市、智慧城市相关的感知、传输、处理等产业也将迎来发展的春天,获得较快的发展。 按照工信部规划,到2015年,我国将初步完成物联网产业体系构建的目标:形成较为完善的物联网产业链,培育和发展10个产业聚集区、100家以上骨干企业、一批“专、精、特、新”的中小企业,建设一批覆盖面广、支撑力强的公共服务平台。
物联网相关标准的制订工作也在紧锣密鼓展开。2011年12月29日,国家传感器网络标准工作组发布了首批传感器网6项标准征求意见稿。这是我国第一个物联网行业应用标准,具有里程碑式意义。业内人士说道。
从《规划》到标准,展示了我国物联网产业正在规范升级的发展路径。虽然与国际发达国家的物联网发展水平还有较大差距,但如果我们能发挥出政策在产业引导、整合上的优势,将带动我国物联网产业迈上一个新台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