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N(Storage Area Network,存储局域网络)的诞生,使存储空间得到更加充分的利用以及安装和管理更加有效。SAN是一种将存储设备、连接设备和接口集成在一个高速网络中的技术。SAN本身就是一个存储网络,承担了数据存储任务,SAN网络与LAN业务网络相隔离,存储数据流不会占用业务网络带宽。
在SAN网络中,所有的数据传输在高速、高带宽的网络中进行,SAN存储实现的是直接对物理硬件的块级存储访问,提高了存储的性能和升级能力。
早期的SAN采用的是光纤通道(FC,Fiber Channel)技术,所以,以前的SAN多指采用光纤通道的存储局域网络,到了iSCSI协议出现以后,为了区分,业界就把SAN分为FC-SAN和IP-SAN。
iSCSI(互联网小型计算机系统接口)是一种在TCP/IP上进行数据块传输的标准。它是由Cisco和IBM两家发起的,并且得到了各大存储厂商的大力支持。iSCSI可以实现在IP网络上运行SCSI协议,使其能够在诸如高速千兆以太网上进行快速的数据存取备份操作。
iSCSI标准在2003年2月11日由IETF(互联网工程任务组)认证通过。iSCSI继承了两大最传统技术:SCSI和TCP/IP协议。这为iSCSI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基于iSCSI的存储系统只需要不多的投资便可实现SAN存储功能,甚至直接利用现有的TCP/IP网络。相对于以往的网络存储技术,它解决了开放性、容量、传输速度、兼容性、安全性等问题,其优越的性能使其备受关注与青睐。
在实际工作时,是将SCSI命令和数据封装到TCP/IP包中,然后通过IP网络进行传输。具体的工作流程如下:
(1) iSCSI系统由SCSI适配器发送一个SCSI命令。
(2) 命令封装到TCP/IP包中并送入到以太网络。
(3) 接收方从TCP/IP包中抽取SCSI命令并执行相关操作。
(4) 把返回的SCSI命令和数据封装到TCP/IP包中,将它们发回到发送方。
(5) 系统提取出数据或命令,并把它们传回SCSI子系统。
应用于数据处理中心
借助IP SAN存储区域网,基于iSCSI流高速交换平台,运行带内(in-band)虚拟化存储管理软件,将各种存储设备(包括磁盘、磁带及其他存储设施)联接起来。
IPSAN存储区域网的优点,首先是共享了昂贵的存储资源,提高了存储设备的利用率(达到80%到85%以上)。这种节省对用户接入是十分重要的。其次,这种集中化的虚拟存储池方式所提供的存储资源分配与管理,节省了传统的直连式存储设备多路并行管理费用。从管理学的角度讲,当一个企业单位,它的计算机应用(包括电子邮件、会计账务、人事管理、库存管理、CAD/CAM,直到复杂的CRM、ERP或供应链管理SCM等等应用)数目大于六个时,数据中心的运行人员会因计算机处理硬软件种类、网络通信设备、存储设施繁多而穷于应付,无法有效发挥数据处理资源对企业单位主流业务的支持,而存储子系统的这种集中化、虚拟化管理,至少简化了三分之一对资源的管理。
IP SAN实现数据中心异地灾难备份
由于支持存储子系统的IPSAN存储区域网与“通信子系统”构建的应用网是同一种网络架构——Ethernet/IP/TCP,因此,管理人员可以将原来在应用网络通信技术方面积累的知识和经验,充分应用于“存储子系统”。一些板卡生产厂商:如Adaptec、Alacritech和Intel等公司,均在生产一卡两用的新产品,以支持同一网络架构的应用网和存储网。
IP SAN应用从配角做起
IP SAN存储网与FC SAN相比,各有特色。从数据交换流量性能相比,千兆以太网环境下IP SAN比FC SAN要逊色一些。这些FCSAN的优势是使它目前在高性能应用环境中占主要份额的根本原因。而FC SAN与IP SAN在性能价格上,IPSAN对那些对流量要求不太高的应用场合、预算又不充足的用户,是一个切实可行的选择。谈到IPSAN存储网,如果放眼2002年6月已通过标准的10GB Ethernet,应该讲IP SAN完全可以与FC SAN在交换性能上一争高下。IPSAN存储网的推广应用人员,首先应把眼光集中在那些对流量控制要求不太高的行业中,或特殊行业的某些应用中,比如在大型金融、电信存储区域网应用中,当某些大型客户机构在向全国范围内扩充并建立分支机构时,应该去争取拿到远程存储区域网项目,这是IPSAN的强项。在那些想用SAN架构,又付不起那么高费用的行业,也需要IP SAN。这是IP SAN市场切入点。
IP SAN首先做FC SAN应用的补充,然后发挥自已远程存储的特长,占领FCSAN无法涉足的领域,如数据灾难备份应用、远程数据复制整合服务及新创建的基于“存储设备可沿因特网自由移动”的新应用模式,最后在万兆以太网普及后的环境中,与FC SAN再争高下。在不同的发展时期,采用不同的发展策略,是IP SAN真正立于不败之地的应用策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