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动态技术是在非常强烈的对比下让摄像机看到影像的特色而运用的一种技术。 当在强光源(日光、灯具或反光等)照射下的高亮度区域及阴影、逆光等相对亮度较低的区域在图像中同时存在时,摄像机输出的图像会出现明亮区域因曝光过度成为白色,而黑暗区域因曝光不足成为黑色,严重影响图像质量。摄像机在同一场景中对最亮区域及较暗区域的表现是存在局限的,这种局限就是通常所讲的“动态范围”。 广义上的“动态范围”是指某一变化的事物可能改变的跨度,即其变化值的最低端极点到最高端极点之间的区域,此区域的描述一般为最高点与最低点之间的差值。这是一个应用非常广泛的概念,在谈及摄像机产品的拍摄图像指标时,一般的“动态范围”是指摄像机对拍摄场景中景物光照反射的适应能力,具体指亮度(反差)及色温(反差)的变化范围。 宽动态摄像机比传统只具有3:1动态范围的摄像机超出了几十倍。自然光线排列成从120,000Lux到星光夜里的0.00035Lux。当摄像机从室内看窗户外面,室内照度为100Lux,而外面风景的照度可能是10,000Lux,对比就是10,000/100=100:1。这个对比使人眼能很容易地看到,因为人眼能处理1000:1的对比度。然而以传统的闭路监控摄像机处理它会有很大的问题,传统摄像机只有3:1的对比性能,它只能选择使用1/60秒的电子快门来取得室内目标的正确曝光,但是室外的影像会被清除掉(全白);或者换种方法,摄像机选择1/6000秒取得室外影像完美的曝光,但是室内的影像会被清除(全黑)。这是一个自从摄像机被发明以来就一直长期存在的缺陷。 简单地说宽动态就是场景中特别亮的部位和特别暗的部位同时都能看得特别清楚。宽动态范围是图像能分辨最亮的亮度信号值与能分辨的最暗的亮光信号值的比值。 宽动态的表现方式以“倍数”或“dB”来表示,在以100IRE为标准时,换算公式:N dB=20log(V2/V1)。普通摄像机(称V1)的宽动态值为10dB ,如宽动态为48 dB ,与普通摄像机之间的差为38 dB,V2/V1=80,说明与普通摄像机宽动态差为80倍,松下第三代宽动态摄像机是54 dB,V2/V1=160倍。池上ISD-A10摄像机典型动态范围95 dB,V2/V1=17782倍,最大宽动态范围120dB,V2/V1=316227倍。从“倍数”上看,采用Pixim DPS技术的摄像机,宽动态范围要比CCD宽动态范围有极大的提高。 对于DPS技术,每个像素对应的光线都可以优化曝光,每一帧数据读取时间只需0.8毫秒(传统CCD技术则需数十毫秒),这样系统可以对每个像素进行多次单独采样;而成像系统控制着每个像素的最佳采样时间,在每个像素达到最佳状态时存储像素信息。在所有像素被采集后,系统再对其进行处理,最终形成高质量的图像。即使在最苛刻的光照条件下,也可捕捉到清晰、逼真的图像,再也不会因为阴影、眩光、反射和太阳光而使图像发暗或被破坏。 采用传统CCD图像传感器的摄像机在采集一幅图像的过程中只对整个图像采样一次,必然会出现对整个图像中明亮的区域过度曝光,或较暗的区域欠曝光的现象。CCD宽动态技术是采用特殊DSP(数字信号处理)电路,对明亮部分进行最合适的快门速度曝光,然后再对暗的部分用最合适的快门速度曝光,然后将两个图像进行DSP处理重新组合,使明亮的部分和暗的部分可以看得清楚。由于CCD的感光特性所限制,在技术上很难在有重大突破,有的CMOS技术已经达到160dB,可以说未来的监控摄像机属于宽动态摄像机,宽动态技术属于CMOS。 宽动态技术能使摄像机在暗处获得明亮图像的同时使明亮处不受饱和度的影响。在宽动态技术的支持下,使摄像机可在任何地方获取对应用BLC技术更为鲜艳的彩色图像。它能使监视区域中对高光照区域使用高速快门曝光,而对低光照区域使用低速快门曝光,生成的二幅图像组合从而合成图像,所以能获得图像暗处的细节,而图像的明亮处又不过于饱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