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家论坛_弱电智能化技术与工程讨论(建筑智能,家居智能,人工智能)

物联网技术
收藏本版 (14) |订阅

物联网技术 今日: 3918 |主题: 1020|排名: 15 

发新帖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智慧城市与民生大数据应用研究报告...

[复制链接]
iot10086cn 发布于: 2015-11-15 19:15 117 次浏览 0 位用户参与讨论
跳转到指定楼层
智慧城市带来智慧经济。中国 正迎来数量型劳动人口 红利向质量型智慧红利和技术红利转型,创新和互联网下的智慧经济带来了巨大的二次红利发展,而制度和市场环境的配合使得知识溢出效应转变为经济增长。我们预计未来我国 智慧经济年均增速约 14%,而智慧城市在其中的贡献占比将达到 50%。以中国GDP 年均增长率 6%计算,截至 2025 年,智慧城市的贡献有望达到 3.9 万亿。

  新型城镇化发展正当时,智慧城市带来可持续发展。中国城镇化发展仍有较大发展空间,但对资产和土地等资源的使用效率有待提升。新型城镇化发展的灵魂是绿色可持续, 因为缺乏可持续发展管理带来的长期效率损失会超过城镇化集聚效应的收益。智慧城市建设正从关注技术向关注民生转变。

  海外成功经验借鉴发展方向。从欧美、日韩、新加坡等地较先进的智慧城市发展经验看,我国对信息技术及基础设施的政策支持仍有红利释放空间;管理上将由“自上而下管理”向“更多 市民和利益相关方参与、 以及更开放的数据和形式”转变;投融资模式也将从 PPP 向多种金融工具综合应用。 而最终盈利模式的落脚点还在于大数据运营。

  智慧城市逐步迈入大数据运营阶段。**大数据的开放为公共数据和行业数据融合奠定了基础,而大数据产业链和技术能力也正逐步成熟,包括数据采集、预处理、存储、传输、分析等各环节。此外,数据应用场景的丰富使得智慧城市运营商从“系统设备+服务”的商业模式逐步向“基于大数据运营的多样化增值服务”商业模式转变。

  关注大数据在民生领域应用。基于民生数据运营的增值服务有望打开智慧城市潜在市场空间。平台系统成熟,且在行业大数据采集、分析、变现等各个环节相对较为先进和成熟的细分领域有望首先获得行业发展红利。 我们认为智能交通、智慧医疗、平安城市和电子政务是有望最先迎来大数据变现的细分领域。

  1. 智慧城市与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

  智慧城市是近年来全球城市发展的热议话题,城市人口不断激增、资源紧缺、 交通拥挤、 污染加重、以及日趋复杂的社会和组织关系,管理者必须找到更为智慧的办法来管理城市。智慧城市本质是城市发展的一种新模式和新思维, 与之类似的称呼还有数字城市、城市信息化、无线城市等等。 那么 这种新模式和新思维体现在何处?智慧城市到底智慧在哪?在进行下一步研究前,有必要首先对智慧城市的内涵做一个界定。

  1.1 智慧城市界定

  智慧城市的起点是现代信息技术发展下的数字化和网络化, 但智慧城市更是人的城市, 要能使居民产生普遍归属感和吸引 感。从这个意义上说其智慧体现在将数字化和网络化上升到整合、集群、协同管理的高度,与绿色可持续发展结合起来。 此外,由于城市是一个多元互动的复杂利益相关方网络, 智慧体现在是用一种互联互通、开放共享的方式使广泛的利益相关者参与其中,而不是一种孤立的、局部利益者的信息应用系统。

  智慧城市的关键是构建出一个适宜居住、 商业、 能吸引人才的大环境, 从而进入一个更好地创造、 经营、 以及吸引更多人才的良性循环。其建设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智慧城市的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注重的是各种传感器、智能设备、以及基础传输网络深入城市的各个触角 ;

  第二阶段是智慧城市建设的初级阶段, 借由全城化的感知网络对城市运行进行整合、高效管理;

  而第三阶段是智慧城市建设的高级阶段, 实现智慧城市的价值观,目标是让居民可以在任何时间、地点,通过任意终端形式获取所需信息、 互动和服务,大大提高城市的吸引力和人们生活质量。

  1.2 新型城镇化发展正当时

  随着我国城镇化的加速发展, 近年来的一个趋势是**开始更加关注城镇化建设的质量。未来在将经济增长继续作为政策核心的同时,如何保证居民生活质量, 解决诸如环境质量下降、 拥堵、医疗卫生和食品安全等大城市病也是迫在眉睫的, 也逐渐纳入了管理者考核标准。而要改善城市公共服务和生活质量,进行科学、 前瞻性的城镇化规划,只有基于详尽的数据分析,智能地应用信息科技,才能使城市管理更具效率和创新性。


  2012 年起我国掀起了智慧城市的热潮, 2013 年《中国智慧城市标准体系》的正式发布标志着我国智慧城市建设上升到了国家战略高度。 而 2014 年印发的《关于促进智慧城市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更是提出到 2020 年要建成一批特色鲜明的智慧城市,聚集和辐射带动全国智慧城市的发展。

  截止目前, 我国 已有超过 373 个试点市、 县(区) 纳入住建部、 科技部批复的试点名单, 2012、 13 年共有 193 个试点, 2014 年新增 83 个试点市县, 2015 年又新增 97个试点,重点项目超过 2600 个,投资总额超万亿人民币。但值得注意的是,按住建部定义的智慧城市投资包括水处理等基建投入,而不完全是信息化投入,且智能交通等行业投资部分资金来自原有预算,只有城市信息平台投资可以看做为纯增量。

  1.3 电子政务、 交通管理、智慧医疗、平安城市是投资重点

  从具体智慧城市信息化平台应用领域看,智慧城市又可以分为三大方面,分别是数字政务保稳定、数字产业保增长、数字民生保民生。



  而我国城市在建设智慧城市过程中, 除了 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更注重公共服务和信息服务的产业升级,注重以智慧应用为突破口 。以大陆地区四个一线城市北京、上海、 广州和深圳的智慧城市建设规划战略为例, 在平安城市、智慧医疗、 交通管理和电子**方面**投入较多, 其内容在相关政策文本中 的描述较为详细, 具体如下表所示。


  2. 智慧城市推进动力与市场空间

  **推进智慧城市建设的动力来自于两方面: 一是智慧城市下的智慧经济, 管理者希望通过智慧城市建设来提高自己城市的区域竞争力和解决城市重大的经济问题能力 ;二是利用 信息技术和大数据统筹规划, 解决新型城镇化发展下的绿色可持续发展问题。

  2.1 解决痛点一: 智慧城市带来的智慧经济

  2.1.1 日益减少的人口红利转向智慧红利、技术红利

  长久以来, 丰富、 低成本的劳动力人口 红利是中国经济增长奇迹的根本保障,中国城市的崛起源于农村富余劳动力为城市化和工业化带来的原始积累 。但随着富余劳动力的减少带来的用工荒,中国 劳动年龄人口 增长迎来拐点,低成本时代已行将就木。且这种人口 结构变迁具备不可逆性, 单纯的人口红利短期内已不可重复。

  根据联合国人口 基金会预测,中国工作年龄人口( 15~64 岁 )数量和占比将在 2016年迎来拐点,并一路下滑。 社科院发布的《社会蓝皮书: 2015 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 也预测,到 2050 年前,我国劳动年龄人口 将减少 2.5 亿。参考**上世纪 90 年代的经济停滞,正是与人口萎缩相伴。老龄化时代和劳动力成本上升使人们不禁担心人口红利正变为人口负债。

  在当前环境下,以创业和智慧经济带动增长是解决我国目前第一次人口红利引发的人口 负债负担问题, 以及引发第二次人口红利的有效途径。美国 经验表明, 2000 年到2010 年期间 ,美国创业企业收益从 1.49 万亿增长至 3.08 万亿, GDP 贡献从 14.9%增长至 21 %,提供的工作岗位从 869 万增长至 1190 万,即使是金融危机期间也呈上升趋势。创业企业的诞生会促使高科技成果产业化,从而以新兴产业发展带动产业结构转型和经济发展。


  不过,根据内生经济增长理论,创新与创业在经济体中 不是一个外生变量,而是依赖于经济体中知识丰富程度的内生变量, 随知识丰富程度的提高而提高。那么 我国 目前是否有足够的知识以产生这种创业行为 的溢出 效应呢? 从知识的一个重要来源 —学校看, 我国高校毕业生保持长期增长态势,从 1990 年至 2013 年累计高校毕业生已超过7007 万人。 知识人口 的快速增长为智慧经济打下了良好基础。

  2.1.2 知识溢出 效应转变为经济增长

  然而,光有丰富的知识人口仍然不够, 大学生就业难等问题仍然存在,而欧洲的历史经验也表明尽管其知识人口储备丰富,但经济增长仍很低。 知识的溢出效应要转化为经济增长需要国家管理的制度环境和商业化的市场环境相配合。

  在制度环境方面, 近年来知识产权保护力度的加大、 促创新成为十三五规划重点等政策红利为创业来了 制度保障。而市场环境方面, 信息技术的进步, 诸如大数据分析和物联网等尖端创新, 使各行各业能借助互联网技术实现新的飞跃, 正是中国庞大的人口本身为互联网下的智慧经济带来了巨大的二次发展红利。


  麦肯锡预计 2014~2025 年间 , 互联网对中国 GDP 的贡献有望达到 7%~22%, 7%是保守预计,即保持目前趋势不变, 而 22%的乐观估计源于扶持政策到位、 各行业积极引入互联网 应用 等假设。 我们取 7%~22%的平均值,即 14.5%为未来互联网 经济对中国GDP 的贡献百分比。根据 F&S 测算, 智慧城市在互联网智慧经济中 的贡献接近 54%。

  我们估计未来智慧城市在智慧经济中的占比在 50%左右, 以未来 10 年中国 GDP年均增长率 6%计算, 截至 2025 年, 智慧城市在中国互联网 智慧经济的贡献有望达到3.9 万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新浪微博登陆 千家通行证登陆

本版积分规则

千家智客微信号
千家智客微信
玩物说商城
玩物说商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