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家论坛_智能建筑与智能家居技术交流社区

标题: 综合布线的线量及管子的算量方法? [打印本页]

作者: wycqq123    时间: 2011-12-1 12:20
标题: 综合布线的线量及管子的算量方法?
每次做综合布线,总是为算量头疼,谁有什么好的算法没有?
作者: 瑞丰百年    时间: 2011-12-1 15:04
算线,(最短+最长)/2*1.1+6,以前都这么算不知道现在有没有更方便的方法。
作者: wycqq123    时间: 2011-12-1 15:07
<p>谢谢哦...</p>
作者: wog119    时间: 2011-12-1 15:18
不知道能不能解释下这个公式各数字的意思,让新人好理解一点。谢谢
作者: huanghai65    时间: 2011-12-1 15:32
&nbsp;回帖要积分!
作者: somokozo    时间: 2011-12-2 10:45
是的,最好有解释。好理解一些,能记得住
作者: sunnyone    时间: 2011-12-4 14:02
<p>坛子里有这方面的贴的,帮你copy过来了。。。</p>
<p>&nbsp;</p>
<p>
综合布线工程中网线的计算公式 <br/>1.(最长线距+最短的线距)/2*1.1= 平均线长 <br/>平均线长*信息点=需要的线缆总数 <br/>线缆总数/305=需要多少箱线 <br/>2. 线数:(最长+最短)/2x1.1+2x楼高 <br/>箱数:线数x信息点数/305 <br/>3. (最远距离 + 最近距离)/ 2 *1.1 + 层高)* 节点数)/ 305 = 线缆箱数。 <br/>其中:1.1系数是损耗;层高是楼层高度,如果水平线槽走天花板,则必须计算;如果是架空地板可以不计;305是1000英尺换算。 <br/>4. 最长的网线和最短网线的平均值X总的点数,然后再加10%的冗余 不按公式的算法: 按公式算线长,以我的经验是一定不准的 但是也没有一定准确方法 在施工的过程里还有不可预测的变动呢 我们国家对八芯双绞线(包括五类,超五类,六类)最长布线距离规定在一百米以内 设计院设计图纸的时候一定也会考虑到 那么一般情况下最短的线应该在十米左右,最长的线在九十米左右(留十米的余量) 平均一下,每根线在五十米左右 如果穿越楼层的话,每根再加个楼层高度就可以了 误差不会太大 <br/>最关键还是要看现场情况,以及要熟练看懂图纸,这个是要时间和磨练的 <br/>
</p>
作者: fareu    时间: 2011-12-9 15:29
<blockquote style="MARGIN-RIGHT: 0px" dir="ltr">
<p><font face="Verdana">呵呵,算线还比较容易,算管子什么的最麻烦了,要对照图,不知有什么好的软件没有?</font></p>
<p><font face="Verdana"></font>&nbsp;</p>
<p><font face="Verdana"></font>&nbsp;</p>
<p><font face="Verdana">专业的弱电布线施工队<br/>QQ:306173715<br/>邮箱:fareu@126.com<br/>网址:<a href="http://www.qtbuxian.com">http://www.qtbuxian.com</a></font></p>
<p><font face="Verdana">微博:http://weibo.com/fareu</font></p></blockquote>
作者: fengweiqi2    时间: 2011-12-10 16:08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瑞丰百年</i>在2011/12/1 15:04:00的发言:</b><br/>算线,(最短+最长)/2*1.1+6,以前都这么算不知道现在有没有更方便的方法。 </div>
<p>有听说过。不过就不知道能不能真正用上场。</p>
作者: yclqianjia    时间: 2011-12-12 20:57
大侠们挺好的
作者: XTBshanjima    时间: 2011-12-13 09:06
有没有其他好的方法啊?
作者: pizza8022    时间: 2011-12-13 10:41
学习一下,多谢!
作者: 红蔷薇980416    时间: 2011-12-13 14:58
((最短+最长)/2*2*层高)*1.15
作者: tairi97    时间: 2011-12-28 21:05
学习了。顶楼主




欢迎光临 千家论坛_智能建筑与智能家居技术交流社区 (http://bbs.qianjia.com:8020/)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