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家论坛_智能建筑与智能家居技术交流社区

标题: 宽频共缆方面的几个很菜的问题? [打印本页]

作者: zhao88zhao    时间: 2006-1-19 17:48
标题: 宽频共缆方面的几个很菜的问题?

1 宽频共缆连接多路,监控点的分布有一定的特征,如1,2,3,4在一起,5,6,7,8路在一起,
  是否可以将1,2,3,4路连在主干的一个分支上,5,6,7,8路连在主干的另一个分支上.

2 分支是否会导致信号的衰减.

3 调试是否很麻烦呀(不专业的人很调的很好吗?)


作者: heml    时间: 2006-1-19 18:26
楼主说的1、2、3......等是频道吗?分支器和分配器当然有衰减损耗。调试技术本身并不复杂,是有人把它与传统方式比复杂了的。当然,工程经验是很重要的。
作者: zhao88zhao    时间: 2006-1-19 18:41

1 宽频共缆连接多路,监控点的分布有一定的特征,如1,2,3,4在同一栋楼,5,6,7,8路在同一栋楼,
  是否可以将1,2,3,4路连在主干的一个分支上,5,6,7,8路连在主干的另一个分支上.

2 分支是否会导致信号的衰减.

3 调试是否很麻烦呀(不专业的人很调的很好吗?)

1,2,3,4,5,6,7,8指的是几号摄象机


作者: heml    时间: 2006-1-19 18:51

射频宽带(共缆)技术的网络拓扑是十分自由的树型结构,没有楼主说的上述限制。你可以任意设计。原则是把信号源的信号达到最高效率的运用的同时,保证信号进入非线性设备里的失真最小;系统信噪比最高。


作者: zhao88zhao    时间: 2006-1-19 18:56
以下是引用heml在2006-1-19 18:51:00的发言:

射频宽带(共缆)技术的网络拓扑是十分自由的树型结构,没有楼主说的上述限制。你可以任意设计。原则是把信号源的信号达到最高效率的运用的同时,保证信号进入非线性设备里的失真最小;系统信噪比最高。

我是珠海的,看过你发的很多帖子,现在手头上还没什么工程,希望以后大家有合作的机会,


作者: heml    时间: 2006-1-19 19:22
谢谢楼主的关注。
作者: 彗星    时间: 2006-1-20 10:19
设计思路是这样:用两个4分支器,每个分支器有四路分支输入口,分别接4路摄像头,两个分支器连接时,最远端的分支器的输入接75终接,输出与第2个分支器的输入连接,第2各分支器的输出接主电缆至监控室。用1个-10的分支和一个-14的分支器,各路信号总衰减大约为14db
作者: 杭州易联    时间: 2006-1-20 11:05

频道越低,损耗越小,建议最远距离的点用频率最低的频道,其它以此类推,这样比较容易调试。

另外建议是多看一些有关有线电视方面的书,共缆监控其原理和有线电视几乎一样,只是布线方式刚好相反而已。这方面的资料可以到我的BBS上看一下:
www.51catv.com/bbs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1-20 11:09:31编辑过]

作者: hanmo2004    时间: 2006-1-20 16:40

共缆传输的系统结构是自由树型拓扑结构,也就是说,可以任意的布线,但系统线路的上损耗,在布线前必须经过严格计算,同时,施工的时候也必须严格的按照计算好的图纸施工,这样才能保证效果!

一般建议,超过1000米传输距离的,一条总线上不要连接超过16个摄像机;超过摄像机数量很多的(超过100,距离300米以内),一条总线上不要连接超过25个摄像机。


作者: 知心    时间: 2006-1-20 17:04

楼上说的是用高频调制的方法吧,高频调制采用隔频传输方式,其带外抑制度要求不高,故传的路数少一些,最多传16路。而我们采用的中频调制方法,采用邻频传输的方式,它要求带外抑制度很严格,所以一根线可传40路。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1-20 17:08:42编辑过]

作者: heml    时间: 2006-1-21 14:05
10楼声称能一条线传输40路,能例举你们作的传40路,每路图象质量都合格的实际工程吗?如果有,大家也可帮你宣传。要是没有的话,不就纯粹是江湖骗子。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1-21 14:32:10编辑过]

作者: hanmo2004    时间: 2006-1-23 22:41

这说明10楼的技术最高!!反正我在实验室里看第32路图像时就不行了,我不知道实际的工程案例这40路信号是怎样在一条线上传输的。我真的想知道啊!!!

希望10楼的不要把牛吹破呀!!






欢迎光临 千家论坛_智能建筑与智能家居技术交流社区 (http://bbs.qianjia.com:8020/)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