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家论坛_智能建筑与智能家居技术交流社区

标题: WLAN才刚刚开始 [打印本页]

作者: zzwdgz    时间: 2003-3-5 09:15
标题: WLAN才刚刚开始
无线技术通常可以分为可移动的基础设施、固定无线宽带和无线局域网等三类。现在用于实现无线上网的技术包括IEEE802.11a、IEEE802.11b、蓝牙、GPRS、WAP等等。作为无线领域的主流应用之一的无线局域网(WLAN),是利用无线电波而非线缆来实现计算机设备无关的网络数据传送系统,是一种灵巧的数据传输,它是从有线网络系统自然延伸出来的一种新技术,使用无线射频技术越空收发数据,减少使用电缆连接,达到建设计算机网络系统的目的,又可让设备自由安排和搬动。 今天的企业环境中,劳动力的移动倾向越来越加强,同时组织结构开始向扁平化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职员拥有笔记本电脑,并和跨组织、地区的其他员工一起花费大量的时间进行工作,他们的产出不仅发生在他们的工作台旁,而且还发生在不断的开会交流中;如果你正在外面办事,突然有客户向你咨询有关业务,而当时你又没把这方面的资料带在身上,那么只能回答:“我正在外面办事,这方面的信息现在无法告诉你,等我回公司后再跟你联络。”但无线网络可以让他们在离开工作台后仍然可以连接在网络中。 技术不断引进 移动性将能够大幅提高用户信息访问的及时性和有效性,这种与地域无关的信息访问将能够提高各个层次的决策效率。对于那些固定墙体或老胡建筑物来说,有线的方案难于实施,无线将不失为一种省钱省力的方案。 对于那些需要动态布网的环境,无线的方案可以省去大量的安装和布线费用。 安全是关注的话题 无线网络协议802.11提供了MAC层的访问控制功能和加密机制,这种加密机制称为WEP(Wired Equivalent Privacy),这使得无线网络具有和有线网络相同的安全。对于访问控制,ESSID可以在任何接入点中根据自己的要求进行编码,还规定了访问控制列表来限制能够访问接入点的客户,只有具有列在访问控制列表中MAC地址的客户端才可以访问接入点。RSA数据加密中的64位甚至128位RC4的PRNG公钥算法,将对所有在终端和接入点发送和接收的数据加密。 除了在第二层工作外,无线网络还可以支持如网络操作系统的注册行为或加密方式(IPSec和其他应用层的加密)。这些高层的加密技术可以实现包含无线网络和有线网络的端对端安全网络。 和其他无线产品(手机、对讲机等)一样,无线网络产品必须符合国家和工业标准中定义的严格安全标准。目前很多人关心无线技术对人体健康所造成的影响。时至今日,无线局域网系统的发射功率受限于FCC的100MW,这比手机的发射功率小很多。 随着802.11b、802.11g、802.11a等协议的确定,无线局域网产品的传输速率分别达到了11M、22M、54M,能够满足大量客户对网络带宽的要求,同时也将可以提供100M(室内)~300M(室外)的覆盖范围。 通信基础平台加速演化 现在的无线互联网与20年前PC的发展情况有些类似,但二者之间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无线是一种移动的技术,而没有标准的移动特性是没有任何价值的,并且,会带有很强的本地特色。WLAN是一种相当便利的数据传输系统,主要利用射频(Radio Frequency)技术。WLAN目前应用较多的是一些关键的垂直市场,比如教育、医疗行业等,经常被当作已经拥挤不堪的有线网络的有效补充。    不像有线互联网的网络接入终端相对单一,当前可用于无线网络的终端设备越来越多,性能也越来越优秀。用户可以选择HP iPAQ等个人数字手持设备、IBM ThinkPad笔记本电脑、Microsoft Windows Powered袖珍电脑和智能电话2002等等,众多移动终端的出现也使得无线互联网的实用价值日益显现。 笔记本电脑由于与传统的有线连接方式几乎相同,人们使用起来轻车熟路,而比起其他的终端设备容量更大,实用性更强,因此成为目前无线互联领域的佼佼者 现在很流行的无线网络应用模式—热点(Hot-Spot),其数量正在迅速增加。英国电信(BT)将建立4000个热点,美国的 Boingo Wireless将建5000个,日本的软银则将在麦当劳的店铺中设置4000个热点……包括英特尔、IBM、AT&T、3Com、HP在内的众多IT业巨头都对此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当笔记本电脑仍在驾御这个市场的时候,PDA、智能电话等也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它们的最大的优势在于便携性,不过小型化并不意味着有益于数据的传递。Plam和微软的PocketPC是推动PDA发展的主要力量。可以预期,作为移动数据平台,其数据传输方面的功能将会逐渐完善,尽管可能比不上其自身硬件的发展速度,但无论如何,很多人还是抱着极大的希望。 现在的事实是,不管采用哪种移动终端、哪种技术来实现无线互联,“无线上网收费太高”、“无线上网速率太慢”仍然是人们目前抱怨最多的问题,但可以肯定的是,无线领域技术在未来的突破是必然的。
作者: attack110    时间: 2012-4-18 11:10

好资讯


作者: luweif    时间: 2012-7-27 10:39

不错

 






欢迎光临 千家论坛_智能建筑与智能家居技术交流社区 (http://bbs.qianjia.com:8020/)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