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双绞线的制作工具
<p>
双绞线作为一种价格低廉、性能优良的传输介质,在综合布线系统中被广泛应用于水平布线。由于最高可提供1000Mbps的传输带宽,不仅可用于数据传输,而且还可以用于语音和多媒体传输,所以,成为当今水平布线的首选线缆。
<p>
按电气性能来分,双绞线通常分为:三类、四类、五类、超五类、六类等类型,是由不同颜色的4对8芯线组成,每两条按一定规则绞织在一起,成为一个芯线对,然后这四对线对再按一定的规则总体的绞织或用屏蔽材料隔离。这样做的目的就是抵消部分线对之间的信号干扰。因为信号频率越高,线对之间的干扰就越大。
<p>
但是要做出完美的双绞线,很讲究制作工艺。在综合布线中,铜缆的施工过程包括:布放→剪切→剥线→端接→验证→验收认证。
<p>
本文着重介绍制作超五类网线的工具。
<p>
剥线。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不能把里面线芯的绝缘层破坏。
<p>
<p>
<p>
<p>
普通的剥线器,价值几元到几十元人民币。为了控制成本,不会使用优秀钢材,剥线效果不良,一不小心就损坏线芯的绝缘层,而且刀片的钢材硬度等方面不够完美,时间长了刀片就磨的非常钝。要是由于剥线器的质量而影响工程质量和进度,损失就非常大了。笔者以前也用过,感受就是:新买来的刀经常是会伤到线芯,待作业一二百次后,刀片就钝的无法使剥线一次成功。
<p>
但由于国产剥线器有明显的价格优势,所以在经费不足的小型网络维护过程中经常使用。对于作业量不是太大的情况下,非常适用。不过要完成一两千个点的布线工程,国产的剥线器绝对无法胜任。
<p>
<p>
进口的剥线器用起来感受就完全不一样,不但不会伤到线芯,而且在长时间的作业后,剥线效果依旧出色。
<p>
但是它们价格非常昂贵,一把剥线器要好几百,不过它的价值在工程中是完全可以体现的。某种角度讲,使用优秀的进口工具是工程质量和进度的保证,节省意外开销,是为承包商省下了投资。
<p>
<p>
端接。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所以一把好的工具加上熟练的技术,就能制作出高质量的双绞线了。下面对市面上的压线钳作一下对比。
<p>
<p>
首先是最便宜的国产压线钳。当业主看到承包商都使用这类压线钳,肯定会担心布线的质量。那些压线钳能保证100-200次作业中水晶头的成功率,之后水晶头制作成功率会下降,浪费水晶头不算,还不易通过认证测试,返工几率大大增加。这个损失远远超过购买几十把进口的压线钳的价格。所以一般布线工程都不会使用国产的压线钳。
<p>
但是国产压线钳的优势在于它的价格非常便宜,在量不是很大,小型网络的维护中非常适用。
<p>
<p>
<p>
然后就是台湾产的压线钳。使用寿命比国产的压线钳长,而且水晶头压制成功率也高了很多。设计了阻挡杆,水晶头压完后才会松开。压接模块可以更换,但钢质还不算很好。价格在百元以内,性价比挺高,很适中。但在作业几百次后,压接模块损耗就会很严重,需要经常更换。对预算非常紧张的布线商来说,这是个不错的选择。
<p>
<p>
<p>
再上一个档次的是美国进口的压线钳。不管是制作的钢材,还是设计的人性化,他们都非常的出色,甚至可以说是让工作成为了一种享受。
<p>
(图五压接 模块使用寿命超长,上千次的作业还可以保证水晶头制作成功。
<p>
钳身使用软垫防滑手柄,手握舒适。棘轮机构,确保操作终止,压力可重复性与可靠性。可压力调节,适合不同操作人员。通过螺丝可更换钳头压模,在一个工具上可实现多种压接功能。
<p>
一个钳身可以配套使用双绞线,同轴电缆和光纤等的压接模块。针对不同厂商,还有特制的压接模块,如有专为AMP水晶头设计的压模,使其达到完美。一般而言,这类压线钳想让他损坏都不太容易。
<p>
进口的钳子非常贵,不过还是有许多布线商购买,毕竟用进口钳子放心啊!
<p>
<p>
<p>
总而言之,如果是一般的维护使用,一次就做一两条双绞线,还是选择价格便宜的较为实惠。如果是做工程,为了保证工程质量,应该选用好一些的工具,可以提高效率,节省工程开销成本。
<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4-7-2 12:32:36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