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早该睡了,但是上床看了《马云谈创业》,真是深受启发。其中给我启发很深的有许多,比如约翰.奥尼尔:‘如果一个人在情感上和过去存在太多的联系,就很难在任何方面和过去有所不同,也就会太久地坚持过去的东西。’真是精辟至骨髓啊,过多的我根本不消说了。还有就是马云为什么会成功那与他的坚持和乐观,对人的态度,为人处世的方式方法是分不开的,他有一个很好的团队,同时他又具备激发这个团队积极向前的能力,这是他的个人魅力,也是他赖以成功的法宝。特别是他在互联网泡沫的时候,为了保证阿里巴巴的存亡,依然把“不跟我们有共同价值观,没有共同使命感的人,统统开除我们公司”。马云是一个爱群居的人,他居然也作出这样的选择,这不光是抛开个人情感的伤痛,也是他在作出抉择的时候最正确的选择。
从马云的创业过程,和他因为互联网发生的前前后后、风风雨雨,从他一步一步的过程,确实给人很多不同凡响的感受。阿里巴巴我没怎么接触,但是淘宝网却是深有体会的,我不了解阿里巴巴是怎么赚钱的,但是淘宝网是怎么样超过EBAY易趣,却是有深深的体会,因为我也是它的一个用户,这就使我不得不思考他的模式和赚钱途径了。不说别的,淘宝为什么敢屏蔽百度,就可以看出它在互联网中的地位,姑且不说他是为了雅虎中国竞争百度,还是所谓的百度竞价排名有失公允,单从他一步一步的吧人引向淘宝,又依赖淘宝,又从承诺的不收服务费到淘宝商城,然后又把B2B到C2C,然后又是B2C,他不光是把概念炒作了,也把模式炒作了,然后更是把概念混淆了,这都是为了一个目的,网站要赚钱,给风险投资商和股民赚钱。这里面的过程和结果也许没有对于不对之分,只有目标和目的,只有结果,即便说的冠冕堂皇,也只是为目标和结果服务。以前看《赢在中国》,觉得马云说话也不怎么的,偶尔还嗤之以鼻,但在真正的看了他的个人经历,你就会感受到他的那些话是多么的有分量。
我1999年开始上网,那时也是中国互联网刚萌芽和开始的时候,很多网络富豪都是那时候开始起家的,比如百度的李彦宏,腾讯的马化腾,还有网易的丁磊等等了。记得刚开始用QQ的时候,有个印象是腾讯的主页还在宣传最早用oicq的前100人。还有百度,以前没有人知道,我最早是用的搜索引擎是雅虎搜索,毕竟那时杨致远就是一个互联网神话,但感觉雅虎搜索引擎并不是单一的搜索引擎,而是嵌在网页的一个可用不可用的搜索工具。然后又一次有个人向我推荐google搜索,那时觉得google搜索不错,网页很简单,搜索速度也很快,用上这个了。那时好像也是2000年左右的样子,稍稍后来上网的人多了点,我具体不知道百度是什么时候摸出来的,感觉很多人也在用,并且用百度搜索更能精准的搜索到想要的东西,然后不知不觉也习惯用上了百度。我之所以用习惯,这的确就像用微软的操作系统一样,已经成为一种就像天天吃饭一样的习惯了。其实一旦n多人产生了依赖,这就给网站商机来了,他们能从习惯中插入你看似虽然有点讨厌但有无所谓的东西,就像QQ以前的发送信息栏上面的小广告,还有它那时不时蹦出来的消息。其实这些都没什么,关键他们能成功,是他们抓住了用户的心理,在提供给用户方便的同时,也在用毫无感觉的方式赚钱了,这种赚钱的方式和速度有时候会给你震惊,原来互联网的赚钱模式会是这样的,是那样的匪夷所思和那样的疯狂。
这些中国的互联网大佬根本不要我在这里评说了,也根本说不清楚,我也就是说说个人的一点浅浅的感受。就说说云南的建筑网站吧,我算是云南上网稍早一点的人了,到2009年已经有了10年的历史,个人电脑也像大白菜一样到处都是了。不说别的,比如1999-2001年昆明上网的人就知道了,基本上是这样一些人:园西路卖电脑的,广告公司的,还有一些前卫点或家庭条件好点的学生,再有就是一些大企业员工,剩下就是电脑发烧友了。那时候查oice在线的云南人,你可以从头查到尾,夜深的时候拨号上网的时候,也就那么几百人,查了一遍又一遍,还是那么些个。哪像现在,连鸡都会在网上兜售生意了,这个上网的人之参差不齐,简直就是瞠目结舌。不过这样也好,毕竟是电脑普及了,网络普及了,多数人都可以把电脑和网络当成一个最普通不过的工具了。就像这本书中144页说的那样:“但是到了云南,到了昆明以后我傻在那里,四五个小姑娘每天很认真第告诉人家你们应该买一台电脑。那时候我感觉不对了,我们阿里巴巴驻西部办事处整个感觉是阿里巴巴驻西部扶贫办公室一样的感觉,如果人家连电脑都不买你怎么可能期望他们用网络,怎么可能期望他们开始在网络上做生意,所以我在第二天就告诉我们同事,立刻关闭西部所有的办事处撤回东部。”看过这段话,对现在的昆明人来讲,早已是记忆中的2000年左右的事情了。现在,电脑普及到什么程度?就像吃饭一样了。
也不要扯那么远,再说说咋们建筑行业吧,电脑也已经进入到环境糟糕的工地了,从一般的文字处理到cad出图、图形算量、标书编制再到部分企业的施工项目成本管理整体解决方案运用,都已经是无所不至了。但是,话又说回来,真正用上网络这个工具的,又有什么呢?一就是政府相关的一些网站,比如说云南建设厅建管处,可以用来报名啊资质审查什么的,特别是那个建设厅建筑管理处信息网,因为招标信息的发布,网络了不少的建筑企业,因为大家要上去看招标公告,单是收会员费就转个盆满钵满,也算是利用行政命令,实现了网站的盈利了。二呢就是一些建筑企业在网站了,基本上就是发布企业的一些信息,作为一个窗口。三呢是一些民办网站,发布建材啊,机械啊,招聘啊,类型马云以前的中国黄页,就没有一个专门针对建筑行业很综合的网站。
我2004年申请了www.ynjz.com这个域名,也就是“云南建筑”拼音的首个字母缩写,本来也是想建一个云南建筑网,专门为云南的建筑行业服务,但就是没有具体的发展目标和方向,也做了个论坛,还做了个类似的建筑黄页。但也懒得维护,几近荒废,其中主要原因,就是没有一个具体的发展目标,没有一个具体的服务方向。
在建筑企业15年,风风雨雨,几经磨砺,所有的棱角都被磨平,就想平平安安或者平平庸庸的过下去了,但也就是在不经意的看了关于马云的这些经历和启发,心中升起了点点不安,或者说也希望利用自己的一点爱好,为云南的建筑行业搭建一个平台罢,我又开始鼓弄起了云南建筑网。云南建筑网将走向什么方向呢,它应该是这样的,它可以为云南的建筑行业搭建一个交流技术和经验的平台,它不单是一些简单的下载和社区服务,更要有建筑行业在现实中打破地域和空间限制的深层次的细化的商业服务实现。说简单一点,在云南建筑网上,你可以找到你要的工程信息,也可以找到你要的施工队伍,还可以把一些诸如设计、监理、招投标服务都能在上面找到买方也卖方市场,就像云南建筑行业的一个阿里巴巴平台。马云以前的看到的撤办事处的事情已经黄鹤一去不复返了,这里已经有了成熟的电脑硬件和软件市场,只是没有这样一个大家提供方便的平台,所以,云南建筑网的任务,就是在www.ynjz.com这个易于记住的域名前提下,衍生一个让每一个云南建筑人汇聚的建筑大舞台,让他们把整个建筑行业的发展提升一个层次,为更多的建筑从业者提供更多的便利。
感谢马云的思维,也感谢互联网!
原创首发于云南建筑网
谢谢LZ的分享
字很小很挤,建议楼主在论坛发帖注意分段,否则看着累!另外因为字小、字挤,所以红色的看了就更累!
所以没有看完,觉得太跳跃,有点乱啊!呵呵
谢谢建议,马上改。
没看完
欢迎光临 千家论坛_智能建筑与智能家居技术交流社区 (http://bbs.qianjia.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