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Mp4是国人对手持音视频播放器的一个统称。在外国,通常叫做PMC或PMP
PMC 英文全称"Portable Media Center"的缩写,即"便携式媒体中心"。微软公司统一规定了PMC的硬件规格,CPU采用了英特尔公司提供的XScale,而整体的软件框架则是微软的"Windows Portable Media Center "操作系统。PMC整体架构为开放式,可以在操作系统的基础上自行扩展应用软件。)
PMP 英文全称"Portable Media Player"的缩写,即"便携式媒体播放器"。和PMC不一样的是,PMP没有统一的标准,在应用软件和配置上,厂商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来选择。PMP的系统一般都是Linux开发的,没有固定的软件和硬件要求,可以任意组合,但这也是造成MP4产品多样化的原因。另外,PMP的格式兼容性和解码能力跟硬件有关,所以升级比较难。
Mp4的昨天
从“mp4”这个名称即可看出,mp4是从mp3延伸而来。只要对消费电子市场有所了解的人都知道,mp3随身听的出现、发展与流行的过程仿佛战国争霸,你拼我杀、金戈铁马。大家的目的都是为了在市场上站稳脚跟并不断地扩大市场份额,厂商一批一批地出现,又一批一批地消失,曾经的叱咤风雨,已消失无踪;曾经的无名小卒,也号令江湖。
遥想当年(前年),正在读书的小编为了想让老爸为自己买一个mp3,简直是绞尽脑汁、坐立不安,后来终于想出了一个“用mp3听英文,一切为了考四级”的口号。刚买回来的时候,确实是听了很多英文材料,慢慢就变成了听英文歌曲,再后来……不用说,大家已经猜到,当然是回归到mp3的最大用处上——听音乐。还好,小编最后还是顺利通过四级,不然,真不知怎样面对江东父老。
由韩国MPMAN公司推出的世界第一款mp3随身听——MPman F-10
Mp4的今天
在大多数人心目中的mp4可能只是mp3的一个延伸,概念上会简单地等同于mp3+1,就是既可听音乐也能看一些固定格式MV的mp3播放器。
目前,市面上的mp4产品鱼龙混杂,很多其实就是MP3,音频播放是其主要功能,不过由于解码芯片的支持,实现了视频播放而已,加上厂家的渲染和炒作,就号称是MP4。就算是一线厂商,都只是避重就轻的标称完美支持多种视频格式,却忽略了在国内使用层面最广、网络资源最多的RMVB格式。不过值得欣喜的是,05年底某个深圳厂商终于推出了国内第一款支持RM / RMVB格式的mp4。尽管还没做到完美支持各种码率的RMVB,但也是一个革命性的突破,对市场起到引导作用。
国内第一款支持RM / RMVB格式的mp4
Mp4的明天
个人认为真正的mp4,应该是一种具有宽大、清晰屏幕(不少于3.5寸),能完美支持各种音视频格式文件的播放,并能与家里的电视、DVD等设备连接实现录、放的功能,可成为“数字家庭”的家庭多媒体终端到手掌上的一个延伸的手持音视频播放器。当然,如果要达到像mp3随身听那样的流行程度,价格也是一个重要因素。因应储存介质的不同(闪存卡、微硬盘)价格最好控制在1500或2500以内。
总结
去年与04年相比,我国MP4市场增幅达到300%,整个市场的需求会不断攀升,未来几年市场份额有望达到100亿元。30多家MP4上、下游供应商和制造商在深圳成立了3C联盟PMP技术专业委员会,并有望在今年6月制定行业规范、技术标准和产品标准。
期望完善的mp4产品会尽快出现,让消费者真正地领略移动影音带来的乐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