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家论坛_弱电智能化技术与工程讨论(建筑智能,家居智能,人工智能)

路由交换
收藏本版 (7) |订阅

路由交换 今日: 3703 |主题: 18312|排名: 28 

发新帖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服务器及RAID技术,主流主板,服务配件选购基础...

[复制链接]
ssd_zc 发布于: 2005-7-19 16:57 831 次浏览 0 位用户参与讨论
跳转到指定楼层

RAID是英文Redundant Array of Independent Disks的缩写,翻译成中文意思是“独立磁盘冗余阵列”,有时也简称磁盘阵列(Disk Array)。 简单的说,RAID是一种把多块独立的硬盘(物理硬盘)按不同的方式组合起来形成一个硬盘组(逻辑硬盘),从而提供比单个硬盘更高的存储性能和提供数据备份技术。组成磁盘阵列的不同方式成为RAID级别(RAID Levels)。数据备份的功能是在用户数据一旦发生损坏后,利用备份信息可以使损坏数据得以恢复,从而保障了用户数据的安全性。在用户看起来,组成的磁盘组就像是一个硬盘,用户可以对它进行分区,格式化等等。总之,对磁盘阵列的操作与单个硬盘一模一样。不同的是,磁盘阵列的存储速度要比单个硬盘高很多,而且可以提供自动数据备份。   RAID技术的两大特点:一是速度、二是安全,由于这两项优点,RAID技术早期被应用于高级服务器中的SCSI接口的硬盘系统中,随着近年计算机技术的发展,PC机的CPU的速度已进入GHz 时代。IDE接口的硬盘也不甘落后,相继推出了ATA66和ATA100硬盘。这就使得RAID技术被应用于中低档甚至个人PC机上成为可能。RAID通常是由在硬盘阵列塔中的RAID控制器或电脑中的RAID卡来实现的。 RAID技术经过不断的发展,现在已拥有了从 RAID 0 到 6 七种基本的RAID 级别。另外,还有一些基本RAID级别的组合形式,如RAID 10(RAID 0与RAID 1的组合),RAID 50(RAID 0与RAID 5的组合)等。不同RAID 级别代表着不同的存储性能、数据安全性和存储成本。但我们最为常用的是下面的几种RAID形式。 (1) RAID 0 RAID 0又称为Stripe(条带化)或Striping,它代表了所有RAID级别中最高的存储性能。RAID 0提高存储性能的原理是把连续的数据分散到多个磁盘上存取,这样,系统有数据请求就可以被多个磁盘并行的执行,每个磁盘执行属于它自己的那部分数据请求。这种数据上的并行操作可以充分利用总线的带宽,显著提高磁盘整体存取性能。 RAID 0的缺点是不提供数据冗余,因此一旦用户数据损坏,损坏的数据将无法得到恢复。 RAID 0具有的特点,使其特别适用于对性能要求较高,而对数据安全不太在乎的领域,如图形工作站等。对于个人用户,RAID 0也是提高硬盘存储性能的绝佳选择。 (2) RAID 1 RAID 1又称为Mirror或Mirroring(镜像),它的宗旨是最大限度的保证用户数据的可用性和可修复性。 RAID 1的操作方式是把用户写入硬盘的数据百分之百地自动复制到另外一个硬盘上。 由于对存储的数据进行百分之百的备份,在所有RAID级别中,RAID 1提供最高的数据安全保障。同样,由于数据的百分之百备份,备份数据占了总存储空间的一半,因而Mirror(镜像)的磁盘空间利用率低,存储成本高。 Mirror虽不能提高存储性能,但由于其具有的高数据安全性,使其尤其适用于存放重要数据,如服务器和数据库存储等领域. ( 3) RAID 0+1 正如其名字一样RAID 0+1是RAID 0和RAID 1的组合形式,也称为RAID 10。由于RAID 0+1也通过数据的100%备份功能提供数据安全保障,因此RAID 0+1的磁盘空间利用率与RAID 1相同,存储成本高。 RAID 0+1的特点使其特别适用于既有大量数据需要存取,同时又对数据安全性要求严格的领域,如银行、金融、商业超市、仓储库房、各种档案管理等。 (4) RAID 3 RAID 3是把数据分成多个“块”,按照一定的容错算法,存放在N+1个硬盘上,实际数据占用的有效空间为N个硬盘的空间总和,而第N+1个硬盘上存储的数据是校验容错信息,当这N+1个硬盘中的其中一个硬盘出现故障时,从其它N个硬盘中的数据也可以恢复原始数据,这样,仅使用这N个硬盘也可以带伤继续工作(如采集和回放素材),当更换一个新硬盘后,系统可以重新恢复完整的校验容错信息。由于在一个硬盘阵列中,多于一个硬盘同时出现故障率的几率很小,所以一般情况下,使用RAID3,安全性是可以得到保障的。与RAID0相比,RAID3在读写速度方面相对较慢。使用的容错算法和分块大小决定RAID使用的应用场合,在通常情况下,RAID3比较适合大文件类型且安全性要求较高的应用,如视频编辑、硬盘播出机、大型数据库等. (5) RAID 5 RAID 5 是一种存储性能、数据安全和存储成本兼顾的存储解决方案。 以四个硬盘组成的RAID 5为例,,RAID 5不对存储的数据进行备份,而是把数据和相对应的奇偶校验信息存储到组成RAID5的各个磁盘上,并且奇偶校验信息和相对应的数据分别存储于不同的磁盘上。当RAID5的一个磁盘数据发生损坏后,利用剩下的数据和相应的奇偶校验信息去恢复被损坏的数据。 RAID 5可以理解为是RAID 0和RAID 1的折衷方案。RAID 5可以为系统提供数据安全保障,但保障程度要比Mirror低而磁盘空间利用率要比Mirror高。RAID 5具有和RAID 0相近似的数据读取速度,只是多了一个奇偶校验信息,写入数据的速度比对单个磁盘进行写入操作稍慢。同时由于多个数据对应一个奇偶校验信息,RAID 5的磁盘空间利用率要比RAID 1高,存储成本相对较低。 RAID级别的选择有三个主要因素:可用性(数据冗余)、性能和成本。如果不要求可用性,选择RAID0以获得最佳性能。如果可用性和性能是重要的而成本不是一个主要因素,则根据硬盘数量选择RAID 1。如果可用性、成本和性能都同样重要,则根据一般的数据传输和硬盘的数量选择RAID3、RAID5。

超微主板(主板主流产品)

超微X6DVA-4G主板:采用INTEL7320的芯片, 支持到双Intel Xeon 3.60GHZ/800MHZ/1M,内存支持D.E.R266/333 ,12GB/24GB,2个SATA for onboard, 集成SCSI,集成ATI 8M显卡,集成双千兆网卡,2个PCI 64一个32位。支持RAID 0,RAID1. ( 配置服务器建议:,机箱可采塔式的SC743S1-R50/4U,SC811S-420/1U内存可以用2个512KB,2硬盘73G,LVD 320MB/S, )

超微X6DVL-EG : 采用INTEL7320的芯片,支持到双Intel Xeon 3.60GHZ/800MHZ/1M,内存支持8GB,D.E.R266/333,集成2个SATA串口,集成ATI 8M显卡,集成千兆网卡。 ( 配置服务器建议:机箱可采用塔式JP-T101,内存可以用2个512KB,2 硬盘73G,LVD 320MB/S,电源:最好台达 CWT 550W ESP.)

超微X6DAL-XG: 采用INTEL7525的芯片,支持到双Intel Xeon 3.60GHZ/800MHZ/1M,内存支持12GB/24GB,D.E.R266/333,集成2个SATA串口,集成千兆网卡。 ( 配置服务器建议:机箱可采用塔式SC811i-420/1u,内存可以用2个512KB,2 硬盘73G,LVD 320MB/S,)

超微X6DA8-G2: 采用INTEL7525的芯片, 支持到双Intel Xeon 3.60GHZ/800MHZ/1M, 内存支持16GB/32GB,支持D.E.RII 400, 集成2个SATA串口,集成双SCSI ULTRA 320, 集成双千兆网卡,集成RAID 2010S. ( 配置服务器建议:机箱可采用塔式SC743S1-R760,内存可以用2个512KB,2 硬盘146G,LVD 320MB/S)

超微X6DH8-G2: 采用INTEL7520的芯片, 支持到双Intel Xeon 3.60GHZ/800MHZ/1M, 内存支持16GB/32GB,支持D.E.RII 400, 集成2个SATA串口,集成双SCSI ULTRA 320, 集成双千兆网卡,集成RAID 2010S.,集成ATI 8M显存。 ( 配置服务器建议:机箱可采用塔式SC743S1-R760,内存可以用2个512KB,2 硬盘146G,LVD 320MB/S) 华硕NCCH-DL: 采用INTEL82875P的芯片, 支持4GB, 支持D.E.RII 400, 集成6个SATA串口,集成双千兆网卡.支持RAID 0,RAID1. 华硕NCCH-DR: 采用INTEL82875P的芯片, 支持4GB, 支持D.E.RII 400, 集成6个SATA串口,集成双千兆网卡.集成ATI 8M显存。支持RAID 0,RAID1.

服务器配置各配件的解释

主板: 服务器的主板要求有极高 的兼容性、互换性、高可扩展性,而且稳定性和综合性能要求也是最高的。芯片组就是服务器主板的“大脑”。芯片组的性能优劣,就决定了整块主板性能的好坏与级别高低,北桥(North Bridge)芯片和南桥(South Bridge)芯片 ,北桥芯片是处理器和高速设备之间的联系纽带,南桥芯片则是负责完成相对低速的系统设备的连接,而北桥和南桥之间则通过高速的总线连接起来,

E7500 芯片组:(主板)Intel SE7500系列、超微 P4D系列、泰安Thunder GC-HE、微星E7500系列、技嘉GA-8IPXDR-C E7501 芯片组:(主板)Intel SE7501系列、超微 X5DP系列、泰安Tiger i7501系列、华硕PU-DL/S、微星E7501系列、技嘉8IPXDR-EC

E7505 芯片组:(主板)Intel SE7505系列、超微 X5DA系列、泰安Tiger/Thunder i7505、华硕PU-DLW、微星E7505系列

E7520 芯片组: (主板) Intel SE7520系列、超微 X6DH系列、泰安Thunder i7520系列、华硕NCL-DS、微星E7520系列、技嘉GA-9ILDR

E7320 芯片组: (主板)Intel SE7320系列、超微 X6DV系列、泰安Tiger i7320系列、华硕NCLV-D、微星E7520系列

E7525 芯片组: (主板) 英特尔 SE7525系列、超微 X6DA系列、泰安Thunder i7525、华硕NCT-D、技嘉GA-9ITDW、微星E7525系列

E8500 芯片组: (主板) Intel SE8500系列

主板相当于人的骨架,主板的性能好坏直接影响服务器的性能,一般主板,可扩长性要好,容易散热散,外接设备较多,采用主流芯片主.

CPU: 主频:不再作为CPU性能的衡量标准. 随着CPU科技的不断发展,主频已经发展到近4GHz,晶圆制程也从180纳米、130纳米、逐步转到90纳米甚至65纳米。随着主频的提升,制程的缩小,CPU发热问题也越来越突出

散热问题成主频提升瓶颈:

双核心架构及增加缓存成新宠: Intel将CPU的架构从单核心发展到双核心,主要是因为目前CPU运算核心发展已达极致,而依靠增加主频方式导致CPU发热量大增,性能却不见得同步成长。现在各个厂商都把提升CPU性能的希望寄托了在双核心甚至是多核心上,增加缓存(Cache)也是办法之一.

双核心技术与超线程(Hyper-Threading)有何不同, 超线程技术可以让单CPU拥有处理多线程的能力,而物理上只使用一个处理器,但作业系统等软体将其识别为两个逻辑处理器。虽然支援超线程的P4能同时执行两个线程,但在执行多线程时两个逻辑处理器均只能交替工作,因此,超线程技术所带来的性能提升远不能等同于两个相同主频处理器带来的性能提升.双核心处理器的性能,乎比单核心处理器高50%—70%。增加缓存: 增加缓存也是近年来提升CPU效能的主要办法.

外频提升功耗不会显著增加: CPU性能的发挥,不单要看CPU主频及Cache大小,外频的影响也很关键,因为关系到CPU与RAM、显卡等设备交换资料的速度.

服务器内存主要技术:ECC:它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各种领域的计算机指令中,是一种指令纠错技术。ECC的英文全称是“ Error Checking and Correcting”,对应的中文名称就叫做“错误检查和纠正”,从这个名称我们就可以看出它的主要功能就是“发现并纠正错误”,它比奇偶校正技术更先进的方面主要在于它不仅能发现错误,而且能纠正这些错误,这些错误纠正之后计算机才能正确执行下面的任务,确保服务器的正常运行

同位检查码(Parity check codes)侦测到一个字符中所有奇(偶)同位的错误,但Parity有一个缺点,当计算机查到某个Byte有错误时,并不能确定错误在哪一个位,也就无法修正错误。基于上述情况,产生了一种新的内存纠错技术,那就是ECC能侦测某个Byte有错误。

Register:Register即寄存器或目录寄存器,在内存上的作用我们可以把它理解成书的目录,有了它,当内存接到读写指令时,会先检索此目录,然后再进行读写操作,这将大大提高服务器内存工作效率。带有Register的内存一定带Buffer(缓冲),并且目前能见到的Register内存也都具有ECC功能,其主要应用在中高端服务器及图形工作站上,如IBM Netfinity 5000。

硬盘:速度,内部传输率,单碟容量(增加磁道数与磁道内线性磁密度),平均寻道时间。

显卡,网卡主板一般的集成。

机箱、电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新浪微博登陆 千家通行证登陆

本版积分规则

千家智客微信号
千家智客微信
玩物说商城
玩物说商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