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家论坛_弱电智能化技术与工程讨论(建筑智能,家居智能,人工智能)

千家酒吧
收藏本版 (11) |订阅

千家酒吧 今日: 33615 |主题: 39274|排名: 1 

发新帖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必须警惕的文物保护弱化现象...

[复制链接]
朝雨晚风 发布于: 2004-9-24 14:12 186 次浏览 0 位用户参与讨论
跳转到指定楼层
有一点应该是最为关键的,即在文物保护的问题上,除了考虑它的实用性、前瞻性和科学性,更应该带有鲜明的扶持倾向——因为文物是不可再生的 ?? ?? ?? 随着国家对越来越多重点文物的认证与确定,一些打着“建设”或“配合建设”旗号弱化文物保护的现象也日益严重。据《中国青年报》报道,前不久,20多名国家级文博专家在就新实施的《文物保护法实施条例》举行的座谈会上,多次出现抢话筒场面。他们言辞激烈,抨击的正是这种“亟须警惕的现象”。 ?? 从专家们迫不及待的情绪表现中,我们自然而然地产生了这样一种共鸣:这种弱化文物保护的现象确实令人痛心,所反映出的问题更应引起高度重视。 ?? 比如,据报道,被称为中国现代考古学中“发生点”的安阳遗址,由于目前对其具体情况尚未完全摸清,因此它还是一个留待日后解开的谜,是必须要死保的。可就在最近,一家企业因扩大生产,在明知哪里有遗址、哪里有墓葬的情况下,还索要地盘。而由于该企业对当地经济的贡献,结果“上面”居然就批准了它的要求。据悉,在安阳遗址现在每天光民工就有400人在施工、活动。就这样,出于所谓的“配合建设”的考虑,承载着考古重任的安阳遗址保护工作便别无选择地陷入危机。更可悲的是,对于这场危机的严重性,一些相关人员至今仍意识不到。 ?? 我们要保护文物,我们当然也要搞建设。至于两者的关系,则必须有一个正确的理解。比如,倘若这个建设是非搞不可的重点工程,那么文物抢救工作就得紧跟介入,而且是越早介入,就越能减少大规模建设中的文物损失。而任何不管不顾或由片面、机械的理解所引发的盲目行为,都可能对文物构成破坏,是必须要付出代价的。 ?? 当然,在实际工作中,从事文物保护规划和文物保护工程单位的资质问题,也绝不容忽视。事实上,目前有些单位对什么是文物不甚了了,对文物保护法也不甚了了,却偏偏承担着保护规划工作。比如,曾有专家谈到某地的一处遗址公园保护,当时报纸上都是一些对小桥流水、种草植树等等的报道。然而,对这个重要遗址来说,当务之急并不是用花里胡哨的造势来吸引人们的眼球,而是要首先作出保护规划。只有当这一步骤完成后,施工与修缮才可跟进。而且进行施工的,起码也应该是从事古建修缮的专业单位,而不是其它的一些部门。文物的不可再生性决定了对它进行干预的措施一旦失误,损失将不可挽回。因此,强调文物保护工程施工单位的资质,实际上是严格一种准入制度———连资质都不具备,保护又从何谈起? ?? 据最新调查显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30多处被转让作为企业资产经营,至今真正改正的仅是个别几处。这一问题尤其令专家忧心,乃至成为心头之痛。之所以痛,是因为严重至类似的武当山遇真宫被烧毁事件,如今仍未能引起一些人足够的重视。专家们担心,类似问题的发生仍难以避免。 ?? 所以,我们的问题是,在文物保护和经济建设之间,文物保护为何在一些地方时常处于可有可无的地位?弱化文物保护的现象怎样才能从根本上得以扭转?这是现实的问题,同时也是必须要加以解决的问题。消除人们的急功近利思想、强化对文物的保护意识固然重要,但我们认为,有一点应该是最为关键的,即在文物保护的问题上,除了考虑它的实用性、前瞻性和科学性,更应该带有鲜明的扶持倾向———因为文物是不可再生的。 (评论员 黄哲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新浪微博登陆 千家通行证登陆

本版积分规则

千家智客微信号
千家智客微信
玩物说商城
玩物说商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