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大家讨论的很热烈啊!俺来说两句。 目前,在智能建筑领域,灯光控制是BA的一部分,以往传统上都用BA的DDC或PLC控制灯光。但从成本和专业性等方面打不到使用方便,多场景控制,就地操作等要求,所以后来才专门从中划出来,发展而成所谓智能照明控制系统。从一个智能建筑的整体看,它不是孤立的,如果用在大型的综合建筑,要求可以很好的和BA的其它各个子系统(空调、消防、安防等)进行集成,最好能通过同一个软件平台BMS(Buliding Mangerment System)或IBMS进行管理。 从智能照明发展的轨迹看,最早的产品一般采用的RS485的技术,这是一种串行的通讯标准,因为只是规定的物理层的电气连接规范,每家公司自行定义产品的通讯协议,所以RS485的产品很多,但相互都不能直接通讯。RS485一般需要一个主接点,通讯的方式采用轮询方式,模块之间采用“手拉手”的接线方式,因此存在着通讯速率不高(一般9.6Kbps),模块的数量有限(因为通讯速率也就是带宽有限制,这点很好理解;不过非大型建筑,一般也够用,呵呵),系统稳定度不高(一个模块坏掉,统统瘫痪)等问题。 随着自动控制和通讯科技的发展,现场总线技术(FCS)诞生了,FCS一般由一个公司或组织发起,很多国际大公司响应,有专门的组织制定并维护这个标准。上述RS485的所有缺点,在FCS上都克服了。所以很快,FCS首先在应用最复杂和广泛的工业控制领域迅速普及,并逐步延伸到建筑领域。目前,世界上主要IB(Intelligrnt Building)公司的产品普遍采用的FCS的技术,如:Honeywell、Jonhson、SIEMENS、TAC等。目前世界上流行的FCS有20多中,最有影响力的是:LonWorks、EIB、CAN、BACNet等。 话说智能照明控制,以上提到的:Lutron、Dynalite采用的RS485,为什么呢?因为他们做的比较早啊,采用的技术当然是比较早的,现在还没跟上呢。最近听说Lutron做出了LonWorks的Interface,从这个角度看,开发速度和技术更新比Dynalite要快啊。 但他们做的早,已经成了有影响力的品牌,产品的稳定度还可以,技术的落后,还暂时影响不了他们的市场。 说到Clipsal,使用的是C-Bus,大概做调光的只有他们自己在用(自产自销)。从集成角度看,和以上两家没区别(封闭的协议,没有第二家BA产品何以互连互通)。 SIMENS、ABB是采用EIB(欧洲安装总线)的厂家,EIB属于现场总线的范畴,他们的产品可以和所有采用EIB标准的产品互通互换,同时应用也不局限于智能照明。目前采用该总线的还有Merten、GIRA等。 从使用上,Clipsal、SIEMENS、ABB更多采用的是模块化的结构,Lutron、Dynalite多使用整体机柜(不详细分类了)。 以上公司都是国外品牌,值得庆幸的是,最早1986年成立于新加坡,现在在台湾的Nico(www.nico-tech.com)也加入到祖国大陆的智能照明成员中来。其产品采用的是LonWorks现场总线,产品为模块化结构,具有非常非常精美的面板开关(触控方式),呵呵。LonWorks总线因为其技术的先进性(每个模块都有独立的CPU和Memory,对等网络,自由拓扑,通讯速度高(底层78K-1.25Mbps,上层TCP/IP,模块数量多(一个域32585个设备)),很快被全球4000多个公司采用。 从应用领域而言,无疑,使用了EIB和LonWorks总线的ABB、SIEMENS、Nico因为其结构和布线的灵活性,配套模块的多样性(多个厂家的产品),很在别墅和公寓等新兴的HA(Home )中应用,同时在大型的建筑中也大显身手。而Lutron、Dynalite、Clipsal基本上是集中在酒店或娱乐场合单个区域的应用,Automation)就显得功能单一,小才大用(也可理解成大材小用,因为只有所谓的“专业调光”可用)。 其实从调光这个技术上讲,现在的整流电子和功率器件已经很成熟了,无非就是可控硅或IGBT等。而从从产品整体性价比、技术的延伸发展、可持续性、可扩展性、可集成性、稳定性等等来看,现场总线技术才是智能照明的必然趋势。 -------------------------------- Nico Technology 上海商城路618号20F MSN:chenpengsh@hotmail.com MP:13585695791 陈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