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引用SDR在2008-8-28 12:26:00的发言:
防雷关键部件是压敏电阻,都有个阀值,正常情况下对地不导通。当过压超过阀值,压敏电阻对地导通,把电压泄放以地下,从而起到保护作用。一般防雷产品都需要接地。
现在美国有款产品,十模全保护,专利的正弦波跟踪算法,加上特殊化学封装,能做到残压,还可以不接地,只做等电们连接就可以。原理是压敏电阻响应速度快,1NS,当没有接地时,压敏可以通过发热释放能量,而特殊的化学封装可以使压敏一直保持在105度以内,并释放热量。属于高端产品,贼贵,两三万一台,可以做到电力净化。
对于不接地,基本上业内人士都不相信。我当时也不相信,不过后来拿了产品,做了模拟雷电测试,在不接地的情况下,在8/20us模拟雷电测试环境下,充电电压24.9KV,电流峰值47.8KA,残压值551V,远小于国内产品标准。
这产品一般都应用对电力环境要求比较高的地方。
有方面需求的朋友我们可以交流下。
我相信这位朋友实验的真实性。不过这里面也有不明白的问题值得考虑:
“模拟雷电测试,在不接地的情况下,在8/20us模拟雷电测试环境下,充电电压24.9KV,电流峰值47.8KA,残压值551V,远小于国内产品标准。”
这个“模拟雷电测试”是模拟什么雷电?直击雷还是感应雷?模拟的雷电压(源)本身有没有接地端?模拟的雷电压加在什么地方?原理上如何分析它具有感应雷的特征和特性?是模拟什么线路上的“感应雷”?
没有说明这些问题,结论如何相信?真实性和科学性有时并不是一回事的。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0-10-10 9:15:21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