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其实 我觉得一开始大家搞不好是很正常的,跟中兴华维一样,烂的时候先靠关系找部队养,<br/>养成熟了再出来卖.目前末端三大品牌已经很多使用国产,系统(DDC)有的是在国内生产,<br/>有的干脆整机在国内O.</p><p>台湾老前辈是最先开始仿制美货,以新菱的谭仲僖老前辈为首.90年代初期,比我们还早约5年.<br/>他先在江森公司广州工作,在岗位上模仿替换江森各式零件,后来因故自立门户. <br/>现在好象做更赚的生意了,但他真的很早.<br/> <br/>国产楼控以强势品牌出现主要还是同方人环(后改名为同方现在是数字城市,人环已经成为分部)<br/>、海湾和中控等品牌。就我和他们各区的销售接触,他们每年完成的销售任务也都不少。<br/>案例越来越多,从量变到质变指日(把常在坛子里大家的手指都加起来:D)可待。</p><p>末端反面:<br/>国产楼控末端在前5年走过一阵弯路,以低价进入打市场,不注重品牌质量,<br/>以厦门某自控阀门品牌为甚。出了各种各样的问题,可能利润有点薄所以请的销售素质也不高<br/>或者经常更换,无论售前售后都会给工程商和代理商造成不少麻烦。</p><p>阀门这个玩意一般工程中容易出的几个问题是:<br/>1、口径不符 2、KV值不符 3、模拟数字不符 4、泄露率高 5、执行力不够 <br/>6、阀杆损坏 7、干脆阀体上就有大砂眼 8、执行器阀体配合不上 (可能有重复,原谅我只是个销售而已!)<br/>你一个考虑不到,后期退换两次货公司赚那点钱全赔进去了,还可能造成收款困难。<br/>中间的工程商一起背黑锅,所以经过前几年的折腾目前很多走稳健路线的公司不愿意用国产。<br/><br/>上面说的这些问题当然我们自己的阀前些年也都碰到过,<br/>甚至一些进口阀门比如西门子某批阀门一样有问题,<br/>但很多都是可以通过售前技术沟通或者严格的质量检验避免的。</p><p><br/>末端正面:<br/>索龙是以消防起家的10年传统阀门品牌,现在风阀执行器质量不错,最早期的水阀质量也不错。<br/>TIGER品牌创始人朱翼虎同学最早就是在索龙做经理,带出来些技术又努力改进后自立门户。<br/>从目前做的测试来讲,TIGER在电气设计方面还是不错的,最早给他们测的小毛病也基本改完了。<br/>从质量入手的策略让其在大口径坐阀出口方面很有建树,他的市场策略是国内很多厂商应当学习的经验。</p><p>最后吹下自己:<br/>上试嫦娥厂房,下测故宫地库,几分险。 <br/>前保亚运楼控,后维船弹精密,谋打赢。</p><p>传感器方面我们楼控早以在几百工程中换掉三大品牌加上施耐、GREYSTONE,<br/>电子厂、烟厂、化纤零星的换掉VAISALA、罗卓尼克、E+E,<br/>从精确度上我们确实比不了V和罗,但是我们基本和E+E一个品质。<br/>在防尘防水防结露、耐用可靠度(防漂移)、安装方便外观漂亮、维保方面都可以得高分。<br/><br/>DDC方面,从89-93年开始就在做,路线走偏了,一直在做精密控制。<br/>目前适用于军工,也在其它精密要求高和保密要求高的场合用的最多。<br/>楼里用目前成本还太高,正在帮国内外一线客户开发各种用于楼里的低成本DDC。</p><p></p><p><br/></p><p> </p><p></p><p></p><p></p><p></p><p></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7-16 22:54:32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