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带宽不够 2. 硬盘占用太大 3. 价格太贵 4. 只是用来网络监控 5. 使用麻烦
发展阻力: 1. 摄像机系列更难以全面与系列化 2. 后端录像设备开发难造价高
楼主所说貌似以上问题都不再是问题,就楼主的观点一一分析:
误区1 ---带宽不够
分析: 以720P为例,MPEG-4或H264压缩,码流为500K-3M bps ,码流确实比起传统DVR监控的250K左右要大些。但是对于大型网络监控项目来说,一般工程预算资金充裕,拉专线带宽不是什么大问题,如果是小型民用监控,则更加侧重于本地高清晰地录像,留下犯罪嫌疑人的面部特征。 异地远程可以接受CIF远程监控。 本地高清录像,属于局域网内网络传输与录像,带宽足够。因此大家不必要担心带宽不够会严重影响百万高清监控工程。 500K~3M码流,这个数据凑合着算吧,不过什么时候什么质量是500K?什么时候是3M?是变化的还是有规律?夜间监控是重点时间,难道720P摄像机在夜间也可以只有500K?或者只有3M?那么是不是设计的时候应该考虑最大数据吞吐量?好了,按照一般规律,超过500路算稍微大的项目了吧?是不是主干至少要2G以上?其实这只是中型项目,
城市监控动则就上万个,上10万个,那么主干应该用什么网络?100G?楼主是在促进网络发展技术还是要考验我们老百姓到底有多少钱?
误区2---硬盘占用太大
分析:“720P高清晰录像,码流几乎可以做到与D1相当”。波粒在全国进行“大跨步视频监控百万高清监控时代”技术培训时,现场很多人对此产生疑问,因为他们认为720P分辨率比D1要高2倍左右,为何两者会差不多呢?
有实力的厂家,研制生产的数字百万高清摄像机不仅画面清晰,同时画面干净几乎没有雪花噪点,数字视频传输没有图像干扰的烦恼。这两个特点让百万高清录像大大节省了码流与硬盘空间,相反,模拟摄像机在光线偏暗时,或者红外机很常见出现大量闪烁的雪花噪点,而且模拟摄像机及电源运行时间久了,容易因发热或其他因素产生上下移动或闪烁的波浪纹。不仅画质受影响,而且大大浪费了录像的硬盘空间。因为监控软件会把干扰与噪点当作画面运动录下来。
画面干净几乎没有雪花点,说的好像CCD的都是雪花点一样,本质是:CCD摄像机出现雪花点和噪点一般是低照度下所致,楼主的意思是低照度下CMOS摄像机的品质不会损失?而事实是,目前为止,就算同尺寸同像素比较CMOS的敏感度都不如CCD,更不要说单位面积内100万像素CMOS像素比CCD更密,采光量更小,那么怎么优化的?牺牲细节吗?模拟摄像机及电源运行时间久了会产生干扰,难道CMOS的不发热?或者CMOS摄像机使用的半导体器件居然温度变化而参数不会漂移?据我所知,100万像素摄像机因为处理速度更快,摄像机发热会比普通47万像素摄像机发热量大的多,在户外安装时,考虑散热可能比模拟摄像机要求还要高,摄像机本身产生波浪纹的摄像机纯粹是次品,拿品质差的模拟摄像机来说事,误导!在好的画质的模拟摄像机面前,720P摄像机在同样压缩质量的前提下,敢说其码流和模拟摄像机压缩后的码流相当?加满油的奥托全速行使怎么也会比一个人手推的奥迪跑的快!
误区3---价格太贵
分析:之前百万高清摄像机价格贵,主要有以下原因:
1)代理国外百万高清摄像机,而不是本土国产,自然价格就贵了
2)购买日本全套方案,说白了就是买人家机芯,自己做壳,能不贵吗?
3)很多厂家认为百万高清市场起不来,只能用在特殊的高清领域,产品应用范围小,销售量小,价格自然要定高些
而今天,虽然暂时百万高清摄像机价格还是高于模拟摄像机,但是在不久的未来,价格将逐步逼近摄像机,目前国内已经有厂家的数字高清摄像机价格只相当于韩国与台湾540线摄像机的,比日本进口模拟摄像机还便宜,但画质却远远好过日本进口540线摄像机。
即使碰到非常非常要便宜的甲方顾客,我们还可以通过数字高清与模拟混合DVR监控来满足顾客,监控工程设计时,让关键通道用百万,次要通道用模拟就是了。费用少,效果好。另外百万监控在线材与施工成本上能帮你节省费用,综合成本甚至有可能比模拟监控还少。
其实这点楼主多滤了,CMOS摄像机比模拟摄像机+编码器可能还要便宜些,为什么?CMOS便宜啊。有厂家的高清相机价格比进口模拟摄像机还便宜,这是事实,国产的模拟板机10个都比1个有些进口的摄像机便宜。是一样的质量吗?这样比价格,就好比拿国产的公共汽车和外国的奔驰宝马车比价格一样,有意义吗?
误区4---只是用来网络监控
数字高清摄像机,很多人常常也叫它“网络摄像机”、“IP摄像机”与"IPC", 其实本人认为这种叫法不合适,极容易让人产生误解。数字高清摄像机,它最大的优势是什么? 是清晰度高,而不是网络特性,数字摄像机的清晰度可以做到远远高与模拟摄像机,画质的飞跃,是其最大魅力。而传输,除了网络,还有很多,如USB,VDSL等等。网络只是传输方式的一种,在IPC出现之前,DVR就已经有了优越的网络性能与强大网络功能了。如果取名为网络摄像机,熟不知,市场上还存在一种低档的隔行扫描传统网络摄像机,这种老式的网络摄像机,画质比模拟摄像机还差,曾经给很多安防人士留下了先前不怎么好的印象,此时的高清数字摄像机,如果把它定位与取名为网络摄像机或IPC,那就难以解释的清楚与传统隔行扫描模拟网络摄像机的差别了,因为传统隔行扫描网络摄像机与先进的数字高清摄像机的工作原理差别很大,一个是隔行扫描,一个是逐行扫描,一个是最高画质不超过D1,一个是百万高清,一个在摄像机感光器后是反复的A/D与D/A转换牺牲画质, 一个是在感光器后直接将数字信号压缩,一个是模拟摄像机加网络模块,一个是数字摄像机,差别如此之大,竟然整个行业这么多人把百万像素数字摄像机取名为原先的网络摄像机,概念混淆,甚至包括一些所谓的“百万高清摄像机厂家”。
以后大家千万不要把数字高清摄像机说成网络摄像机,数字摄像机就是数字摄像机,只不过拥有网络摄像机的功能而已,它也可以不当做网络摄像机使用,即插即用,不需要设置IP,一接上后端PDVR就有高清晰的图像。用来代替模拟摄像机。
楼主在这里大说特说逐行扫描的比隔行扫描的要好,这个问题又是误导,720P和1080i同样是高清的标准,一个逐行扫描,一个隔行扫描,谁优谁劣我说不清楚,不过可以推荐一篇文章:http://www.dtvbbs.cn/ht/1080ivs720p.htm,作者是YEKAI,做数字电视的对这个名字不会陌生;不过楼主拿的是625行的隔行扫描来比较,就是说拿破击炮炮和步枪来比杀伤面积,不过你怎么不拿破击炮和器材狙击步枪来比坦克杀伤力呢?
楼主说隔行扫描摄像机转换成数字的要反复A/D D/A转换,我以前较短时间的研发经历告诉我,象有些DSP是带了数字输出的,可以直接进行数字处理压缩,比如芯片型号SONY CXD3117R,后来因为生产摄像机的厂家强行锁了数字输出,所以没法量产才失败。
CMOS摄像机在前端同样要A/D转换,这个楼主的研发人员都没告诉你吗?几年前我就想用模拟摄像机直接做数字产品,不过国内实在找不出好的一体机研发团队,只好做罢,在这个原理下,CMOS高清比之只多了一些像素,如此而已。数字高清不是网络摄像机,那就不需要TCP/IP协议了?据我所知,只要使用TCP/IP协议的摄像机就叫网络摄像机,实际本身也没有真正科学定义,楼主急于和网络摄像机划清界限是什么目的?鸭不与鸡同类?其实2者都是家禽而已。
误区5---使用麻烦
分析: 数字高清摄像机,目前是以网络接口RJ45输出压缩视频,很多人一听到网络接口输出,立马就要担心,担心会有繁琐的IP设置,前段时间,我公司来了一个新加坡顾客要买DVR卡,本人极力推荐他采用数字高清摄像机,结果让我大吃一惊的是,他拒绝了我,并大力批评目前的网络摄像机,设置繁琐,浪费了他的昂贵劳动力,当我认真与深入地向他讲解数字高清摄像机能如何实现即插即用,如何实现真正使用性的POE供电,降低施工难度,软件风格与原先波粒DVR一样时,顾客终于改变了过去的看法。并对百万高清监控全系列产品产生浓厚兴趣。几乎同样的例子也发生在一个美国顾客这里,在美国人力成本更高,产品的操作简便性就显得更加关键,而今天国内的人力成本也在不断的提高,相信国内用户一样也非常关注操作的简便性。
模拟摄像机只要拉线,做BNC头,连起来就能看到图像,难道你的摄像机网络不需要交换机?或者只是直接用网线点对点连接?连接距离是多少?使用交换机的话,难道不需要配置交换机?网关?谁说网络烦琐的是IP设置?网络烦琐的不是网络架构吗?这个难道楼主的系统已经避免了?
通观楼主的5个自问自答,问是问到点子上了,答却几乎都是避重就轻,答非所问。没有一个是从技术层面解释了高清摄像机如果解决这5个问题的,到是看到了一个商务推广人员其实目前还无法在技术层面回答这5个问题时的无奈和狡辩。偏偏还自以为已经掌握了最新技术的精髓。而事实是:
1、网络带宽问题:目前IT技术(主要指正在普及使用的技术)还无法大量满足高清监控时代的来临,也许IPV6的应用才是高清时代的曙光。
2、存储空间问题,同样是IT技术是瓶颈,只有更大容量硬盘或者其他存储介质(比如光存储)普及的时候,才是高清的普及之时。
3、价格问题,这个其实最不是问题,因为能真正使用的时候,前2个条件或许已经成熟,相对的,CMOS在灵敏度方面的缺陷反而是其技术瓶颈,至少,在安防监控中是这样。
4、本来就是基于网络的监控,花猫披上虎皮,它也是猫,不是老虎。
5、使用麻烦,反正做监控的和IT接触很紧密,把它当做IT设备让做网络的帮着搞一下就行了,没有瓶颈。
最后说明,我是老鬼,本来想注册 老鬼,被人抢注了,又不想用原来在别的论坛的ID:LG老鬼,就只能凑合着用 “我是老鬼” 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