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国际金融危机发展趋势及其国际影响
全球金融危机的演进已经到了向实体经济全面扩散阶段,全球经济衰退与萧条的时代正在来临。
这次全球金融危机是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破坏最甚、危害最久的深刻危机,其对世界经济的长期负面影响会超过历史上任何一次。
由于发达国家金融体系中存在1:30的信用杠杆率,因此这次金融危机的“去杠杆化”过程将会相当漫长、相当复杂也相当痛苦。
美国政府的救市政策正发生方向性调整,不再购买银行的不良资产而去救助实体经济将对正陷于困境的银行与金融机构造成重大冲击,会有更多的银行出现破产或倒闭。虽然各国政府动用巨额资金救市,但对于深陷危机的世界经济来说仍然是杯水车薪,到头来很可能还得由市场来自行化解危机,因此在现阶段,解决危机的前景仍然极其渺茫。
从金融危机向经济危机的转化是一个全面性与世界性的过程,第一阶段是过度消费型的国家发生经济危机,第二阶段是过度生产型的国家发生经济危机,第三阶段是过度资源供应型的国家发生经济危机,消费—生产—资源供应的因果链条将发生全面断裂。10年来的经济全球化过程已经把整个世界经济联结成一个命运共同体,很难有哪个国家能在这场全球性的经济危机中独善其身。
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负面影响会交互作用,美国股市很可能会跌到5000点左右,全球主要股市至少还有30%以上的下跌空间。
全球主要商品市场的大熊市将持续三年以上时间,商品市场已经发生根本性的牛熊转折。对于世界经济来说,未来三年内所面临的将不是通胀威胁而是通缩危险。
黄金市场的“黄金时代”已经结束,黄金的保值功能将随着经济危机的深化而逐步丧失。
美元坚挺是一个暂时现象,虽然现阶段全球资本回流美国增大了对美元的需求,但美元泛滥对其在世界金融体系中的地位将产生长期负面影响。就危机的演进过程来看,美元的走势会呈现短期跌不深、中期涨不高、长期不看好的基本态势。
处于全球金融危机与经济危机之中的中国经济正处于下降通道,政府救市可以阻延下降过程,但不能改变下滑趋势。中国股市的牛市不是渐行渐近而是渐行渐远,只要在大小非问题上不能找到突破性与突围性的思路,中国股市就很难走出熊市而出现反转。
二、对各国实体经济的影响
美国次级贷危机的爆发使得各个层面的实际资本处于紧张状态,货币的回流将逐渐的加速,发展中国家将由此受到极大的影响。这次金融资产泡沫的破裂将导致金融创新的慎重,而资本也会进一步调整方向诸如房地产和股市,资本的进入会谨慎的多,而对于全球实业来讲将是一个难得的机会。但初期可能是萧条。
在这样一个实体经济发展的年代里面,每个国家都将面临相同的机会,只是各个国家把握机会的能力相差太远。
实体经济的发展核心在于技术的发展,没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将会被淘汰。在这个过程中,美国、欧洲、日本将再次占据主导地位,中国的发展空间会被进一步压缩,中国已经失去了最黄金的发展期,在30年左右的时间里面,中国的发展让世人侧目,但是,同时,中国没有在这个30年中,创造出属于自己的技术和核心,在下一步经济发展的潮流中,中国将面临前所为有的挑战。
中国失去了廉价的劳动力,没有形成自己的核心,没有自己的市场,社会的公平和效率存在极大的问题,这样一个国家,能依靠什么?拜金主义形式的经济发展必将有最严重的后果。
21世纪的世界是美国和非洲的,非洲将取代中国的世界工厂的位置。当然,也不能说中国没有任何的机会,建立公平和效率的社会了之后,中国才有赶超美国的希望。不过,希望渺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