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扫描
在工作组级支持双Tualatin处理器的服务器多数采用VIA Apollo Pro 133T芯片组,包括浪潮NP220T、方正圆明1250、同方超强1300L。其中,浪潮NP220T早在Tualatin处理器正式发布以前就在《微电脑世界》评测实验室做过测试,性能表现比较出色,这与其配备的优秀IDE RAID有很大关系。总体来看,这3款采用VIA Apollo Pro 133T芯片组的产品在价格方面会有一定优势。
---- Dell PowerEdge 1500SC采用ServerSet Ⅲ HE-SL芯片组,配备6个热插拔硬盘架,板载Intel千兆以太网控制器,放在工作组服务器中显得有些夸张,但这确实是Dell为工作组级应用设计的产品,或许Dell想以高配置、低价格来赢得用户吧。 ---- Acer Altos G500的设计比较另类,采用VIA Apollo Pro 266T芯片组,支持ECC DDR-SDRAM,内存带宽上具有特殊优势,因此,服务器内部的运算性能不可小视。不过,目前VIA芯片组都不能支持PCI分段,在大数据量吞吐的情况下性能发挥会受到制约,因此更适用于计算负载重而I/O负载较轻的应用场合。 3.部门级双路服务器 ---- 选购指导
---- 部门级双路服务器可以划分为高端和低端两类,界限并不非常明确,本文中把使用Pentium Ⅲ XEON处理器的产品划分为高端,其他为低端。 ---- 部门级的低端和工作组级的双路也存在界限上的模糊,在同一个厂商的产品线中,前者的容错性和可扩展性略强于后者,前者的价格一般也会迈到2万元以上。部门级的低端服务器采用的处理器与工作组级产品是相同的,运算性能差别不大,在选购时也同样要注意是否支持Tualatin处理器。 ---- 也正是因为Tualatin处理器性能出色的原因,造成采用Pentium Ⅲ XEON处理器的高端部门产品丧失了运算性能方面的优势。但由于采用高端部门级产品的用户更注重系统的稳定性,在采用新产品方面态度比较谨慎,所以尽管Pentium Ⅲ XEON处理器较为昂贵,其相应的高端部门级产品在短期内仍继续畅销。 ---- 在芯片组方面,低端部门级产品采用ServerSet Ⅲ LE和HE-SL芯片组为主,区别主要有2点:第一,支持的PCI分段不同,前者支持2段,后者支持3段; 第二,内存访问带宽不同,前者为1.08GB,后者采用交错式内存访问技术把带宽提高到2.1GB。高端部门级产品也以这2个芯片组为主,部分采用了双LE芯片组,支持4个PCI段,使I/O性能和扩展能力获得一定程度上的提高。在采用高性能RAID卡或千兆以太网卡时,使其独享一个PCI分段则能令性能更好发挥。 ---- 另外,PCI-X已经开始进入部门级服务器,有的厂商已经在更新产品,现在PCI-X的规范已经出台,并且在版本号上从PCI-X 1.0升级到了PCI-X 1.0a,纠正了初步使用中发现的一些问题。不过这种趋势还没有在我们收集到的产品资料中体现,用户可以在这方面密切关注。 ---- 产品扫描
---- 对于部门级服务器产品,芯片组和磁盘子系统应该是硬件方面的主要差别。部门级服务器领域也是国内厂商正在大力发展、意欲赶超国际品牌服务器的领域。由于竞争激烈但利润相对丰厚,各厂商的部门级产品线都非常丰富。具体到产品,其间的细微差别也很多,针对方方面面的用户需求而推出。 ---- 由于某些历史原因,这一级别服务器的核心架构,即芯片组,只掌握在ServerWorks一家厂商手中,造成不同产品在硬件的核心设计上缺乏有特色、有个性的产品,甚至部分国内厂商的服务器主板都是完全相同的。因此,产品核心架构上的差别不大,差别主要表现为ServerWorks不同版本的芯片组的差别。相比较Compaq ML530和Dell PowerEdge 4400采用双LE芯片组,支持4个PCI段,在技术上颇具特色。由于采用Pentium Ⅲ XEON处理器的高端部门级服务器基本都是2000年的老产品,或者在老产品上略作改动,技术上没有什么精彩之处,人们也已经比较熟悉,因此我们在附表中不再提供相关产品数据。附表中我们只列出了支持Tualatin处理器的部门级服务器产品,以作选购参考。 4. 企业级服务器 ---- 这个领域国际品牌几乎是一统天下,占据了绝大部分市场。采用企业级服务器的用户已经把价格放在第二位,企业级服务器的性能、稳定性和可靠性都是用户关心的首要问题。在这一级别的服务器上,现有4路产品全部采用ServerWorks Enterprise ServerSet ⅡHE芯片组,现有8路产品全部采用Intel Profusion芯片组,核心架构上没有什么差别。
HP NetServer LH6000是比较有特色的产品,利用HE芯片组的潜在功能设计了6路服务器,颇具技术创新精神。2001年下半年,Compaq推出的Proliant DL760率先引入了PCI-X,并再次刷新了TPC-C纪录,也是企业级8路服务器中的亮点,但要等到2002年1月才会在中国正式供货。IBM技术强大的Summit芯片组(现在32位系统版本正式名称为XA-32)在年底前也终于付诸实施,推出了eServer x360,为Intel即将发布的多路XEON (Foster-MP)而设计,它或许将更新人们在IA服务器方面的许多观念。 ---- 相比较,64位Unix服务器市场则让一般用户觉得有几分神秘感。在高可靠性方面,在数据容量和数据处理能力方面,这些专用的Unix服务器都有其优势。但是在其应用领域的方案选择中起决定作用的已经不是服务器本身了,而是建立在这种服务器之上的成熟的应用系统。这类服务器在未来的5年内恐怕不会随IA-64的发展而走向灭亡,阵营会缩小,但是它们仍然会有自己特定的生存空间。 ---- 由于选用企业级服务器的过程已经更多地面向特定的用户需求,决策的过程相对复杂而又不具有普遍意义,因而我们也不在此赘言了。 敢于直面孤独的Sun ---- 虽然Intel和HP共同打造的第一代Itanium在性能方面没能独领64位处理器的风骚,但其领先的超长指令集(VLIW)架构和开放的工业标准平台已经为业内人士所看好,IBM大力支持,Compaq全面合作,Itanium未来的王者风范已经充分显示。2003年以后,HP放弃PA-RISC,Compaq放弃Alpha,IBM可能也更加倚重以Summit技术打造出的IA-64架构,那么Sun岂不是有些孤独? ---- Sun处理器产品集团总经理颜维伦博士于2001年12月来京,在本刊记者采访过程中表达了一些独到的见解。颜博士80年代曾经在一家名为Cydione的科技公司供职,这家公司早在1980年就开始在处理器上使用超长指令集,当时使用这一指令集的还有一家名为MultiFlow的公司。1989年这两家公司的技术成果都被HP收购,一部分人员也加入HP实验室。当1994年HP与Intel合作开发处理器时,HP就把超长指令集技术带到了IA-64,7年后诞生了Itanium。 ---- 颜博士当然也对这一指令集的优劣了如指掌,他指出:Itanium的优点是并行体系出色,在高度并行计算下性能优异。然而,高度并行体系的处理器在分支跳转过程中转存和调出数据的开销很大,而绝大多数的商业运算本身又没有那么高的并行性,从而得不偿失。从技术上讲,UltraSPARC不会输。UltraSPARC最大的优点在于可伸缩性,高低档系统具有完全兼容的处理器内核,从低端向高端升级硬件时,软件的性能表现可以做到平滑提升。相比较,从XEON向Itanium的过渡就艰难得多了,提升性能需要做很多工作。这也许是一面之词,却也有些道理。 ---- 谈及现状,颜博士指出,目前的UltraSPARC Ⅲ采用0.15μm工艺生产,成品率较高。Sun目前吸收了一部分Alpha的开发人员,他们正在全面致力于研发UltraSPARC V,并计划在2004年采用0.10mm生产。看来在2004年这个关键时刻,Sun要依赖UltraSPARC V背水一战,而且Ultra SPARC还会吸收Alpha的成功设计经验。 ---- 当谈到64位计算的另一位友商IBM时,颜博士认为Power 4处理器不可能被IBM抛弃,因为Power 4是IBM大型机的灵魂,其作用是无可替代的。与Compaq和HP相比,IBM是一条大船,要全面发展,同时也有能力承担更多风险。 ---- 尽管市场的重重变数让人难以预测Sun的成败,但Sun不会在技术上败阵。如果在未来几年中出现了IA-64一家独大的局面,确实对产业的发展并不是什么好事。但愿数年之后,敢于直面孤独的Sun不会孤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