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脱标的时候,你们是否也会被上司说你的方案怎样不好之类的?我前些天写了份关于这方面的东东,不知道对否,先给大家看看,而后给老板看!晕。....全文如下(不全):
小问题大文章 ——— 三论论报价
注:不适宜非投标项目;
不适宜关系户项目。
浅析公司历来参与投标活动屡败屡战的经验,本人以三论为核心简要就标书文件中报价部分的问题分析如下。
论对手 我们真正的行业竞争对手并不是实力比我们大的公司,而是靠小资运作的公司。受社会市场经济的影响,绝大多数的工程开发商在非要害系统的投资上往往是轻质量重价位。这样就给规模小、实力弱的公司提供了市场空间,而中大型公司在市场与利润的权衡上往往缺乏科学的调配及针对性办法,所以导致“高技术落第,低价位夺魁”的难堪局面频频上演。
论问题 目前公司对工程项目利润的核算上,主要是在设备材料及施工费上进行笼统的按率计算得来,没有针对多变的市场环境制定出科学的可行性管理办法。这样势必造成报价偏高从而降低了与对手在竞争中的重要资本。例如:这个东西我们进价20、市价35,那么我们基于习惯低于市价5元进行对外报价想用户应该能接受,但孰知我们的对手“小资运作的公司”比此价还低。而嗜财的开放商通常不会有时间和精力去研究你的方案怎样怎样的可行(注:千篇一律的AVAYA、IBM及科龙等大型综合性公司的设计模板由此产生),他们最关心的是与自己有切身利益的价位。有了这样的温床,小资金运作的公司靠自己灵活、易变的管理模式来进行调控以求适应业内的需求。而中大型公司往往难以在已有的管理模式上进行及时的调整,即使发现了问题的存在但在利润与市场的取舍上也没有能作出两全的办法,这是问题的所在。
论办法 将报价方式细划,具体步骤如下:
1、 根据工程量清单及设计图的拟算出施工成本、机具磨损费;
2、 将以上费用摊入分项设备材料报价中,由此施工成本变体现在设备报价中而不做单项利率的预算;
3、 利润直接体现在施工费收取栏中,受费率影响。这样便于公司对项目利润控制及把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