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在小区楼宇对讲系统中集成ID门禁系统,经常碰到如下问题</p>
<p>我现在面临着这样的两种情况:</p>
<p> </p>
<p>1.采用不联网ID模块,当设备损坏(特别是连备份的存储芯片也受损),除了收回业主的卡重新授权就没有更好的方法来解决。但卡片都已经发给业主,回收难度太大,会让使用者(物业)对公司的产品没信心。对于丢失的卡片也无法注消,这也是一种安全隐患。</p>
<p>(注:有一种不联网ID是换回新设备后对某一段时间内的卡片都授于权限,对于少部份在这段时间内没有在新设备上使用的卡片只能找管理员通过系统卡来注册,这种做法会出现只要在那段时间有使用的卡都授于权限,不管是不是原来有没有权限的,这种做法存在安全隐患。)</p>
<p> </p>
<p>2.如果采用联网ID模块,由于一些小区都把管道铺设交给强电来做,很多情况下都是把联网线路跟强电走在一起,容易引起联网故障(部分不联网,或者刚开始及可以,过一段时间出问题),会造成后期维护成本太高。(注:呵呵也有可能是我们采用的模块不太好,但谁能保证自己的产品没问题)</p>
<p> </p>
<p>请教高手</p>
<p>1.可读写IC模块是把权限写在IC卡芯片中,所以发卡时只要拿到管理中心授权,如果设备损坏也可以通过更换设备后也能用。这法方案的具体流程是怎么样的。</p>
<p>2.对于不联网ID模块,有没有可以通过电脑把权限写在存储IC芯片上,然后再把IC芯片换到新的板上。(不能用联网模块来实现此功能)</p>
<p> </p>
<p>3.对于联网模块,我基本上采用485方式联网(主要还是成本方面),但是管道都是甲方布好,很多情况上要跟强电走在一起,会出现调试时成功,一段时间后就会出问题。</p>
<p> </p>
<p>4.RVVP跟RVSP有什么区别,市面上很少有RVSP的线材,我都是用RVVP,是否有影响,如果用RVSP,请问要求线材的绞距是多少。</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7/12 16:35:11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