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家论坛_弱电智能化技术与工程讨论(建筑智能,家居智能,人工智能)

监控系统(CCTV)
收藏本版 (135) |订阅

监控系统(CCTV) 今日: 47706 |主题: 63094|排名: 2 

发新帖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高清监控系统存在哪些误区?...

[复制链接]
中志达摄像机 发布于: 2012-4-17 13:08 382 次浏览 0 位用户参与讨论
跳转到指定楼层
 

工程商直接套用模拟监控时代的技术来设计高清监控系统,必然存在一定的误区。总结起来,有以下六个方面:
  
  1.不同厂家高清摄像机CMOS成像质量参差不齐:进入高清时代以来,整体系统架构发生了革命性变化,首先CMOS成像器件占据了高清监控的大部分市场份额,不同CMOS厂家生产的CMOS器件在低照度、宽动态上成像质量不一,高清CCD现在只用于机器视觉或交通卡口等领域;
  
  2.高清镜头解析度不够。主流大厂的高清镜头的解析度只有140万象素,日本腾龙也仅是在2010年3月正式发布2款支持3百万像素的日夜镜头,这种镜头采用了非球面、超低色散镜片,这才宣告1080P高清监控(需要采用3百万像素的成像器)真正能够达到标称分辨率。而3百万像素镜头要求极高的工艺和模具精度,工艺精度稍微偏移,则导致镜头分辨率下降、图像位移,甚至镜头边缘模糊。所以国产高清3百万像素镜头尚不足以达到主流价格和性能,这导致小马拉大车,只能支持720P的100万像素的镜头搭配1080P的摄像机,这样直接导致监控效果大打折扣,从而大大降低业界对于高清监控的心理预期;
  
  3.ISP图像处理器性能差异:当前很多高清摄像机厂商直接采用CMOS厂商提供的ISP或者一体化CMOS(内置ISP图像处理器),这些ISP图像处理器可以应付一般的场景,但是对于需要宽动态的场景,处理效果差,而监控系统和消费电子或者广电应用模式不同,在视频监控系统中,被监控对象无法配合摄像机的角度,所以在背光、逆光等情况下,普通的ISP图像处理器则无法提供有效的宽动态图像,从而造成可视图像质量下降;
  
  4.视频编码压缩算法差异:当前的网络摄像机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直接购买外协厂家的设计,直接生产,另外一种是自己设计系统并优化视频编码算法。所以为了降低码流,各个厂家会对H.264MP编码算法进行优化,也可称为简化,与广电行业的全动感电影画面相比,安防监控只有30%的典型运动画面。但是过度的优化会导致在运动画面增大时,DSP处理性能不够,直接导致画面质量下降;
  
  5.VMS视频管理软件约束:标准配置的VMS视频服务器可以处理32路1Mbps标清视频码流,如果是6Mbps高清码流,那么每台视频服务器仅能够处理5路,这必然导致VMS服务器硬件成本的提高。当然对网络也造成很大的压力,因为没有了网络,就没有录像。所以,为了降低网络和服务器压力,高清录像码流降低到4Mbps甚至2Mbps,这也导致了日后查询到的录像画面质量下降;
  
  6.虽然硬盘容量每年都在翻倍,但是对于高清监控来说,视频录像数据是海量的,虽然95%的视频数据可能永远没有机会被检索,但是安全的需要,有些行业需要保证2年的数据储存。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比较成熟的技术能够大幅压缩视频数据,从而降低存储空间。所以为了降低存储空间成本,降低录像码流就不可避免,那么录像回放质量就可想而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新浪微博登陆 千家通行证登陆

本版积分规则

千家智客微信号
千家智客微信
玩物说商城
玩物说商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