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大而明智受后人景仰百世的鲁迅先生名言:我吃的是草,挤出来的是奶。虽然不太理解鲁迅先生的口味怎么如此与众不同,但一个挤字倒是深有同感,且不论挤出来的是什么,但那其中的痛苦,难奈非一挤字方能表达。
对我来说,这写东西,真跟女人的生孩子没多大区别。于某一晚,在最高潮的那一刹那,灵感孕育了,等于精子进入了卵子,再来就是漫长的怀胎过程,推敲做练,任凭孩子在肚子里慢慢成形,慢慢翻滚,但不到那个10月怀胎后,出来的不是早产就是难产,大部分都是会夭折的。等你熬过这一段等待,要出来了,大概先出个头,万事开头难,文章一样,孩子也一样,头是孩子身体最大的一部分,头能出来,孩子也出来了。写文这开头有神了,底下也就飞速了,虽然也在挤,但呼吸总是平稳多了,难产估计是万万不会了。但也不尽然,尾也很重要,脐带牵挂着与母体的最后一丝联系,说不定来个难舍难分,孩子也就完蛋了,文章也就虎头蛇尾,最好还是扔到垃圾堆里待着,省得出来丢人。所以呢,挤帖是难的,是痛苦的,但母亲看到孩子时的伟大情怀,就象我们的帖被人高高挂起,一样的成就,一样的自豪,这也是支持我们忍受万分艰难挤出那么一点东西的精神动力。
再来说点旁白的,有谁在欣赏一段优美文字的时候,考究过他的出处?写家于夜深人静处,巍然独坐,虽不动声色,脑海里翻腾的是今天一天某个时间段里蹦出的灵感火花,也许是厕所那方寸之地品到的异样风味,也许是看一弱智言情小说体会的醋海博览,也许是聊天室里无事生非出的一点人生感慨,总而言之,言而总之,灵感的出现不分地点时间的。既然称之为火花灵感,出现和消失的速度一样的迅速,为了留住流星刹那的光辉,我们只有拼命的跟在他的尾巴后面,辛苦的追寻。写家都有爱好,动脑的人一般来说,身体和精神分离现象都有点严重,可能沉思时,手不自觉的伸进了鼻孔,在发出惬意的哼声的同时,也就挖出了一驼让自己舒心爽意的文章,再可能,一手敲打着键盘,一手扣着跑了一天的脚丫,慢慢的,扣出了这一天的辛酸苦辣等等。种种的行为都表明,写家的写文大概都少了点畅快淋漓,多了点前列腺的感觉,可能是坐的太久的缘故吧。
无论怎么样,挤了,痛了,就等待着被人评论呢,看着自己的孩子在那被人指鼻子道眼,也是别有一番感受。装潇洒点,说笑任凭世人,我自抒我胸中情怀,哪能呢?人都是人,少不了点虚荣,缺不了点面子,受别人小夸俩句,哪怕他小学没毕业,幼儿园还少了俩天,都能油然升起知音之感,恨不得立马与他浮三大白,感慨一下自己对人生,对未来,对这社会的油盐酱醋茶的感受,就恨不得他立马出个生死之事,我舍身以报他知遇之恩。曾看一笑谈,高山流水,千古知音之佳话,话说,忘了那俩人叫啥了,就知道一弹琴的,一砍柴的,弹琴的生与市集,喜好音乐,每天必弹几曲,顺便吼俩嗓子,长此以往,邻居受不了其音毒,将其一家赶入深山老林处,但弹琴的爱好音乐之心不改,继续与高山流水之间抒发情怀,终遇一砍柴的,闻其声,曰:此声有高山之音,流水之意。引为知己,每天俩人弹琴论乐,日子快活哉,但不曾想砍柴的于一日暴毙,送别之际,弹琴的纳闷,其身体一向很好,为什么会如此早去呢?砍柴的临死留言曰:你弹的真是难听死了,害的我短命,不是你父母看你郁闷,给我那么多钱财,我才不想受这活罪。弹琴的,听闻砸琴而去,再未提弹琴之事。
呵,好象又扯远了。管呢,反正,对我们呢,这活罪是受也不是,不受也不是,为了点面子,为了点虚容,挤出来的就是为找点夸奖,将就的你们呢就当拿人钱财了,看不顺眼的,听不顺耳的,你就忍受一点,当是短命几年,报我等挤帖如此之辛苦爬文。多谢多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