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发射率及其对设备状态信息监测的影响
物体对于给定的入射辐射必然存在着吸收、反射和透射,而且吸 收率α,反射率ρ和透射率τ之和必然等于1: α+ρ+τ=1 而且,其反射和透射部分不变。因此,在热平衡条件下,被物体吸收的辐射能量必然转化为该物体向外发射的辐射能量。由此可断定,在热平衡条件下,物体的吸收率必然等于该物体在同温度下的发射率: α(T)=ε(T) 其实由基尔霍夫定律,我们也可以推断出以上公式: M(T)/ α(T)=M0(T) ε(T) =α(T) ε(T) = M(T)/M0(T)
则对于一个不透明的物体ε(T) =1-ρ(T) 根据上式,我们不难定性地理解影响发射率大小的下列因素: 1. 不同材料性质的影响 不同性质的材料因对辐射的吸收或反射性能各异,因此它们 的发射性能也应不同。一般当温度低于300K时,金属氧化物的发射率一般大于0.8。
2. 表面状态的影响
任何实际物体表面都不是绝对光滑的,总会表现为不同的表 面粗糙度。因此,这种不同的表面形态,将对反射率造成影响,从而影响发射率的数值。这种影响的大小同时取决于材料的种类。 例如,对于非金属电介质材料,发射率受表面粗糙度影响较小 或无关。但是,对于金属材料而言,表面粗糙度将对发射率产生较大影响。如熟铁,当表面状况为毛面,温度为300K时,发射率为0.94;当表面状况为抛光,温度为310K时,发射率就仅为0.28。 另外,应该强调,除了表面粗糙度以外,一些人为因素,如施 加润滑油及其他沉积物(如涂料等),都会明显地影响物体的发射 率。 因此,我们在检测时,应该首先明确被测物体的发射率。在一 般情况下,我们不了解发射率,那么只有用相间比较法来判别故 障。而对于电力设备,其发射率一般在0.85-0.95之间。
3. 温度影响
温度对不同性质物体的影响是不同的,很难做出定量的分析, 只有在检测过程中注意。
(四) 物体之间的辐射传递的影响
上面我们曾经讨论过物体对于给定的入射辐射必然存在着吸收、反射,而当达到热平衡后,其吸收的辐射能必然转化为向外发射的辐射能。因此,当我们在一个变电站中,检测任意一个目标时,所检测出来的温度,必然还存在着附近其它物体的影响。 因此,我们在检测时,要注意检测的方向和时间,使其它物体的影响降到最小。
(五) 大气衰减的影响
大气对物体的辐射有吸收、散射、折射等物理过程,对物体的辐射强度会有衰减作用,我们称之为消光。 大气的消光作用与波长相关,有明显的选择性。红外在大气中有三个波段区间能基本完全透过,我们称之为大气窗口,分为近红外(0.76 ~ 1.1um),中红外(3 ~ 5um),远红外(8 ~ 14)。
对于电力设备,其大部分的温度较低,集中在300K ~ 600K(27℃ ~327℃)左右,在这一温度区间内,根据红外基本定律可以推导出,设备发射的红外辐射信号,在远红外8 ~ 14um区间内所占的百分比最大,并且辐射对比度也最大。因此,大部分电力系统的红外检测仪器工作在8 ~ 14um的波长之内。
不 过,请注意,即使工作在大气窗口内,大气对红外辐射还是有消光作用。尤其,水蒸气对红外辐射的影响最大。因此,在检测时,最好在湿度小于85%以下,距离则越近越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