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nt face="Verdana">接入网的特点<br/>由于在电信网中的位置和功能的不同, 接入网与骨干网、城域网有着非常明确的区<br/>别。接入网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br/>1 . 业务量密度低<br/>骨干网是高度互联的网络, 可以应付很大的业务量需求, 统计结果显示一般骨干网中<br/>继电路的占用率都在50%以上。而接入网的业务量密度则低很多, 比如一般住宅用户接<br/>入链路的业务量密度都极低, 占用率在1% 以下。这结果导致网络这一部分的经济效益<br/>较差, 投资回收周期很长。<br/>2 . 业务量分布为集中型<br/>骨干网、城域网(尤其是长途骨干网)的业务量分布一般为均匀型, 各节点之间业务量<br/>差不多。而接入网的业务量分布为典型的集中型, 业务量一般都是由靠近用户端的节点<br/>“集中”到位于端局的节点。端局为主节点, 用户端为从节点, 业务都是在“主—从”之间进<br/>行传送的。如图1 .9 所示。接入网具有明显的“主从”特征, 适于采用集中控制。<br/>3 . 成本必须低廉<br/>骨干网、城域网由成千上万的用户使用、占用率高, 每用户分担的成本较低; 而接入网<br/>由个别或少数用户专用、占用率低, 成本直接由各用户自己承担。这就要求接入网总成本<br/>(包括投资成本和运维成本)必须低廉。<br/>4 . 成本差异大<br/>由于接入网要覆盖各种类型的用户, 不同类型用户的要求不同、建设条件不同, 导致<br/>成本差异极大。如偏远地区用户成本可能要比市区用户成本高出10 倍以上。核心网则<br/>不同, 不同交换区间的成本差最多也只有3~4 倍。<br/>5 . 成本与业务量无关<br/>核心网的总成本对业务量很敏感, 可以基于对业务量的预测, 对网络进行最佳配置。<br/>而用户接入网工作在极低的业务量密度下, 尽管业务量变化可能较大, 但对成本却没有明<br/>显影响, 其成本与业务量基本无关。<br/>6 . 用户需求多样化<br/>接入网直接连接用户, 而不同的用户在业务容量、业务性能、可靠性/ 生存性等诸多<br/>方面都有着不同的要求。比如, 大企业用户业务量大、要求QoS 保证、要求有保护倒换功<br/>能等; 而小企业用户和居民用户则业务量小、对QoS 要求不高或者不要求, 也往往不要求<br/>保护倒换, 成本承受能力差。用户需求的多样化决定了接入网技术的多样化。在接入网<br/>环境不太可能由一种技术包打天下。<br/>7 . 运行环境恶劣, 维护量大<br/>核心网所用的设备一般装在环境可控的机房内, 保持在一定的温度和湿度下。而接<br/>入网设备则一般要求安装在室外, 工作环境恶劣。这对器件、设备都提出了更高要求。接<br/>入网涉及众多用户、规模巨大, 加上运行环境恶劣、故障率相对较高, 整个接入网的运行管<br/>理维护工作量十分庞大。<br/>8 . 覆盖半径较小, 一般10 km 以内<br/>一般接入网的覆盖半径比较小。据统计在我国10 km 能覆盖95%以上的用户。</font>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