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个监控时代 “价格战”使得行业每一个链节点上的利润空间急剧萎缩,当产业进入目前的阶段,不少企业赖以生存与发展的利润已很难得到保证。所以,有的企业在通过产品横向整合,OEM各种产品,利用原有渠道快速实现自身销售产值的最大化,希望赚完眼前的利润;有的企业则通过技术开发的模式,探索、研制更具前瞻性技术的产品与系统软件,期待赚取未来的高额利润。这两种模式一直伴随着安防监控产业的“四个时代”,每一个时代都是大家不断寻求“新利润”增长点的阶段。 第一个时代是“模拟时代”。这一阶段产品的赢利中心主要集中在摄像机、模拟录像机与安防监控工程。“价格战”使得产品制造集团呈现“两头跑”的趋势,一头是品牌产品,一头是杂牌产品,我们回想一下模拟摄像机的市场发展过程就明白其中的道理。 第二时代是“数字时代”。数字化产品取代模拟产品不仅是技术发展的趋势,更是“价格战”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数字硬盘录像机即DVR的出现为死寂的模拟监控市场又重新注入了一股活力,成为1998~2002年产品利润的重要载体,但随着2002年上海“卡+软件”模式的出现,DVR产品的门槛降低,从业的企业迅速增加,DVR的“价格战”全面开始,产品利润急剧下滑。如今DVR企业发展也进入了“两头跑”的趋势,完全类似模拟摄像机市场的发展历史,一头是品牌产品,一头是杂牌产品。如今,DVR产品已不再是安防产业利润的中心,其产品的“价格战”已不断递变为工程的“价格战”。 第三个时代就是当前阶段所处的“网络时代”,严格地说当前阶段只是“网络时代”的初级阶段。产品形式主要表现为网络监控管理中心的系列产品,产品的技术特征开始从单机DVR阶段逐步进入网络中心的阶段。由于当前网络资源的限制,用户的需求刚刚启蒙,应用技术拉动行业需求才刚刚开始,产品的利润中心开始从DVR产品上面转移,主要表现为数字矩阵、电子地图管理服务器、安全认证服务器、网络配置服务器、流媒体服务器等产品。2006~2007年将是这一时代的快速发展阶段,主要集中表现在网络管理中心产品的多样性与需求的个性化发展,这一阶段也是技术型企业与贸易型企业快速进入两极分化的历史阶段。 第四个时代将是“信息时代”,所有的“信息”通过网络集中于中心管理服务器,通过各种智能化信息分析软件对前端采集的数字信息进行分析,发出相关的控制指令,引导管理者快速准确地响应报警事件。软件产品表现为各种生物识别软件平台、智能化信息处理软件,硬件突出表现为无线宽带产品、集中存储服务器等产品。 5个价格战发展的不同阶段 对于安防行业“价格战”的话题,我已经写过很多次,现在只是进行简短的总结,希望能给大家一个清晰的再思考方向,在此我将DVR产品板块的“价格战”发展历史归纳为五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价值战”,也可以说是技术战。发生时间在1999~2002年中期,产品竞争主要集中在功能方面,当时主流企业一般都具有一定的软硬件开发实力。 第二阶段是“卡+软件”模式诱发的“价格战”。这一阶段主要发生在“卡+软件”产品模式出现之后,“价格战”的激烈程度空前,全国类似企业成千上万,进进出出司空见惯,伪造、仿造产品比比皆是,企业的竞争焦点就是“价格”。 第三阶段是“板卡大战”诱发的“价格战”。这一阶段发生在2004~2005年之间,板卡生产周期变短,板卡制造商增加,板卡价格的下调周期缩短,产品开始向高路数方向发展,由此不断扯动着价格竞争的空间。当前以4路压缩卡为中心的产品市场将不断转变为以8路卡为中心的产品市场,伴随产品中心的转移,可能会有更高路数的板卡被用来扯动板卡领域的“价格战”。 第四阶段是“PC-DVR与嵌入式DVR”之间的“价格战”。在2006~2008年里,有可能是以“PC-DVR与嵌入式DVR”的价格战为主导的市场,因为随着市场的发展,PC式DVR企业的规模化集中正在形成,价格趋向完全透明,竞争的中心将逐步转移为市场渠道与企业服务的竞争。同时DVR产品的形式将从“PC”式与嵌入式逐步发展为高度统一的数字存储服务器,集中“PC”式与嵌入式两种产品形式的所有优点,统一的产品模式将推动DVR市场硬件快速走向标准化,当前出现“专业DVR硬盘”可能就是一个前兆。 第五阶段是企业效率、核心竞争力之间的“整合战”。随着安防市场秩序的好转,安防产业的游戏规则将逐步形成,硬件产品更加适合于规模化制造与推广,大型集团公司的出现将是安防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企业的竞争主要集中表现在“企业的精神”与“企业的武器”两个层面 一、 6大安防企业发展战略 看清了外部的环境,再看看自己的现状,如何做好准备,以图在未来的变革中获取自己可以努力得到的那一部分,在此从本人的企业管理与市场管理经验中提出以下六点企业发展的战略思想。由于篇幅所限,列出几点纲要,供大家参考。
1. 人才战略:人是唯一可以不断增值的主体,人是可以不断创造“1+1》》2”奇迹的智者。 2. 研发战略:没有研发,产品的技术增值空间会不断衰减。
3. 产品战略:产品的性能与质量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生命。 4. 管理战略:向军队学习,建立清晰的组织结构,岗位职责明确,强调执行力也是第一生产力。 5. 服务战略:通过“服务增值战略”全面提升合作伙伴的核心竞争力。并以服务开拓市场;以服务管理渠道;以服务塑造品牌。 6. 品牌战略。实现自我、你我、他我三者的统一 。“自我”代表对自己所在企业的评价,“你我”代表你的客户对你所在企业的评价,“他我”就是行业或社会对你所在企业的评价,当三者高度统一时,可以说你的“品牌战略”已经成功.
“三我”品牌建设示意图 “7星北斗阵”及其安防意义 首先,无论安防行业的产品如何千变万化,总离不开“视频、音频、数据”这三个客观的物质基础,也就是说安全防范需要通过人的“眼、耳、大脑”去实现,基于这三个方面我们才去制造摄像机、数字录像机、录音机、对讲主机、报警主机等产品,这三方面相互关联则构成了“北斗七星”的勺把。 有了这三个客观的物质基础,也就形成了现在众多的安防产品,而“产品”的应用组合则成为“工程”。在当前的安防市场中,产品主要体现为“安防产品”与“安防工程”两大商品分类,“安防产品”作为商品必须符合商品的一般特性,即使用价值与商品价值的统一体。不难看出,“安防服务”是保证“安防产品”使用价值存在与持续的根本,而“资本”则是确定“安防产品”的商品价值在市场中得到体现的重要基础,没有“资本”,“安防产品”就无法通过商品体现其价值。同样,对于“安防工程”这个商品一样需要“服务”与“资本”使其使用价值与商品价值在市场中得到体现。现在大家已经看出,“视频、音频、数据、产品、工程、服务、资本”七个因素组成了安防“北斗七星”的基本结构。
从上图中可以看出,当前安防行业混乱的根本原因,一是安防产品与安防工程关于服务的缺失非常严重。现在大家都口头上讲服务,但是在市场中不论用户、产品商还是工程商,其服务总是大家“永远的痛”,安防产业中的“服务业”极度不发达,甚至根本就没有。二是当前安防行业的“资本链”严重断裂,最终用户由于项目周期长造成付款周期也长,工程商资本积累少,社会融资能力弱,导致市场资本流动速度非常缓慢,极易形成企业的“现金流”压力,再加上企业运营的风险,一环断裂则满盘皆输。正因如此,“资本”问题已经越来越引起重视,现在安防企业间付款方式的谈判已变得越来越重要。 没有“服务”保障的行业,没有“资本”基础的行业,从上图中可以看出,也就是在“北斗七星”中少去了确定北极方向的两个指引星。没有两个指引星的牵引,这个行业一定会严重的迷失方向,呈现一派混乱的景象。 可喜的是在安防行业的竞争过程中,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重视服务,有的企业已经在去年提出了企业的“服务增值战略”,市场中关于“服务”的新气象也正在逐步出现。同时,“资本”也将随着产品制造与营销的规模化集中变得更加活跃,当安防行业的“服务”与“资本”相对形成的时候,它们必将决定安防产业规则的建立。 到了那一天,我愿与所有“安防人”举杯共吟,同唱属于咱们安防行业的“笑傲江湖”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