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家论坛_弱电智能化技术与工程讨论(建筑智能,家居智能,人工智能)

监控系统(CCTV)
收藏本版 (135) |订阅

监控系统(CCTV) 今日: 47706 |主题: 63094|排名: 2 

发新帖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eie1992回复:(LFeng)视频传输距离讨论...

[复制链接]
LFeng 发布于: 2004-12-13 11:24 2833 次浏览 15 位用户参与讨论
跳转到指定楼层

视频传输距离讨论 我觉得视频传输距离一直是个比较模糊概念,没有谁说清楚过,大家一般公认75-5 400米左右吧,-7也就是个800米左右,但是我在很多实例中,看到-7线用了1公里以上,而且接头处就是焊的,用边环境干扰很大。举个便子,贵阳市火车南站列车检验所,我去现场时就发现这种情况。

环境:山区,露天,过多条铁轨,上有11万伏电网,2万伏电网,380伏电网。感应电流最大30多伏。我客户用钢管就直接穿线走了,1000米以上。除了个接地没有任何防护。现在除了解码器不能用外,其它都正常。

eie1992回复:(LFeng)视频传输距离讨论 网上技术论坛里经常有人问:75-5电缆能传多远?回答有300米,500米,600米,还有说1000多米也可以的。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答案呢?原因是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既然工程中同轴电缆是用来传输视频信号的,而视频传输最后又体现为图像,所以谈同轴电缆和同轴视频传输技术应用,就离不开图像质量,离不开决定图像质量的“视频传输质量”和标准。

1. 视频传输标准的参数很多,这里仅举一个十分重要的“频率特性”例子来理解。视频图像信号是由0-6M不同频率分量组成的。低频成分主要影响亮度和对比度,高频分量主要影响色度、清晰度和分辨率。显然,对视频传输的基本要求,不是只恢复摄像机原信号亮度、对比度就行了,而且还必须恢复摄像机原信号中各种频率份量的相对比例关系。“恢复”不可能是100%,而是允许有一个“失真度”范围要求的标准。这个“标准”的“失真度范围”,在图像上用肉眼应该是分辨不出来的。反过来说,如果在图像上已经能够观察出一点“失真”了,那不管你主观认为图像“还行,可以,不错”甚至“双方认可验收”等等,这时的视频传输质量,都是“不合格的”。要把工程图像做好,首先就应该选择合格的传输设备,追求视频传输质量符合标准。这一点,从网站技术论坛讨论的情况看,还远没引起足够认识。宏观来看,我国监控行业发展了20多年,工程图像质量不仅没有提高反而有些下降,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关注和思考。

2. “视频传输”标准:

由图二可见,对于视频传输,我国广播级视频失真度标准要求如图a):5M以下幅频特性误差范围为±0.75db, 即91.7—109%;6M频点为70.7—109%;监控行业的要求略低一些,如图b),0—6M全范围为±1.5db,即84—118.8%;这个传输频率特性要求,与一般“3db通频带”的概念一样;这里须强调:要保证图像质量,视频传输系统(产品)的频率失真范围应小于3db;“3db带宽”这个标准,适用于光缆、射频、微波、同轴和双绞线等各种视频传输系统产品;这是为了保证图像质量,对视频传输系统的要求。但还有一个误区:在工程中还是有不少人用主观评价“工程图像质量好坏”,甚至于用双方是否认可验收来说明“传输系统(设备)”是否合格,这就有些本末倒置了。工程商这么做可能是“糊涂”;传输设备厂家如果这么做,那可就是“蒙人”了,如果再利用媒体这么宣传,那就是诚心“误导”了。

3..摄像机信号不加放大补偿,只用同轴电缆传输时,按照“3db带宽”这个标准要求,并结合上面的电缆衰减特性,75-5电缆,不超过3db失真度的电缆长度计算方法是:1000米20db,20/3=6.67,1000/6.67=150米,75-7电缆为236米。不同厂家不同批次的电缆特性有一定差别,实际工程设计中,参照这个数据设计和施工,图像质量一般会有保证的。(准确计算应按照“边频差值”计算,上面计算忽略了低频衰减——原作注)

4.实心聚乙烯绝缘电缆,衰减量大于物理发泡电缆。所以3db带宽有效传输距离少于上面计算值,工程上大致可按90%左右估算。如实芯75-5电缆“3db带宽”传输距离大约为150*0.9=135米;

5.高编电缆:尽管200k以下的衰减小于低编电缆,但200-300k以上的传输衰减与低编电缆一样,所以3db带宽传输距离,反而低于上述计算值,这是由于高编电缆的“边频差值”更大的因素造成的,“边频差值”越大,放大补偿的难度越大;

6.同轴电缆加放大补偿的视频传输方式:这时系统传输特性是同轴电缆的衰减频率特性和放大补偿的“增益频率特性”之和,放大补偿的“增益频率特性”,应该能有效补偿电缆的频率衰减特性,且二者应该始终保持相反、互补关系,这才可以有效扩展同轴电缆的传输距离。目前这项同轴视频传输技术,产品已经达到的技术水平是:只用一级末端补偿(无前端无中继),75-5电缆在2km,75-7电缆在3km范围以内的任意距离上,都可以实现上述传输标准;传输距离和传输质量已经和多模光端机相当,而在传输成本、施工维护和图像质量可控恢复功能方面,都具有独特的实用优势和竞争优势;这就是说,同轴视频传输技术,以将有效监控范围扩展到了2-3公里,且是我国自有知识产权技术。

7.工程中确有不少工程是按照“只要图像质量双方认可验收”就是“硬道理”的做法,这实际是无标准可言,不属本文讨论范围。不过这里可以进一言:还是多做些有影响的样板工程才是长远之计;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已有15人评论

新浪微博达人勋

千家认证

沙发
LFeng 发表于 2004-12-13 11:28:00

eie1992对我的回复极其具有技术含量,可能初看比较难懂,建议大家逐字细读

向版主申请对EIE1992回复加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千家认证

板凳
tiger183 发表于 2004-12-13 12:39:00

楼主分析的很透彻,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千家认证

地板
JINHUI 发表于 2004-12-13 14:59:00
不错的分析,如该分析者所说,其实实际环境对信号传输是有很大影响的,不能全以理论或个别方案来说明固定的数值.谢谢楼主提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千家认证

5#
LFeng 发表于 2004-12-14 09:26:00

现在许多的工程,设备的利润降低了,许多人将利润点转移到线材上去,殊不知设备不好还可以换,线缆布下后更换难度有于天价。希望众多的工程商能够在工程时注意这一点,以免为工程埋下隐患。

还有,请教诸位:

“像机信号不加放大补偿,只用同轴电缆传输时,按照“3db带宽”这个标准要求,并结合上面的电缆衰减特性,75-5电缆,不超过3db失真度的电缆长度计算方法是:1000米20db,20/3=6.67,1000/6.67=150米,75-7电缆为236米。不同厂家不同批次的电缆特性有一定差别,实际工程设计中,参照这个数据设计和施工,图像质量一般会有保证的。(准确计算应按照“边频差值”计算,上面计算忽略了低频衰减——原作注) ”

文中所提到的电缆衰减特性,-5线1000米20DB,那其它线缆呢,有没有哪位有详细参照表可以提供

“同轴电缆加放大补偿的视频传输方式:这时系统传输特性是同轴电缆的衰减频率特性和放大补偿的“增益频率特性”之和,放大补偿的“增益频率特性”,应该能有效补偿电缆的频率衰减特性,且二者应该始终保持相反、互补关系,这才可以有效扩展同轴电缆的传输距离。目前这项同轴视频传输技术,产品已经达到的技术水平是:只用一级末端补偿(无前端无中继),75-5电缆在2km,75-7电缆在3km范围以内的任意距离上,都可以实现上述传输标准;传输距离和传输质量已经和多模光端机相当,而在传输成本、施工维护和图像质量可控恢复功能方面,都具有独特的实用优势和竞争优势;这就是说,同轴视频传输技术,以将有效监控范围扩展到了2-3公里,且是我国自有知识产权技术。 ”

这一段中,所提到的放大补偿技术是指我们平时所用的“中继器放大”,还是指特别技术,我记得使用中继器放大时,干扰也会随视频信号一起放大,最终得到的图像失真度会更加的大,不知是否属实,如何解释?

欢迎大家参加讨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千家认证

6#
eie1992 发表于 2004-12-14 23:50:00

首先感谢Lfeng把本人的拙见当成一回事。欢迎大家批评指正,共同探讨。

Lfeng提的第一个问题:

“文中所提到的电缆衰减特性,-5线1000米20DB,那其它线缆呢,有没有哪位有详细参照表可以提供”

1) 先请参考实测75-5电缆衰减数据表(如下表)。对此数据本人可以承担责任,国标同类电缆实际数据都应该在表中数据附近,最大数据低1-2db,几乎不可能;高几个db(如A),属于电缆有问题;工程上按照这个数据估算,精度足够了;

2) 75-5线1000米20db左右,是指6M频率1000米衰减量,特说明。它是考虑3db带宽的依据数据;

3) 以1000米75-5电缆为传输衰减作为参考基准时,具有相同衰减的其他电缆参考数据如下:

75-7电缆距离为1.6-1.7倍,即1600-1700米左右;

75-3电缆距离为35-40%,即350-400米左右;

5类双绞线距离为40-45%,即400-450米左右;

关于第2个问题“这一段中,所提到的放大补偿技术是指我们平时所用的“中继器放大”,还是指特别技术,我记得使用中继器放大时,干扰也会随视频信号一起放大,最终得到的图像失真度会更加的大,不知是否属实,如何解释?”

1) 所提到的放大补偿技术,不是普通放大器或“中继器放大”,实际是指“频率加权视频放大专利技术产品”;它是放在传输的末端,技术核心是补偿视频传输通道的失真特性,从而实现图像质量的恢复、改善和提高;

2) 楼上说得很对:“干扰也会随视频信号一起放大”。抗干扰和图像质量控制是监控行业两个重要课题。开发具备双重功能的设备是行业的共同理想和使命。不过眼前可能还不好办到;

3) 目前工程中比较有效的抗干扰办法已有不少,各种技术互相弥补,覆盖的范围基本可以解决大部分工程实际问题。

4) 同轴电缆本身就是抗干扰传输电缆,但不能绝对化,当电缆太长,在有较强电磁干扰环境下,仍然会有干扰产生,这种情况可以用穿金属管,走金属槽,埋地走线,采用双绝缘双屏蔽抗干扰同轴电缆等技术解决;当然改用射频、光纤、微波等传输技术也是有效的;所有这些抗干扰技术特点是:不让干扰进入视频信号中,而不是把干扰放进来,再把它赶出去。

5) 双绞线传输本身是平衡传输,其抗干扰基础就是双绞线本身的“平衡传输”,但“平衡传输”也不是绝对的,当电缆较长时不平衡因素会明显增大,抗干扰能力也会下降。如果真的能那么理想平衡传输,那屏蔽双绞线就是多余的了;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4-12-14 23:57:41编辑过]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新浪微博登陆 千家通行证登陆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千家认证

7#
hellboy 发表于 2004-12-15 10:42:0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千家认证

8#
LFeng 发表于 2004-12-15 12:02:00

双绞线与同轴线视频传输性能比较
                     
  视频传输技术是监控工程中的一项关键技术之一,也是广大工程公司和技术人员十分关注的技术。双绞线模拟视频传输技术的出现,无疑给视频传输技术增加了一个新成员,特别是在网络技术迅速发展的现在,更加引起了大家的关注。广大工程技术人员,十分希望产品生产厂家,能够如实介绍他们的产品,帮助他们合理的选择和设计好每一个工程。而误导宣传只能给监控工程一线的工程人员和工程公司造成麻烦和伤害。
一、 双绞线模拟视频传输技术   双绞线模拟视频传输技术,是视频传输技术的补充和一个新的分支。在网络技术迅速发展的现在,这一技术的出现、发展、完善和推广应用,既是行业的福音,也是大家的责任。
二、 认真研究一下部分双绞线视频传输设备生产厂家的宣传:   这里把双绞线视频传输设备生产厂家宣传的原文节选,放在本文后面的附件里,供大家参阅。其主要观点是: 同轴电缆传输视频有严重缺点,传输距离只有200多米,加放大器传输距离一般也只能限制在四、五百米左右",图像质量很差; 在1-2公里范围视频传输工程中,同轴不行,光纤太贵,双绞线最好,"它很好地解决了上面的难题"。它没有同轴电缆的"毛病",可以传输1、2公里无失真,传输的图像质量可以与光端机媲美。 价格便宜,施工简单,抗干扰性能好,可以多路传输等等优点。 为了推销自己的产品,说一些过头话,也是可以理解的。但如果以技术权威的口气,公布一些"科学结论",其结果就适得其反了。
三、 双绞线与同轴线传输特性实测比较   我们选择了典型的SYWV75-5/64编电缆和典型的的五类非屏蔽双绞线。测量设备为美国TEK公司VM700A和TSG271视频测量分析系统设备。 下面给出的测量曲线为1000米长度的衰减频率特性,衰减值为db.按视频6M带宽测量。
1000米双绞线和同轴线传输特性
  为了便于工程应用,这里给出一个大致的数量级的概念:   大约430米双绞线的传输衰减和失真和1000米75-5 ,1600米75-7同轴电缆相当。就电缆本身视频传输特性看,按相同失真度要求,5类非屏蔽双绞线传输距离只相当于75-5同轴电缆的43%,不到一半。   按照我国PAL-D视频失真度基本要求,传输线无补偿传输距离实测值是:75-7同轴电缆为200-250 m左右,75-5为100-150m左右,超5类双绞线为40-60m左右;双绞线的传输特性无论从理论上还是从实践上看,都要比同轴电缆差很多。   那么双绞线视频传输器生产厂家宣传的"同轴电缆只能传输200米,双绞线可以传输1500米"又是怎么回事呢?原来他们是用无补偿的同轴电缆和有补偿的双绞线传输进行比较的。这种"偷换概念"的例子还很多,例如:在计算工程成本上,用75-9电缆的价格与普通非屏蔽双绞线比较;系统用四个同一位置的摄像机传输与4条75-9电缆比较,因为一条双绞线里有4对线;用同轴电缆的非传输设备(普通视频放大器)传输的效果,与双绞线专用传输系统比较……等等。这种"故意",不仅坏了自己的名声,误导了在工程一线的工程商,而且也坏了刚刚起步的双绞线专用传输系统的技术名声。   同轴线和双绞线产品都有国家标准,性能是不能改变的。那么,在超性能、远距离传输模拟视频时,考虑和考验的只能是是传输设备的性能----即在6M带宽内,设备对视频信号特性的补偿能力,恢复能力和按什么标准,把图像质量恢复到什么程度的问题。
四、 同轴与双绞线传输设备当前发展水平 1. 同轴传输设备: 单程末端补偿(无前端设备)的视频恢复产品,最大补偿距离为:75-5电缆2公里,75-7电缆大于3公里;加前端预补偿单程可达到5公里; 技术上采用我国自有知识产权的"频率加权视频放大技术",全程距离不分档,连续可调,具有独特的轮廓增强和高频提升的改善图像功能。除解决远距离传输外,其特有的图像改善功能也被更多的工程商看好。产品已达到专业级水平。 补偿标准为:按照我国PAL-D视频失真度6M带宽标准要求的视频特性恢复能力。工程现场参考评价标准为"与摄像机原图像比较,没有差别";如轮廓增强和高频提升功能用得适当,主观评价还会比原图像清晰; 2003年10月北京安防博览会上正式展示。各地工程商普遍认可,也被部分双绞线产品生产和经销单位测试比较后认可; 2. 双绞线传输设备: 单程(前端+末端)传输最大补偿距离,1.2-1.5公里; 补偿标准未见公开。从博览会展示和部分工程商的使用反映,"标准就是看图像,觉得可以就行了"。 大部分产品视频恢复水平和图像质量还有待提高。
五、 正确认识同轴与双绞线传输技术 1. 双绞线视频传输系统,具有较强的抗共模干扰能力。在有些应用工程中,如多信息综合布线系统,优势很大,在某些监控工程中,其综合成本与同轴电缆差不多,或低于同轴系统(但图像质量还有待进一步努力提高)。这些优点,产品生产厂家已经宣传的有过之无不及;值得注意的是,许多工程商被误导的已经不知道东南西北了。他们说,同轴电缆衰减比双绞线大多了,同轴电缆有干扰等等,认为双绞线一片大好,没有缺点。有的工程商就是因为相信了这种误导宣传,工程图像质量达不到要求,被晾到了工程现场; 2. 工程商除了要了解双绞线系统的优点外,目前主要矛盾还是对双绞线传输系统的缺点和问题认识不足,或认识很浅。如:双绞线传输衰减量和失真度远大于同轴电缆,双绞线不仅有欧姆衰减还有辐射衰减,回波衰减,线间互串,护套老化快等问题。为什么用非屏蔽而不用抗干扰能力更强大的屏蔽双绞线呢?因为屏蔽层对双绞线对都有偶合影响,会引起更大的衰减,显然,靠近双绞线的外部金属物体还会产生无规律的破坏平衡传输特性的影响,双绞线的抗外部电磁干扰能力也不是像说的那么理想,工程规范有强干扰环境不能使用双绞线的规定。遗憾的是我们的厂家宣传中,对此却只字不提。 3. 工程商如何选用和设计传输系统,涉及的因素很多,自然会根据具体情况全面考虑。工程上主要考虑的还是在保证图像质量的原则下,谈距离,谈成本,谈合理设计,谈工程造价等等。希望生产厂家能够客观真实的介绍产品有缺点。大家都不要误导别人,一切有要由实践来检验真伪。 4. 同轴电缆是传统传输线,但并不是像有人说的那样"过时了",现在包括移动通信,网络短干线通信,有线电视,雷达系统,视频监控等许多领域里,仍然大量应用同轴电缆,其宽带性能是双绞线不能比的。在视频传输领域里,同轴电缆也有它的缺点,工程中就怕遇到干扰,也容易产生一些人为干扰。 5. 对视频同轴传输系统干扰产生和如何抗干扰的问题,笔者将在另一篇文章中与大家共商。主要结论是: 外界电磁干扰不是透过屏蔽层传到同轴电缆芯线上才形成干扰的,而是因为线缆太长,作为视频信号"地"的屏蔽层电阻不是零,干扰产生的感应电动势在屏蔽层电阻上产生了干扰电压,串在了视频信号传输的"地"回路中,便形成了与视频信号无法分离的干扰; 布线不合理,地电位在屏蔽层上也会产生了感应电动势,形成干扰; 干扰一旦进入视频信号中,目前还没有有效的剔除办法和产品。所以工程设计和施工中,必须不能让干扰串入视频信号; 我国自有知识产权的抗干扰同轴电缆已经开发成功,它对50周,变频电机等强电磁干扰,具有优异的抗干扰能力;

[附件]一些双绞线产品生产厂家的论述原文节选,供参考:

  在视频监控工程的设计和施工中,我们常常会遇到超过1000米甚至更远距离的传输问题。由于模拟视频信号通过同轴电缆在中长距离的传输过程中存在着信号的衰减和失真现象,因此,传统的方法是在每隔300-500米左右加置一个信号放大器,这不仅大大增加了线路的建设成本,同时也增加了线路发生故障的几率,另一方面,在同方向存在多路视频线路和控制信号线路的布线工程施工中,多股同轴电缆加上控制信号电缆合在一起,给管道穿越和线路布放造成了比较大的困难。为了解决以上这些实际问题,我们自主研发了一种双绞线视频图像传输器,利用五类网络线缆代替同轴电缆,不仅解决了普通视频电缆存在的远距离传输信号严重失真和在复杂工业环境下的电磁干扰问题,而且大大节约了线路建设成本,施工和维护也变得十分简便,成为视频监控工程在解决中长距离传输问题上的一种最为经济实用的办法。 双绞线视频图像传输器使用特殊研制的专用芯片,对视频信号具有良好的传输效果,传输距离至1500米基本无失真,始终保持良好的幅频特性,当距离更远时可加接1-2级中继器,使视频图像无失真传送达到3-4千米(建议每千余米加一级中继)。本装置使用金属机盒,长期使用稳定可靠不发热,性能优良、价格低,与射频视频调制解调方式和光缆传输方式相比,具有比较明显的性能价格比的优势。   

  双绞线之所以使用如此广泛,是因为它具有抗干扰能力强、传输距离远、布线容易、价格低廉等许多优点。加上一对双绞线视频收发器后,可以将图像传输到1KM甚至更远,在3KM距离左右也可用中继器传输,而且传输图像的质量可以与光端机媲美。监控系统中运用双绞线进行传输具有明显优势   

  由于同轴电缆自身的特性,当视频信号在同轴电缆内传输时其受到的衰减与传输距离和信号本身的频率有关。视频信号在同轴电缆内传输时不仅信号整体幅度受到衰减,而且各频率分量衰减量相差很大,特别是色彩部分衰减最大,因此同轴电缆只适合于传输距离200米左右的视频。   光纤是为了解决远距离的视频信号传输而使用的。由于光纤整体传输系统价格太高,光纤铺设、连接需要专门设备,并且安装调试困难,故障难找,损坏不易维修等缺陷,对于3000米以内近距离视频传输而言,光纤并不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寻求一种经济、传输质量高、传输距离远的解决方案十分必要。XX公司根据这种情况,结合国外近年的视频音频及数据传输的发展趋势,开发出双绞线视频音频及数据传输设备,可以将双绞线应用于监控传输系统中,很好地解决了上面的难题,在今后的监控系统中必将被大量使用。

  但是,根据对同轴电缆自身特性的分析,当信号在同轴电缆内传输时其受到的衰减与传输距离和信号本身的频率有关。一般来讲,信号频率越高,衰减越大。视频信号的带宽很大,达到6MHz,并且,图象的色彩部分被调制在频率高端,这样,视频信号在同轴电缆内传输时不仅信号整体幅度受到衰减,而且各频率分量衰减量相差很大,特别是色彩部分衰减最大。   所以,同轴电缆只适合于近距离传输图象信号,当传输距离达到200米左右时,图象质量将会明显下降,特别是色彩变得暗淡,有失真感。 在工程实际中,为了延长传输距离,要使用同轴放大器。同轴放大器对视频信号具有一定的放大,并且还能通过均衡调整对不同频率成分分别进行不同大小的补偿,以使接收端输出的视频信号失真尽量小。但是,同轴放大器并不能无限制级联,一般在一个点到点系统中同轴放大器最多只能级联2到3个,否则无法保证视频传输质量,并且调整起来也很困难。因此,在监控系统中使用同轴电缆时,为了保证有较好的图象质量,一般将传输距离范围限制在四、五百米左右。 由于传统的同轴电缆监控系统存在着一些缺点,特别是传输距离受到限制,所以寻求一种经济、传输质量高、传输距离远的解决方案十分必要。早期,在传输距离超过五、六百米的监控系统中一般使用多模光纤和多模光端机,这虽然解决了远距离传输的问题,但是系统造价增加了很多,并且,光纤的施工复杂,需要专业人员和专用设备。所以,对这种距离不是太远的监控系统而言,使用光纤和光端机还是显得不够经济。 最近,出现了一种双绞线视频传输设备,通过使用此种设备,可以将双绞线应用于监控图象传输,它很好地解决了上面的难题,在今后的监控系统中必将被大量使用。在整个监控系统中,视频图象的传输是十分重要的环节。用来传输图象信号的介质主要有同轴电缆、光纤和双绞线。 由于同轴电缆自身的特性,当视频信号在同轴电缆内传输时其受到的衰减与传输距离和信号本身的频率有关。视频信号在同轴电缆内传输时不仅信号整体幅度受到衰减,而且各频率分量衰减量相差很大,特别是色彩部分衰减最大,因此同轴电缆只适合于传输距离200米左右的视频。

另外,同轴电缆在监控系统中传输图象信号还存在着一些缺点:    同轴电缆本身受气候变化影响大,图象质量受到一定影响;    同轴电缆较粗,在密集监控应用时布线不太方便;    同轴电缆一般只能传视频信号,如果系统中需要同时传输控制数据、音频等信号时,则需要另外布线;    同轴电缆抗干扰能力有限,无法应用于强干扰环境;    同轴放大器还存在着调整困难的缺点。

  由于在双绞线收发器中采用了先进的处理技术,极好地补偿了双绞线对视频信号幅度的衰减以及不同频率间的衰减差,保持了原始图象的亮度和色彩以及实时性,在传输距离达到1km或更远时,图象信号基本无失真。如果采用中继方式,传输距离会更远。

  监控系统的图像传输方式,目前主要采用同轴电缆传输,这是一种传统的监控电视传输方式。另外可以采用光纤传输,其质量好、干扰小,但是价格最高。同轴电缆传输使用历史最长,由于受到电缆长度的影响,各频率分量、衰减量相对很大。特别是彩色传输、因此同轴电缆传输最长不超过200米,虽然加粗电缆或另加视频放大器后可以延长传输距离,但不能保证高频衰减补偿,所以还需加装高频补偿器,这样加大了施工难度而且成本增加,同时同轴电缆抗干扰能力差,尤其在发电厂内主厂房内使用,低频干扰特别严重,这样就限制了使用范围。

我在网上发现这样一篇文章,先说明,我不是线缆厂家或经销者,只是被现在的一些宣传所蒙住。请大家分析一下,这篇文章说得对不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千家认证

9#
JINHUI 发表于 2004-12-15 14:36:00
SYWV75-5/64编电缆是物理发泡的,这种对比不是很好,因为现在使用64编的很少了,基本上安防监控都以96编以上来做. 现在也很少有使用物理发泡的.现实中线路故障率最高的并非视频监控,而是楼宇对讲,楼宇对讲受产品价格影响,频繁使用75-3或是75-4的线,大型小区中也不过是使用75-5的线,所以使用中不按标准来使用线缆是造成工程故障的最大原因.双绞线并没在成本和效果上优越于常规视频同轴线很多.说是说有替代视频同轴线的可能实际上并非很多工程都需要远距离的监控布点.所以以替代常规视频线出现在工程中的一说是不合理的.至少在短距离和一般小区等场合还不至于那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千家认证

10#
LFeng 发表于 2004-12-15 17:17:00

现在的视频加权放大器价格很贵,按照EIE1992所提及的标准,基本上可以说超过300米的铜轴线缆或多或少会存在不合标准的问题。 于技术角度而言,大部份工程都是不合格品。但从实用性角度而言,用户无法承受这么高昂的费用

如何寻找到一种成本和工程质量中间的平衡,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综合考虑光纤、双绞线传输、视频加权放大器,无线等多种方式,都各有其优劣之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千家认证

11#
kean 发表于 2004-12-15 18:50:00
实事求是,适者生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千家认证

12#
重装铠甲 发表于 2004-12-15 19:33:00

关注中……讨论很有意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千家认证

13#
thence 发表于 2004-12-15 22:19:00

楼主太各位朋友们,

加上我们公司的产品,一根线传上30个点后,还可以传5公里呢,你们那们太麻烦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千家认证

14#
eie1992 发表于 2004-12-16 12:12:00

引:"现在的视频加权放大器价格很贵,按照EIE1992所提及的标准,基本上可以说超过300米的铜轴线缆或多或少会存在不合标准的问题。 于技术角度而言,大部份工程都是不合格品。但从实用性角度而言,用户无法承受这么高昂的费用"

要达到上述标准,再不加放大和不长的情况下,200米以上全要用75-7以上的电缆。采用视频加权放大器后,在2公里以内,线缆都可以用75-5,实际是节约了很多投入,造价降低很多;工程实际拿到的价格,和它实践的效果看,还没有说贵的,都认为是“值”!

当然,没有统一的衡量标准要求,我向价格比较也就失去实际意义。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4-12-16 12:15:05编辑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千家认证

15#
zyc200 发表于 2006-12-18 17:26:00

请EIE技术人员回复

我是北京的一家工程公司的施工人员,我们有一处工地是个小区,工程施工后发现电梯相内部的图象出现比

较多的网纹,于是就用了您公司的加权抗干扰器,然后监视器上的网纹没有了,但是原本正常的一些其他线

路出现了严重的透明波浪(晚上),白天又看了一次,发现这些波浪其实是其他点上的图象.(这些点已经

加上了贵公司的抗干扰器)这些图象相互交替. 但是刚开始试验的时候,加了贵公司一台设备,并没有发现

这类现象,我们现在用了二十多对贵公司的抗干扰设备,本想万事大吉,结果我们没有通过甲方验收.我们还

要接这个公司的下一个工程,请帮助我们解决问题.否则下个工程就要丢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千家认证

16#
eie1992 发表于 2006-12-18 22:52:00

zyc200:我在你们的主题帖中已经做了回复,下午电话中也说明了检查方法。

先检查电缆使不是铁丝编网的,用磁铁验证。在之前发生的3、4个工程实例中,最后证实使劣质电缆造成的,换成国标电缆就正常了。你们抓紧检查,有问题及时联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新浪微博登陆 千家通行证登陆

本版积分规则

千家智客微信号
千家智客微信
玩物说商城
玩物说商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