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光缆的接续及运行维护
前言
通信光缆具有体积小,重量轻,通信容量大,中继距离长,抗干扰能力强,衰减系数小等优点,根据不同型号光缆,可分为直埋、管道、架空等敷设方式。主要应用于长途通信系统及市话、农话通信线路;还可用于电力系统和CATV系统的传输线路。本文所简要向大家介绍光缆接续、运行维护以及防雷、防电、防蚁措施。
1、光缆接续
1.1 光缆接续的要求
光缆接续一般指机房或室外的光缆接续。在实际的光缆线路中,光缆在自然环境中受到风、冰雪、热、水等各种环境因素及人为因素对光缆及连接点性能劣化、断裂。因此,光缆接续技术、工艺、材料等均十分重要。光缆接续的主要内容是光缆护套连接及光纤接续的保护光缆接续有以下要求:
a保持光缆护套的完整性及加强件的连续性;
b保护光纤的接续不受环境条件的影响;
c提供光纤接续点和余纤的贮存;
d提供光缆内铜导线的电气连接;
e提供光缆内金属铠装层及加强件的电气连接及接地、引出;
f接续方法通用性强,可适合多种型号光缆的熔接;
g操作简单,允许拆卸及重复使用;
h能为光缆接续点提供足以承受所受到的外界机械应力、振动、光缆蠕变、弯曲等影响所需的机械强度。
i成本低,所用仪器、材料少。
1.2光缆接续
1.2.1光缆现场接续技术要求
a接续时连接盒内光纤应作永久性标记。
b光缆的接续方法和工序应符合不同接续器件的工艺要求。
c光缆接续应有良好的接续环境,一般应在车辆或帐篷内作业,以确保熔接设备正常工作。
d光缆接续余留长度和连接盒内光纤的余留分别为:连接盒外光缆余留每端不少于6米,连接盒内光纤余留每端不少于0.6米
e每条光纤通道的平均接续损耗应达到标准规定的值。(一般≤0.05dB,特殊要求除外)
1.2.2光缆接续放置的规定
a架空光缆的连接盒(直通式)一般安装在杆旁(帽式固定在杆上)光缆余长应盘在相邻杆上;
b管道人孔内光缆接续及余留光缆,应尽量固定在人孔内最高一层托架上,以减少雨季时人孔内雨水
的侵蚀;
c地埋光缆的接续坑,应于该位置地埋光缆的埋深相同,坑地应铺10cm厚的细土,连接盒上方应加
盖水泥板保护,然后回填。
1.2.3光缆接续的主要步骤
a准备工作
a技术准备 了解将要使用的光缆连接盒的性能,操作方法和质量要求。
b器材准备 器材准备包括光缆接续盒的配套部件、熔接机、光缆接续保护材料及常用工具。
b光缆护层的处理 光缆外护层金属层的开剥尺寸、光纤余留尺寸按不同结构连接盒的所需长度在
光缆上做好标记,然后用专用工具逐层开剥。光缆护层开剥后,缆内的油膏可用专用清洁剂擦干净。
c加强芯、金属护层的接续处理 加强芯、金属护层的连接方法应按所选用的连接盒规定的方式
进行,电气导通与否应根据设计要求实施。
d光纤的接续 去应急抢修外,光纤应采用熔接方式连接,以热缩管方式保护。
e光纤连接损耗的监测 光缆接续中光纤接续损耗应予现场监测。
f光纤余留长度的盘整 光纤连接后,经检测接续损耗达到要求并完成保护后,按连接盒结构所
规定的方式进行光纤余长的盘绕处理,光纤在盘绕过程中,应注意曲率半径和放置整齐。
g光缆连接盒的密封处理 不同结构的连接盒,其密封方式也不同。具体操作中应按连接盒封装
标准中的规定的方法严格执行。对于光缆密封部位都应作清洁和打磨,以提高光缆与防水密封材料间密
封性能的可靠性。
h光缆接续完成后的处理 应按要求安装、放置连接盒,架空及人孔内的光缆连接盒及余缆应注
意整齐、美观和有标志。
i光缆接续损耗的测试,应分别从光缆两端分别进行测试,然后取其算术平均值。
j填写中继段施工记录、监测记录。施工完毕后填写竣工测试表。数据记录存档。
1.2.4光缆现场接续测试方法
1.2.4.1功率计测试 功率计测量时,首先应在局内将待测光纤接到标准光源上(波长为850µm、1310µm、1550µm可调),然后到线路第一个接头,用便携式光功率计测试接收光功率,应重复测试三次,取其中接收值最大的一个数值作为该点的接收光功率值P1,待光纤接好后再到线路第二个接头点测试接收光功率,也需重复三次或更多,以接收功率值最大的一个数据作为该点的接收功率值P2,接续损耗的计算式为:
α=10㏒P2/ P1-α2
式中 α---接续损耗(dB);
P1---第一点的接收光功率值 ;
P2---第二点的接收光功率值;
α2---第二根光缆中光纤的损耗值(dB)
这种方法要求测试出每条光缆中每根光纤的准确损耗值。
1.2.4.1光时域反射仪(OTDR)测试方法(后向反射法)
a远端监测方式 这种方法是将OTDR仪放在机房内,对正在连接的光缆中光纤进行连接损耗测试,测试人员通过电话或其它通讯工具与接续人员沟通,以便接续人员随时了解接续的质量。这种方法只能测出光纤接续的单方向损耗,接续完毕或接至全程的1/2时,应进行返向损耗的测量(根据中继段的长度和OTDR的测量动态范围决定),然后按OTDR双向测量的数据,计算出各个接续的平均损耗。
b近端监测方式 采用这种测试方式时,OTDR仪始终设置在连接点前方一个盘长的距离处,这种方法通常用于干线施工。从防雷效果考虑,缆内金属元件在接头盒内断开。这种测试方法也应该进行反向测试并计算出光纤接续的平均损耗。
c 远端环回双向监测方式 这种方法是将缆内光纤在始端环接,即1# 同2 # 连接、3# 同4# 连接……。测量时分别由1# 和2# 号测出接续的两个方向的接续损耗,即时算出光纤接头的平均损耗,以确定接续的质量。
2、通信光缆的运行维护
3.1通信光缆线路的维护管理
3.1.1通信光缆工程资料的整理 为了有效地对光缆线路进行维护,对已经敷设好的光缆,根据光缆线路的路径图、接头位置、敷设前后各盘光缆的各个通道(或光纤芯序)的损耗数据、带宽、色散、背向散射扫描曲线等数据资料收集整理,以备进行检测、维护和整治时加以对照分析。
这些资料应包括:
a光缆出厂检测报告;
b光缆现场验收资料;
c光缆线路路径及光缆敷设位置资料;
d光缆施工及特殊路段处理资料;
e光纤光缆接续及连结盒安装、光缆余长安置情况的资料;
f线路光纤传输特性及光纤接续损耗测试资料;
g线路敷设施工竣工报告。
3.1.2通信光缆线路定期巡查和测试 对已敷设好的光缆线路,要做定期的巡回检查,主要内容为:
a光缆路由环境有无多光缆可产生破坏的异常变化;
b光缆线路路径标志是否破坏;
c光缆线路设备,如:线杆、防护标志、光缆及连接盒等是否损坏。
另外,应该定期对敷设好的光缆中继段进行损耗测试,观察光缆的温度特性,判断其工作是否正常,并预告光缆线路今后的可靠性。测试工作的频次,可根据季节变化和外界环境变化来规定。敷设好的第一年和外界环境温度变化大时可多测几次,一年以后逐渐减少。对损耗变化较大的通道,还可用背向散射仪(OTDR)进行扫描,重新绘出背向散射曲线,与以前的资料进行对比分析。
定期巡查和测试的结果均应做好记录,作为资料档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