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宇自控系统及联动运设计建设部建筑设计院中旭公司 郭卫东
<P> 在智能建筑设计中,对于建筑内的各智能化系统设置的设计中,目前存在着几种做法。一种方式是认为应将各子系统进行集 成,即将我们通常据称之为3A的系统进行集成,这种做法,在前几年中势头较大。一谈到智能建筑,就要进行如此的集成,否则就 认为不称其为智能建筑,经过近两年的大量工程实践,在这方面又开始有点降温。另一种方式是建筑内的各子系统在处理自身系统 的工作外,与其它各子系统没有系统上的物理联系。这种做法,各子系统工作状态好坏,完全是该子系统自身的状况所决定,其它 子系统影响。还有一种方式,则是有选择性地将某些平时工作上有联系的子系统之间,产生一种联动关系,也不妨称之为有关子系 统的小集成。在智能建筑的系统集成方面,有着不同的做法,这完全是正常的现象。
<P> 纵观我国智能建筑的发展,真正在建筑界广泛进行规划和设计也只有几年的时间,也就是说从九十年代初,我国基本建设发 展的高峰期间,在智能系统方面才逐渐被广大业主、房地产开发商以及设计人员理解、认识和接受,并开始着手进行设计和实施。但 作为智能建筑中的一些子系统,早在80年代就开始进行了设计。自从96年初上海召开了我国第一次智能建筑研讨会后,在行业内才 真正有系统、有目标地在这方面进行了大量的工作。随着对智能建筑的设计、研究,才开始提出对各系统的集成问题,许多承包商 在此时,为了公司业务的发展,纷纷开始拓展自身的业务范围,打出了系统集成商的旗号。
<P> 然而在国际上,智能建筑的发展,并不象我们那样炒作的热火朝天,而是本着务实的态度,该具备哪些系统,就由那些有专 长的承包商来承担。需要集成到何种程度,均是从实际应用的角度来衡量,在有的系统之间的联络,可通过日益发展的互联网进行。 从而达到各有必要联系的系统之间的信息资源能够共享。
<P> 关于楼宇自控系统,“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T16-92中对其提得较为明确,就其功能来看,几乎包括相当多的方面 ,但其主要的目的在于:
<P> 1.确保建筑物(群)内环境舒适;
2.提高建筑物自身以及人员与设备的整体安全水平和灾害防御能力;
3.通过最佳控制节省消耗;
4.提供可靠的、经济的最佳能源供应方案,进行节能管理;
5.使设备高效运行,减轻人员劳动强度;
6.不断地、及时地提供有关设备运行情况的资料,集中收集、整理,作为设备管理决策的依据,实现设备维护工作的自动 化。
<P> 依据以上的应用功能,BA系统应划分为二个子系统,它们是:
<P> <B> 1.防火与保安子系统,包括:</B>
<P> a.火灾报警与消防控制系统;
b.人员出入监视系统;
c.保安巡更系统;
d.防盗报警系统;
e.其它需要实现安全监控的系统(如地震监视与报警,煤气泄漏报警等等)。
<P> <B>2.设备运行管理与控制子系统包括:</B>
<P> a.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HVAC)系统;
b.给水(含冷水、热水、饮用水)与排水系统;
c.变配电与自备电源系统;
d.电力供应与照明系统;
e.其它一切需要监控的系统(如电梯、广播、电缆电视等等)。
<P> 从技术角度来看,这两类子系统的划分,具有硬件设备的资源的共享好,便于整体的管理和维护,可以统筹在正常与异常情 况下的设备控制方案,从而达到实现全面的集中监控。这种系统的构成方式,与国际上的有些做法是相类似的。只不过珠消防管理 体制要求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应为一个独立的系统。但随着技术的发展,逐渐在某些地方,允许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向楼宇自控系统发 送信号。既平时BA系统可以从火灾自动报警主机上获取其运行状态的各类信号。火灾时,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可向楼宇系统发出信号 ,这种单向性的信息流向,反映的是我国消防部门的管理的需要。例如某家国外著名的建筑设计事务所,在我国承担的几项工程设 计,就是将楼宇自控系统和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一些功能混合起来,并将应归到消防系统联运的消防设备,纳入到楼宇自控系统中 去控制。在实施过程中,由于管理体制的要求,不得不按国内的要求进行改动,将消防的专用设备归到消防联动中。除消防之外的 楼宇自控训的各项子系统,则可实现小集成。这种做法,我们在北京的某项重点工程设计中,就采取了将楼宇自控系统、闭路监视 系统、防盗报警系统、门禁系统进行了有机的集成,或称之为联运,以满足实际运行管理的需要。
<P> 在这项工程中,有关子系统的联运关系,可举某事件为例,看其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动作。例如保安系统设置的闭路电视和防 盗报警系统,白天由于监视区域内人员来回走动,闭路监视系统处于工作状态,而防盗报警系统则处于撤防状态。由于此建筑属于 业主自己使用,人流相对在上班期间流动。当下班人员离开后,防盗报警系统处于设防状态。考虑到夜间无人办公,有些公共区域 的照明由BA系统控制关闭,留下少量的照明灯。一旦防盗报警的探测器探测到有人非法闯入,立即将报警信号送至BA系统,由BA系 统控制开启相关区域的照明。同时,闭路监视系统立即进行跟踪监视,保安监控的录像机则进行实时录像。
<P> 另外,对于大楼内设置的门禁系统,也与消防报警系统进行联运,当发生火灾报警并确认后,有关的消防通道上的门禁也将 被旁路,使人员能够顺利地进行疏散,保证了楼内人员的安全。
<P> 通过对工程设计的实践感觉到,在设计中,若要做到各子系统能有机地进行联动,首先要求各子系统在通信协议上应该一致 ,避免在集成过程中出现无法集成,或是需要一些额外的设施方可集成,给业主造成不必要的负担。
<P> 关于信息资源的一致性,这不仅是对承包商提出要求,而是对智能建筑系统的全过程提出要求。因为目前市场还未达到一个 统一的规范,所有的系统并不完全是由一家承包商提供,而各生产厂家的产品并不都是完全一致,它们的通信协议也有所不同。就 目前市场情况来看,在确定产品时有这么几种情况:一种是由系统集成商中标后,由中标方统一考虑各子系统产品厂家。这种做法 ,容易选择通信协议一致的产品,能够较好地达到相关子系统之间的联动(或集成)。也就是在BMS系统中,各子系统之间信息资源 容易达到共享。第二种做法是由业主自选招标或确定中子系统的承包商,完后再由系统总包来负责。这种做法,业主往往片面地追 求了价格,而忽略了系统集成中所必须注意的问题,即系统未达到统一的通信协议。有的系统不具备开放性,由于先天不足,给总 包方带来了困难,最终还是业主自身受到损失。为了能在BMS下集中管理,要达到各子系统之间资源共享,又须花费额外资金进行 弥补。
<P> 例如在设计阶段,设计人员根据工程要求和特点合理进行子系统之间的集成,在集成过程中,可以要中子系统的通信协议应 能符合TCP/IP协议。在楼宇设备的控制中,我们强调产品和系统的开放性,目的也就是在于使产品能有信息资源的一致性。值得注 意的一点是,有许多产品或承包商都称自己的产品或系统是开放的,能与各家的产品进行通信,将不同厂商的产品或系统集成在一 个系统内,并由主系统对其进行监视和控制。但必须注意,并不是所有的产品都是完全开放的,它们可能是由于通信协议的差异导 致系统集成中的不尽人意,或是需付出额外的软件编制费用,修改接口界面。例如有两家公司的产品均符合BACnet,然而第一家公 司的产品是BACnet9.6kbMS/TP,第二家公司的产品是BACnet 56kb,Arcenet,当两家公司产品接进同一网络时,则会因为传输速率 的不同,而出现互联方面的困难。所以并不是所有符合BACneT协议的产品都可互联,我们还必须看这些产品的详细特征。
<P> 因此建议从规划设计开始,就必须强调系统的开放性,强调系统联网中的信息资源共享问题,一是尚未有正式的设计标准, 同时也没有统一的验收标准,具体要达到一个什么样的程度,以什么标准来验收,很难有一定论。因而造成了有些系统运行不正常 的结果,这在有些地方的调查中占有一定的比例。这同样是存在于和施工质量问题。对于设计和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大致有以下几 点:
<P> 1.设计人员对此了解不深,有的单位基本不设计智能化系统,而是交给系统承包商。而系统承包商由于在商务谈判中费用 较低,因此在系统深化设计中,对档次、标准等有所降低,控制点较少且不合理,精度满足不了要求,只求系统能运行起来。
<P> 2.设计BA系统不仅是电气弱电人员的事情,BA系统中,占大头的是HVAC,这船厂民设备专业的人员密切配合。否则,对原 设计人员的设计思想,控制要求等,均不能做到切合实际,而只能将系统运行起来,达不动预期的目的。
<P> 3.施工问题,质量达不动要求,目前国内的承包商,由于经营方面的原因,在工地现场施工人员中,只有一部分是公司的 员工,大部分是临时或是合作的施工方,许多人的素质天津市,野蛮施工的情况时有发生。
<P> 4.公司内部人员,水平参差不齐,可能某些人负责的工程较好,而某些人则不行,并不是人人都有高水平。
<P> 5.有的地某些出效益、有名利的工程能认真对待,反之则有所折扣,造成了有些大公司做不好小活。使有的业主产生畏难 情绪,是按什么为依据来确定承包商。
<P> 总之,楼宇自控系统的联动设计,是我们实现BMS系统的重要环节。从设计、施工以及承包商均应进行密切配合,了解设计 意图,进行精心施工。只有这样才能达到真正意义上的系统联动(或集成),达到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也只有这样,都能提高智 能建筑中设备运行管理的能力,达到预想的要求。</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