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家论坛_弱电智能化技术与工程讨论(建筑智能,家居智能,人工智能)

小区智能化集成
收藏本版 |订阅

小区智能化集成 今日: 3290 |主题: 3713|排名: 27 

发新帖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楼盘智能化的普及率及分析(三)[原创]...

[复制链接]
sonier 发布于: 2002-12-28 11:26 683 次浏览 1 位用户参与讨论
跳转到指定楼层
[face=楷体_GB2312]续上文[/face] 广州保利星 张新房 智能建筑是信息产品升级换代和业主自身需求的结合。发达国家智能建筑的发展完全是一种市场行为的结果、业主行为的结果。政府只是对建筑物的节能和环保提出要求。而业主完全是根据市场和自身的需求来投资适用的智能建筑,不会盲目攀比。同样,建筑商或设计也不会为标榜自己而设计建造一栋没有市场需求的智能建筑。 我国加入WTO后经济发展的国际化,必将对各种建筑,尤其是办公建筑的智能化水平提出新的更高要求,不仅对新建的办公楼,而且对量大面广的已有的办公建筑的改造也带来了智能化需求。 建设部《建设事业“十五”计划纲要》中明确提出了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带动产业优化升级的任务目标,并在《建设科技“十五”计划》中提出进一步加速智能建筑技术的发展,智能建筑用产品的国产化程度要有大幅度的提高,系统集成软件国产化率争取达到90%,管理服务业器件产品和应用软件的国产化率达到80%。这些计划的制定,不仅为我国智能建筑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也为智能建筑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 城市信息化的建设将进一步推进智能建筑的发展。智能建筑可以看作是城市信息化的基本单元。智能建筑支撑城市信息化,城市信息化带动智能建筑的发展,未来的城市信息化必须依靠信息技术在城市的管理、环境保护、节省资源、降低能耗、改善人类生产和生活条件等方面发挥作用。而作为城市信息化基本单元的智能建筑恰恰在这些方面发挥应有的作用。因此,采用高科技进一步发展智能建筑技术势在必行。其主要技术,大致如下: 1.控制网的标准化和开放性。这一新趋势必将影响智能建筑的楼宇自动化的发展具有开发性和互操作的系统,是楼宇设备控制系统的最佳选择,控制网中融入IP技术也是值得注意的方向; 2.网络宽带化和引入Internet技术。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信息应用以及本身的系统集成和信息融合的需求,智能建筑信息系统的宽带化是必然的,随着光纤的广泛应用,光纤到区(楼),光纤到户(桌面),为智能建筑宽带化创造必要的条件。目前Internet技术,已经渗透到IT各个领域,智能建筑也不例外,实现Internet接入,进行本身网站的建设,满足用户访问Internet服务的需求,在Internet上对智能建筑的某些功能进行远程监控和综合管理等是当前智能建筑信息网发展的新动向; 3.逐步选用无线通信技术。智能建筑中选用无线通信技术是发展的趋势,今后若干年,随着Internet的无线访问、无线局域网、无线家居智能系统(如蓝牙技术)等技术的不断成熟,无线通信技术将会在不同建筑中应用; 4.视频传输技术的应用。在数字化社区中视频传输系统包括视频点播系统(VOD)、会议电视系统(MTV)、可视电话系统、可视对讲系统以及家庭内部各种视频传输系统,这些视频传输技术在智能建筑宽带网上将会大量使用。在未来几年之内,计算机网上的多媒体会议系统将大大超过电信网上的会议系统;及 5.系统集成和信息融合是发展的趋势。在目前的智能建筑中,实际上已经存在局域网、电话网、双向有线电视网和控制网四类网络。在信息化的智能建筑环境中事实上存在着数据、语音、视像和控制四种信息。 1)在系统设计时,必须注意系统集成与多种信息融合的问题,其目的:有利于优化网络结构、避免功能重复建设、减少投资;有利于资源集中和信息共享;有利于系统的科学管理、集中维护以及系统的发展和扩充等。实践已证明系统集成和信息融合是必要的,其优点是明显的。在目前的技术条件下系统集成设计时,应注意实时性和可靠性,同时增加硬件连锁互动,以确保可靠; 2)控制集成的几种模式:各子系统本身的集成模式;楼宇管理系统BMS集成模式;以OA和BA为主,面向物业管理的集成模式;IBMS集成模式等; 3)楼宇控制系统集成的最新发展。Internet/企业信息网技术及WEB技术在系统集成中的应用;采用OPC技术的集成方案;产品化的集成软件; 4)信息融合的几种模式。在智能建筑中,局域网是系统各种融合的核心,在网上,不仅传输数据信息,而且还传输语音、视像和控制信息。例如:局域网与IP电话系统集成,实现数据和语音信息的融合;局域网与数字摄像系统的集成,实现数据和视像信息的融合;局域网与控制系统的集成,实现数据和控制信息的融合。在智能建筑局域网上,实现多种信息的融合是发展的方向。以上海浦东国际机场为例,该机场把航班信息、机场营运信息接入BA系统,以航班和营运的信息来调度候机楼内的空调设备、照明设备与广告灯箱设备,使得这些设备在机场首班航班的前后与末班航班前后的实现最优动态控制,同时对候机楼的空调机组进行优化控制,在保证候机楼空气舒适、卫生的前提下,实现节能。据统计,一年节能的直接经济效益约为1000多万元。 为使我国智能建筑健康有序的发展,面对当前的现状,提出如下措施与建议: 1)进一步提高发展智能建筑的必要性和实行效益原则重要性的认识。深入开展各种学术活动,向全社会普及提高智能建筑知识,按照政策法规规范市场行为及技术导向,要坚持技术进步、经济实用和兼顾经济、社会、环境综合效益的前提下,健康有序地推进我国智能建筑的发展; 2)加速制定相关标准,规范各方面行为。根据智能建筑质量涉及的环节,加速制定“智能住宅设计标准”、“实施及验收标准”、“测评标准”、“工程评估标准”、“升级服务标准”等配套标准,尽快确定互操作协议,提高工程透明性; 3)实行市场准入原则。为保护消费者利益,减少信息不对称给用户带来的不利影响,对从事智能建筑方面专项设计单位、专项工程集成商及子系统集成商采取资质受理,并逐步与国际接轨; 4)实施工程质量监理原则。为确保投资产生预期效能,对已建成的智能化系统,在正式投入使用前应由有关评估机构进行评估,达标后方许可运行使用; 5)积极组织工程试点工作,实行标牌制度。通过在节约能源,保护环境,改善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等不同方面的工程试点,不断积累经验,以点带面,扩大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的应用; 6)大力推进智能建筑技术与产品的研究开发。按照“引进与自主开发相结合”、“扬长避短,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有选择地促进技术与产品的研究与开发; 7)加强技术培训及继续教育。配合资质管理,加强各层次技术培训及设计师的继续教育。解决人才不足的问题,要从在校生中培养所需人才,有关高等院校要设置智能建筑专业课程,系统地进行智能建筑基础教育,提高理论水平,为系统研发和工程实践做好知识准备; 8)充分发挥社会团体作用。要进一步加强沟通,紧密配合,在新技术的研究开发和推广应用、技术政策标准规范的制定、保证工程质量以及开展软科学研究等方面,要充分发挥社会团体的优势作用。建议在适当的时候,成立智能建筑协会,以推进智能建筑产业的进程; 9)加强与国际间的合作与交流,不断提高我国智能建筑技术水平。 面向新世纪,智能建筑的发展,要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出发,注重促进生态平衡,保护环境、合理利用资源和节约能源,这是只能建筑发展的永恒主题。我国是一个能源严重缺乏的国家,节约能源是摆在我们面前亟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智能建筑的实施,要贯彻“以人为本”的思想,注重与环境的协调,采取各种积极手段和高科技措施,防止对自然环境、生态系统的破环。此外,要注意智能建筑的适应性和可扩充性,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要加强国际间合作和交流,吸取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与管理经验,以加快我国智能建筑的发展。 -完-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3-1-7 16:47:05编辑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已有1人评论

新浪微博达人勋

千家认证

沙发
sonier 发表于 2003-1-13 11:51:00
看了1、2也要看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新浪微博登陆 千家通行证登陆

本版积分规则

千家智客微信号
千家智客微信
玩物说商城
玩物说商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