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路、线槽、桥架施工
1) 建筑群园区管线施工检查
作为建筑群和园区缆线的布放宜采用多孔塑料管或钢管敷设。地下通信配线管道的规划应与城市其他管线的规划相适应,并做到同步建设。
管道铺设所用管材的材质、规格、程式和断面的组合必须符合设计的规定。而且所有的金属管线全程必须保持良好的导通性能,两端应就近接地。
(1) 水泥管块铺设
a) 水泥管块的顺向连接间隙不大小5mm,上下两层管块间及管块与基础间的距离应为15mm。
b) 管群的两层管及两行管的接续缝应错开。水泥管块的接缝无论行间、层间均宜错开二分之一的管长。
c) 水泥管块的接续采用抹浆的方法,水泥浆与管身粘结应牢固、质地坚实、表面光滑、不空鼓、无飞刺、无欠茬、不断裂。
(2) 铸铁管与塑料管的铺设
a) 钢管铺设的断面组合应符合设计规定。
b) 钢管接续宜采用管箍法,管口应光滑无梭,两根钢管应分别旋入管箍长度的三分之一以上。
c) 塑料管的接续宜采用承接法或双承接法。
(3) 管道引入人(手)孔要求
a) 管顶距人(手)孔、通道上覆、沟盖底面不小于300mm,管孔距人(手)孔和通道基础面应不小于400mm。
b) 各种引上管进入人(手)孔,通道,宜在上覆、沟盖下200~400mm范围以内。管口应终止在墙体内30~50mm处,并应封堵严密、抹出喇叭口。
(4) 地下通信用蜂窝式PVC等多孔直埋管铺设
a) 产品特点
地下通信用蜂窝式PVC直埋管是一种新型光缆护套管,具有施工便捷、提高功效、节约成本、降低工程造价以及稳妥可靠等优点。广泛应用于广电、邮电等光纤通讯、有线电视、多媒体传输基础工程,是一种新型实用的光电通讯设施上的配套产品。
主要特点:
产品采用聚氯乙烯为主要原料,适量填加多种助剂,具有良好的抗老化、耐腐蚀、阻燃性和绝缘性能。
产品采用人字梁结构,设计合理。使管道的环刚度提高,抗压性能增强。
产品采用多孔一体结构,可以直接穿缆。各子管排列紧凑合理提高了管孔的利用率。
产品内壁光滑度好,管孔内壁摩擦阻力小,穿缆便捷。
不需外护套,直埋入地。从而减少了耗材,缩短投资周期。
具有良好的抗酸碱、耐老化、耐冲击和密封防水性能。
适用于敷设光缆、综合布线电缆、同轴电缆等缆线,施放的兼容性好。
b) 沟槽
蜂窝式直埋管材开槽施工工艺应根据现场环境,槽深、地下水位高低、地质情况、施工设备、季节影响等因素综合考虑。
开挖沟槽尺寸应符合工程设计要求。
c) 铺设安装
铺管前验收管材规格型号以及堵塞,接头等材料的规格、数量,并对外观质量进行检查,不符合标准的不得使用。
蜂窝式直埋管或接头在粘合前应用棉纱或干布将承口内侧、插口外侧和管孔擦试干净,使被粘结面保持清洁,无尘砂与水迹,当表面沾有油污时,须用棉纱蘸丙酮等清洁剂擦净。
用油刷胶粘剂冷刷被粘接插口外侧及粘接承口内侧时,应轴向涂动、动作迅速、涂抹均匀且涂刷的胶粘剂适量,不得漏涂或涂抹过厚。冬季施工时尤须注意,应先涂承口,后涂插口。
d) )沟槽复土
沟槽复土应在管道隐蔽工程验收合格后进行,复土应及时,防止管道暴露时造成损失。
回填土时,不得回填入淤泥、砖头及其含有其他杂硬物体的泥土。
管顶150mm内,必须用人工回填,严格机械回填。
若采用推土机或碾压机器碾压或受汽车垂直负载,管顶以上的复土厚度不应小于700mm。
回填土质量,必须达到设计规定的密实度要求。
e) 穿缆
放缆时为避免发生缠绕,应采用放缆机放缆。
牵引钢缆与蜂窝式直埋管的连接可使用较粗的铁丝3~7根纵向穿过轴心,与(电)缆相连。
(5) 其他
通信管道的包封规格、段落、混凝土标号;管道的防水、防蚀、防强电干扰等防护措施;管
道的埋深以及管道与其他各种管线平行或交越的最小净距均应符合设计的要求。
2) 建筑物管线检查
建筑物内的管线包括水平通道与主干通道两类,交接间与工作区信息插座之间的缆线通道为水平通道,交接间与交接间、设备间、进线间及交接间与交接间之间的缆线通道为主干通道,通道主干通道为垂直通道,在建筑物中预留在交接间内的竖井作为垂直通道。楼内管线的铺设可以为隐蔽工程和非隐蔽工程。
对于综合布线系统管线工程的检查主要应注意到以下几个问题:
(1) 管线采用的材质
(2) 管线的敷设方式
(3) 管线的弯曲半径
(4) 管线的利用率
3) 敷设管路
预埋暗管和线槽的检查属于隐蔽工程,一般应在土建施工中或验收时一并检查,并做好隐蔽工程的签证工作。
(1) 暗管的铺设
暗管可采用钢管或硬质塑料管预埋在建筑物中,综合布线系统宜采用钢管。一般预埋在楼板中的暗管外径不宜超过25mm,预埋在墙体中的暗管外径不宜超过50mm,预埋在建筑物中的暗管不宜超过100mm。(指室外管道进入建筑物内时)
在同一路径中,两个检查箱之间暗管的弯角不得多于2个,有弯头的管段长度不宜超过20m,一般暗管的转弯角度宜大于90°。
直线布暗管超过30m,弯管超过20m或有2个弯角的暗管大于15m处应设置过线盒,有利于方便地布放缆线。
暗管管口伸出建筑物的部位应在25~50mm之间。
(2) 暗管的利用率
暗管中如布放的缆线为多层屏蔽电缆、扁平缆线、大对数主干电缆或光缆时,直线管道的利用率为50%~60%,弯曲管道应为40%~50%;如布放4对对绞水平电缆或4芯光缆时,管道的截面利用率应为25%~30%。
暗管的利用率可采用管径利用率和截面利用率的计算公式加以计算,然后来确定暗管中布放缆线的根数。
暗管管径利用率的计算公式:
管径利用率=d/D?
式中d——缆线的外径;
D——管道的内径。
暗管截面利用率的计算公式:
截面利用率=A1/A
式中A——管的内截面积;
A1——穿在管内缆线的总截面积。
一般在暗管中布放多层屏蔽的电缆或扁平缆线,主干电缆的对数为25对、50对、100对时,光缆为12芯以上时,宜采用管径利用率的计算公式进行计算,选用合适管径的暗管。
在暗管中布放4对对绞电缆及4芯以下光缆时,为了保证线对的扭绞状态在施工的过程中受到挤压而产生性能的改变,宜采用管截面利用率的计算公式进行计算,选用合适的暗管。
(3) 敷设线槽
预埋线槽的铺设包括线槽、过线盒、电源和信息插座盒的铺设,主要应用于大面积的办公楼、展览馆、试验楼、工厂等场所。管线可预埋在现浇的混凝土地面,亦可用于预制板加垫层的工程,均属于隐蔽工程签证的验收范围。
在建筑物中预埋线槽的截面高度不宜超过25mm,如果在线槽的路由中包括了过线盒和出线盒,总的截面高度宜在70~200mm的范围之内。
预埋过线盒、出线盒应与地面齐平,盒盖处应能开启,并具有防水和抗压的性能。
预埋线槽在布放缆线时的截面利用率不宜超过50%。
(4) 安装桥架
桥架分为梯架、托架和线槽三种形式。梯架为敞开式走线架,两侧设有挡板,以防缆线的溢出;托架为线槽的一种形式,但在其底部和两边的侧板留有相应的小孔洞,主要应用在楼外架设缆线时,起到排除雨水的作用;线槽为封闭型的,但槽盖可以开启。
桥架的设置应高于地面2.2m以上,为了方便施工,桥架顶部距建筑物楼板不宜小于300mm,在与梁及其他障碍物间的距离不宜小于50mm。
桥架水平敷设的支撑间距一般为1.5~3m,垂直敷设时与建筑物的固定间距宜小于2m,距地面1.8m以下部分应加金属盖板保护。
金属线槽明敷时在下列情况时应设置支架或吊架:
a) 线槽与线槽的连接处;
b) 每间距3m处;
c) 离开线槽两端出口0.5m处;
d) 转弯处。
塑料线槽底槽的固定点间距一般宜为1m。
金属立柱的铺设:
金属立柱起到支撑建筑物内的吊顶和布放缆线的作用。金属立柱可以在地面上或办公家居的隔断上作支撑和布线,立柱支撑点如在地面时,应避开地面沟槽的位置。
活动地板和网络地板的铺设
a) 活动地板的铺设
活动地板的净高应为150~300mm,如果考虑空调采用下送风上回风的方式时,地板内的净高应为500mm。
在地板内也可铺设线槽。
b) 网络地板的铺设
网络地板是一种可灵活搭配和组合的线槽,但地板板块间所构成的槽位宽度不宜大于200mm,且槽的顶部应用钢板盖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