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端接入网络流量主要是由前端视频图采集设备所发出的,主要有存储码流与实时码流。使用IP全交换方案,按照每个终端平均向外发送1路存储1路实况,可以估算出单终端所需要的带宽值:
1080P高清编码器/IPC的发送码流=8+8=16Mbps
根据编码速率可以计算包发送速率:实况流8Mbps即每秒发送1M字节,按照宇视编码器/IPC的编码策略1个包内封装1024个字节,可以计算包发送率1Kpps;即编码速率/8/1024即得到包发送速率:
1080P高清编码器/IPC的包发送速率=16Mbps/8/1024=2Kpps
一个千兆上行的时候,带宽预留30%冗余做突发,可以计算得接入交换机下可以挂载多少个高清IPC:1024×(1-30%)/16=43个
考虑到低端交换机的转发带宽与端口缓存有限,冗余带宽需要预留50%。
反过来,计算24个高清IPC所需的接入交换机选型:
带宽:24×16×(1+30%)=499.2Mbps
包转发率:24×2Kpps×(1+30%)=62.4Kpps
所以接入交换机只要选用整机转发能力大于499Mbps、包转发率大于62.4Kpps的交换机即可,同时接入层交换机具有VLAN、风暴抑制、MAC地此绑定功能。
现在关键一点“宇视编码器/IPC的编码策略1个包内封装1024个字节”,这个对不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