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家论坛_弱电智能化技术与工程讨论(建筑智能,家居智能,人工智能)

综合布线(Cabling)
收藏本版 (10) |订阅

综合布线(Cabling) 今日: 6301 |主题: 37622

发新帖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2001年综合布线市场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复制链接]
xt000123 发布于: 2002-6-10 17:23 1361 次浏览 3 位用户参与讨论
跳转到指定楼层
《智能建筑资讯》编辑部自2001年2月至11月,针对智能建筑的系统集成商、设计院、房地产开发商、电信、金融等不同行业的用户进行了“综合布线专项技术调查”。
        本次调查主要内容包括:选择布线产品的主要因素、一个成功布线系统的各主要因素、当前能满足信息速率需求的布线系统、综合布线产品市场占有率的走向、6类布线系统未能广泛应用的主要原因、光纤至桌面系统未能广泛应用的原因、布线系统测试的必要性及布线系统测试较理想的工程验收方式、选择代理某布线产品的主要原因等。同时针对当前住宅小区智能化建设的一些热点问题,如:智能小区的宽带接入方式、是否有必要采用智能家居布线系统、上网的理想方式等进行了专门调查。
        该项调查得到了广大读者的热心支持,共收到调查问卷8275份。根据调查点分布的不同行业划分成几个子系统,其中智能建筑系统集成商44%、设计院22%、房地产开发商15%、电信行业8%、监理公司4%、金融行业2%、高校科研机构1%、其他相关单位4%。并分别采用不同的方式进行抽样调查,调查点遍布全国28个省市。
        本次调查统计报告是在认真听取了综合布线行业的资深专家、工程技术专业人员多方面建议的基础上提出的。
        1  综合布线市场现状与发展预测
随着21世纪信息化建设的发展,布线市场呈现一片繁荣景象。巨大的市场需求使得各厂家大显身手,国外知名品牌多足鼎立,一些国产品牌开始占有了一定的市场份额。
        根据调查统计,目前超5类线被用户普遍认同,成为布线工程的首选。由于5类线在速率上已不能充分满足需求,而且,从扩展性考虑,即使一些用户暂时对速率的要求还不是很高,但仍会首选超5类,以避免将来再次更新。2001年各厂家纷纷推出了6类系统,甚至超6类系统,虽然6类提供了更高的性能,在带宽、抗衰减及串音干扰、回波损耗等方面有所改善,但由于较高的价格和没有统一的国际标准,使得目前购买6类的用户不是很多。
        经过几年布线市场的发展,用户在逐步的成熟和理智。他们已不仅仅满足于布线仅是使网络连通,而对布线方案的合理性、可延续性、扩展性等多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以下的统计中可以看到用户选择某一布线产品的主要因素。
       排在第一位的是该产品的技术性能,而不再仅仅只是价格。
只有在产品性能相差不大,或属于同等档次的情况下,价格才是重点考虑的因素。因此,随着国内布线产品技术性能的不断提高,国内产品的价格优势会越来越明显,这将为国内布线产品争取更大的市场空间。
        根据调查,在当前的网络布线中,光纤已大量应用在各种解决方案中,光纤在带宽、实时性、传输速率、保密性等方面有其显著优势,目前光纤到桌面未能广泛应用的主要原因,主要还是集中在价格方面。随着计算机速率和网络需求的不断发展,光纤将会极大的满足未来数据、语音、VOD等多媒体数据传输需求。
        随着用户对布线系统的深入理解,对厂商及系统集成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促使布线市场发展更成熟、更规范。
        本次调查或许无法全面反映整个布线市场,我们希望这些统计数据为综合布线市场的现状与发展提供一个侧面的参考。
        1.1 综合布线系统的重要性(见图1-1)
        智能建筑系统集成商:必要系统67%、主要系统33%;
        设计院:必要系统63%、主要系统37%;
        房地产开发商:必要系统70%、主要系统30%;
        电信行业:必要系统72%、主要系统26%、可有可无2%;
        金融行业:必要系统75%、主要系统25%;
        监理公司:必要系统68%、主要系统32%;
        高校科研机构:必要系统92%、主要系统8%;
        其他:必要系统65%、主要系统25%、可有可无5%、用户要求5%;
        1.2 用户对布线产品的选择因素排序(见表1)
        1.3 一个成功布线系统的各主要因素进行排序(见表2)
        1.4 各布线厂家的认证工程师培训的必要性(见图1-2)
        智能建筑系统集成商:必要84%、可有可无14%、不必要2%;
        设计院:必要85%、可有可无12%、不必要3%;
        房地产开发商:必要88%、可有可无10%、不必要2%;
        电信行业:必要83%、可有可无15%、不必要2%;
        金融行业:必要100%;
        监理公司:必要89%、可有可无8%、不必要3%;
        高校科研机构:必要93%、可有可无7%;
        其他:必要91%、可有可无7%、不必要2%;
        1.5 当前能满足用户信息速率需求的布线系统(见图1-3)
        智能建筑系统集成商:3类1%、5类19%、超5类61%、6类12%、7类2%、全光纤5%;
        设计院:3类1%、5类23%、超5类56%、6类12%、7类2%、全光纤6%;
        房地产开发商:3类6%、5类35%、超5类35%、6类20%、全光纤4%;
        电信行业:3类1%、5类28%、超5类59%、6类9%、全光纤3%;
        金融行业:5类25%、超5类45%、6类20%、全光纤10%;
        监理公司:5类23%、超5类44%、6类18%、7类2%、全光纤13%;
        高校科研机构:3类10%、5类25%、超5类60%、6类5%;
        其他:3类1%、5类26%、超5类56%、6类7%、7类4%、全光纤6%;
        1.6综合布线产品市场占有率的预测(见图1-4)
        (1)高端产品(6类、7类)市场占有率
? 占10%以内——20.5%
? 约占30%——37.2%
? 约占50%——30%
? 约占80%——12.3%
(2)低端产品(3类、5类)市场占有率
? 占10%以内——8.7%
? 约占30%——17.3%
? 约占50%——41%
? 约占80%——33%
1.7 预计综合布线工程将在几年后普遍应用6类系统(见图1-5)
? 1年——14.4%
? 2年——37.6%
? 3年——30%
? 5年——18%
1.8 国内6类布线系统未能广泛应用的主要原因(见图1-6)
? 价格:58%;
? 安装:8%;
? 国内应用少:18%;
? 没有需求:28%;
? 正式标准尚未出台:27%。
1.9 目前光纤至桌面系统未能广泛应用的主要原因(见图1-7)
? 价格:64%;
? 安装:9%;
? 国内应用少:19%;
? 没有需求:17%。
1.10 用户了解某一布线产品的主要途径(见图1-8)
? 通过相关网站介绍——19.2%
? 计算机类及智能建筑行业报刊杂志——88.8%
? 智能建筑等相关展会——58.6%
? 培训班产品技术讲座——43%
? 厂家市场活动——41.4%
1.11 选择代理产品的主要因素(见图1-9)
? 品牌——28.3%
? 独特技术——15.5%
? 价格——25.2%
? 厂家的配合服务——31%
1.12 布线系统测试的必要性
? 智能建筑系统集成商:必要77%、一般23%;
? 设计院单位:必要92%、一般8%;
? 房地产开发商:必要94%、一般6%;
? 电信行业:必要95%、一般5%;
? 金融行业:必要100%;
? 监理公司:必要100%;
? 高校科研机构:必要93%、一般7%;
? 其他:必要95%、一般5%;
1.13 用户选择较理想的工程验收方式(见图1-11)
? 智能建筑系统集成商:第三方检测42%、用户检测20%、系统集成商检测16%、技术监督局检测22%;
? 设计院:第三方检测43%、用户检测15%、系统集成商检测12%、技术监督局检测30%;
? 房地产开发商:第三方检测42%、用户检测16%、系统集成商检测9%、技术监督局检测33%;
? 电信行业:第三方检测46%、用户检测21%、系统集成商检测14%、技术监督局检测19%;
? 金融行业:第三方检测30%、用户检测27%、系统集成商检测17%、技术监督局检测26%;
? 监理公司:第三方检测59%、用户检测11%、系统集成商检测14%、技术监督局检测16%;
? 高校科研机构:第三方检测53%、用户检测21%、系统集成商检测16%、技术监督局检测10%;
? 其他:第三方认证49%、用户检测19%、系统集成商检测11%、技术监督局检测21%。
2  智能小区宽带接入
        在2001年“宽带”已成为业界最热门的话题。传输要宽带、接入要宽带、无线的目标也是宽带、国内关于宽带的讨论几乎没有中断过。在这种背景下,智能小区宽带接入已经成为相关行业的关注热点,国内几家电信运营商开始介入并积极抢占智能小区宽带接入产品市场和服务市场,纷纷给小区免费“送布线”,“送网络”。如果说2000年宽带竞争的焦点集中于骨干网的建设,那么今年的竞争热点则主要侧重在宽带接入,也就是最后一公里。智能小区作为一个宽带使用者相对集中的集团用户,成为各运营商竞争的焦点。目前国内宽带小区的地域,主要在北京、上海、深圳、广州等网络应用比较发达的城市。
        中国信息基础建设经过十几年的建设,电话网的规模已步入世界先进行列。固定电话用户年增加3500多万户,达到1.44亿户,世界第二;移动通信用户年增加4000多万户,达到8526万户,世界第二;GSM移动交换机年增加2000万门,达到1.3亿门,GSM世界第一大网。中国因特网国际线路1999年底出口带宽为351M,2000年底已经超过700M。
        中国电信在2001年加大投入、加快发展,力争用3~5年时间建成统一的接入平台,满足不同速率、不同类型、不同服务质量的业务需求,为用户提供1.5Mbps~10Mbps甚至100Mbps的可管理带宽的接入能力。预计到2005年,中国电信的宽带用户数可达到2000万以上。
        根据CCID的统计数据,到2002年中国互联网用户预计将达到3600万人,而目前国内用户的主要上网方式:电话线(Modem)76.7%、DDN专线18%、ISDN 3%、宽带接入2.3%。尽管以上数据表明宽带接入仅占有很小的比例,但随着计算机与网络的飞速发展,宽带广泛应用的时代即将来临。
        同时,社区宽带对于一般的投资者而言是最有希望的投资领域,风险相对较小,随着骨干网和城域网的建成,社区网的大规模建设将成为竞争焦点。
        目前,往往几个运营商争先要无偿为房地产开发项目建设社区网。面对这种情况,房地产开发商由最初的盲目到慎重,已越来越关注到日后对业主的宽带服务。因此,内容竞争会逐步形成一个非常大的热点。那么住户对于小区、住家的宽带接入又有怎样的要求?
2.1 用户选择认为智能小区较好的宽带接入方式(见图2-1)
? HFC——12%
? 千兆以太网——36.7%
? LMDS(无线接入)——3.3%
? xDSL方案——15%
? 光纤入户——33%
2.2 目前小区是否有必要采用智能家居布线系统(见图2-2)
? 是——75%
? 否——25%
2.3 用户选择目前家庭上网的理想方式(见图2-3)
? ISDN——25.8%
? 电话线——18.4%
? Cable Modem——11%
? 小区专线(宽带)——44.8%
3  小结
        综合布线技术的发展速度很快,从总体上讲,综合布线市场已逐步走向成熟。生产厂家不断推出适合用户需求的新产品,注重市场渠道的拓展和技术服务的深入,而且善于利用媒体宣传、展览展示、培训研讨等方式提升品牌知名度。用户对产品的选择,更加注重技术性能的先进和服务到位,注重产品的性能价格比,以及解决方案的合理性与可持续发展性。布线系统工程的第三方检测日益受到关注,需求也越来越大,亟需主管部门尽快出台相关的规范标准进行指导。随着综合布线国家标准(GB/T50311,50312)的颁布与实施,综合布线行业已经向标准化、规范化迈进。我们有理由相信,在“网连天下”的信息时代,综合布线市场将会更加繁荣,可望继续高速增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已有3人评论

新浪微博达人勋

千家认证

沙发
卜贝 发表于 2002-6-12 12:55:00
有机会一起合作: wanghz@sanjia.com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千家认证

板凳
羽飞 发表于 2002-6-12 13:51:0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千家认证

地板
xt000123 发表于 2002-6-13 10:36:0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新浪微博登陆 千家通行证登陆

本版积分规则

千家智客微信号
千家智客微信
玩物说商城
玩物说商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