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四川省电子学会电磁脉冲与雷电防护技术专业委员会在成都成功举行,与会人员来自大专院校、防雷中心以及防雷企业界的同行。
西南交通大学曹晓斌博士对高速铁路的防雷进行了专题研究。截2012年12月,我国高铁里程将近1万公里,约占我国《中长期铁路网规划》中高铁路网的一半以上。真正意义上的高铁客运专线速度目标值250Km/h~350Km/h。曹博士指出,雷电对高速铁路的安全运行会造成很大的危害,综合接地系统是高速铁路防雷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仍然存在着很多急需解决的问题,比如:现有的雷电监测定位系统精度不能满足运行与故障查找的要求,也无法对运行的列车进行预警;在接触网防雷等级划分防雷规范定制方面,由于我国地幅辽阔,南北雷电活动情况不一,如何选取统一的高速铁路防雷等级划分原则,并给出不同区域及不同防雷等级下的设计标准有待深入研究;雷电造成钢轨及综合地线电位过高,是破坏通信信号设备的主要因素,综合接地系统工程的雷电冲击响应机理、雷电流的传播规律及衰减方式、降阻措施有待研究。曹博士还介绍了高铁系统的差异化防雷技术研究情况。差异化防雷设计是指在线路设计过程中,依据不同区域的雷电流幅值分布、雷电活动情况,被保护物体与周围地形之间的屏蔽关系,以及被保护物体的重要程度,综合考虑经济性与可靠性要求,对线路不同区段才用不同的防雷措施。
原气象学院教授余乃枞做了《多重雷击的研究情况》报告。据余教授介绍,上世纪,著名的雷电研究专家Berger.K和Anderson.R.J.等人对雷电的理论和防雷实践作出了巨大的贡献,现行IEC防雷规范的一些参数就是以他们的研究结果为基础,此外他们很早就对多重雷击系统的研究,并根据典型数据统计分析后认为,所有的雷闪中,每个雷闪的雷击数超过10的大约只有5%。
成都信息工程学院雷电实验室主任郭在华介绍了目前主要用到的的土壤电阻率的测试方法,并详细讲解了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开发的土壤电阻率自动监测系统的原理、应用,以及以重庆土壤电阻率三年来观测数据分析得出的结论。
林刚老师介绍了滚球法在计算接闪器保护范围时的注意事项及存在的不足,特别是在高层建筑如果有天线的情况下,选取等效地面进行滚球计算是要注意的事项,而目前规范中没有明确说明这种处理方法。因此可以通过画图与计算的方法来确定。
研讨会浓重的学术讨论氛围,良好的防雷知识交流,让会议达到了预期的效果。防雷技术以及信息的日益升级,如何更好改进行业存在问题,运用好成熟技术。以及如何更好的把学术理论转化成具体的实事,我们拭目以待。
www.dikai.com.cn mms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