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级无触点"——现今热门的讨论和研究课题,尤其节电领域的应用,更是趋之若鹜,但遥不可及!
目前,有两种手段可实现无级无触点控制:
一种是采用电感和电容谐振的方式调节输出电压实现无级无触点控制,此方式的输出电压和输入电流均为正弦
波形,无高次谐波污染,输出电压精度高、动态性能好。但是这种方式设备体积大、重量大,设备运行损耗大,效
率很低,特别不利于节电领域的应用。
另一种是采用可控硅(晶闸管)相控调压方式。此方式输出电压精度高、动态性能好。输出电压和输入电流均
为非正弦波形,高次谐波含量很高。负载不能为容性,否则极易损坏可控硅模块。 这种方式一般仅应用于电加热的
场合。
节电的本意就在于以相对经济的投入,得到最佳性价比和质量的适用型节电产品,达到理想的投资回报。目前,
在节电应用领域中,实现照明节电器无级无触点控制均采用可控硅(晶闸管)相控调压方式,不论可控硅(晶闸管)
质量有多好,稳定性有多高,取得怎样的技术成果,从本质上来说还是可控硅(晶闸管),产生大量的谐波是不可避
免的,虽然谐波可治理(有源治理和无源治理),但从节电器生产成本考虑只能通过无源治理方案(无源治理谐波方
案一般是增加滤波器或者电抗和电容器串联等手段),从而致使谐波治理不全面,仍有大量的谐波使电能的生产、传
输和利用的效率降低,使电气设备过热、产生振动和噪声,并使绝缘老化,使用寿命缩短,甚至发生故障或烧毁,可
引起电力系统局部并联谐振或串联谐振,使谐波含量放大,造成电容器等设备烧毁,还会引起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误
动作,使电能计量出现混乱,对于电力系统外部,谐波对通信设备和电子设备会产生严重干扰。由此可见,通过可控
硅(晶闸管)实现无级无触点控制的照明节电产品本身就是一种缺陷,严重违背节电的本意!
联系QQ:6323848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