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试技术
一、 面试基本程序
1. 根据面试重点内容制定问话提纲
2. 面试的自然导入
3. 证实需要证实的问题
4. 了解其他资格问题
5. 自由发挥
6. 结束
二、 面试中应避免的陷阱
1. 摆脱【定型】的影响,根据职务要求,而不是<理想人选>
2. 摆脱【定势】的影响,克服不利信息的影响
3. 摆脱【情景】的影响,克服候选人的先后对比效应
4. 摆脱【主观】的影响,克服以己度人
三、 面试技巧
1. 如何评价【自信心】
2. 如何评价【应变能力】
3. 如何评价【求职动机】
4. 如何评价【分析判断能力】
5. 如何证实【工作经验】
阅读申请表和个人简历技术
1. 找出与工作要求相符的关键词
例如:现任职务;曾任职务;具体工作内容等
2. 找出反映工作者是否满足工作要求的形容词和数量词
例如:任职时间长短;技术职称等级;获奖等级和次数
3. 掌握以往工作经历与所应聘工作之间转化的难易程度
例如:知识;经验;技能;个性等
4. 估计背景材料的可信程度
例如: 可证实的材料:文凭;外语等级等
需要证实的材料:求职动机;能力等
不可证实的材料:责任心;主动性等
5. 忽略个人自己的个性,兴趣等无法证实的主观内容
例如:领导能力;原则性;合作性;爱好;自我评价等
6. 记录下有待证实的问题和细节(为面试作准备) 面试提纲
职务代号
考察要素 问题或观察项目 评价标准
自信心 1.语言表达 语言表达时词意清楚,不模棱两可
较少使用“也许”、“可能”、“大概”等词
语言不具有攻击性等
声音清楚,音量适中、稳定
2.形体语言 行走、坐立端庄,不紧张,没有神经质的小动作:如耸肩、揉手,以及手指或指尖的持续性小动作,不拘谨等
目光保持直视前方或主考官,不回避主考官的目光
手势适量且坚定
3.引导:主考官就其观点暗示或委婉表达不同意见 是否仍然坚持自己原来的观点,或是稍加纠正以至完全屈从主考官的观点
影响力 1.外表 从第一眼中是否感到值得信任,值得尊敬
2.风度 举止行为是否使人感到有修养,有吸引人的地方
3.语言 是否幽默,有感召力等
思维深度 1.思维深度 对问题的看法是否有自己的独到之处,或一针见血地指出问题的本质
2.思维广度 能否全面系统地阐述事务或问题,善于从不同立场和角度考虑问题
3.思维逻辑性 问题的表述是否层次清楚,主次分明,前呼后应且无矛盾
4.思维灵活性 反映灵敏,思想活跃等
表达能力 1.流畅性 语言表达自然流畅,顿挫有落,没有明显的口头禅或拖腔等不良语言习惯
2.完整性 起、承、转、结顺理成章,不前后左右跳跃,一层概念向另一层概念能否平滑过渡
3.通俗性 没有口音,用词通俗易懂,不玩弄文字游戏和空洞的概念等
倾听能力 连续提出几个问题,其中有一两个重要的问题。注意小问题夹杂在不明显的位置。例如:你为什么要通过这种方式来发展自己?这是不是最好的方式?你对得失有什么看法?你周围的人会如何看待你?你对这次应聘有多大的把握?如果这次失败了明年是否还会再来? 是否在回答问题前,将问题复述一遍,以便确定自己倾听无误回答问题时是否遗漏
工作经验 1.你认为你以往的工作经历中哪些经验可以支持你的应聘资格? 主要判断应聘者以往的工作经历、经验、知识、能力
2.你认为要胜任所聘职务你最欠缺的资格是什么?还需要提高和增加哪些方面的知识、经验和技能? A.是否适应新职务的资格要求B.原有的知识经验和技能向新职务所要求的知识经验和技能的转换是否困难
3.你认为要胜任所应聘职务应具备哪些知识经验和技能?做好该职务你认为最大的难点和困难是什么? C.所欠缺的知识经验和技能是否重要或需要较长时间的学习和积累等
4.请谈一谈你现任职务和所应聘职务之间的相同之处与不同之处?如果你被聘承担该职务,你将如何尽快进入角色?
5.你对你应聘的职务都做过哪些了解和研究?如果你被聘从事该职务,你觉得应该如何做好它?
6.你为什么要应聘该职务?你觉得胜任该职务应该具体做好哪几方面的事,为什么?
计划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