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质量保证及服务体系
施工调试阶段质量策划:
费用、工期、质量应严格按合同执行,力求少返工、不窝工、按期保质保量完工。
确定和检查必要施工的设备(如校验用仪表、实验台、电焊机、切割机、电锤等)是否齐全,确保工程顺利实施。
严格检查进场物料质量,杜绝三无产品进场。
现场管理人员随时调整工期安排,保证物料供应及人员调配。
必要时,更新施工设备、测试设备;替换相关人员,更换施工队伍。
利用班前会、班后会加强施工人员质量意识,加强自检,提高施工质量,力求100%优良。
设计阶段,设计部应加强同设计院落的联系与沟通,力争减少因非统一设计带来的各专业间打架,争地盘,配合不默契的问题。
施工期间应注意:
线管桥架的接地情况,变频用电设备附近的屏蔽情况。
做好隐蔽工程隐蔽前的检查工作并做好相应的隐蔽记录和验收工作。
隐蔽工程需检查孔者应及时报于装修单位。
机房及设备安装应事先及时通知相关单位加门加锁,加强成品保护。
配电间接线,打线应注意双绞线的剥皮长度和绞距。
在各分项工程进行的同时做好各系统的接校线检查,为调试做好准备。
调试阶段应注意:
严禁不经检查立即上电。
严格接照图纸、资料检查各分项工程的设备安装、线路敷设是否与图纸相符。
逐个检查各设备、点位的安装情况,接线情况。如有不合格填写质量反馈单,并做好相应的记录。
各设备、点位检查无误完毕后,对各设备、点位逐个通电实验。
通电实验后,进行单体调试正常后,方可进行系统联调。涉及其它施工单位,要事先通知到位,并做好相应记录。
交验阶段:
各系统调试运转达正常后,整理竣工资料,组织交验,交验过程中注意对业主运行人员的培训。
逐步将各分项工程交付业主运行人员,并办理相应的手续。
预算人员、财会人员着手做好竣工决算。
项目管理人员组织工具材料、人员撤场。
1、产品质量
产品质量是系统功能的基本保证,我方十分重视产品质量在系统中的重要地位。为了保证设备的先进性、抵制水货及假冒伪劣产品,我们对产品的材料工艺、资格认证、铭牌设备的可置换性作下列承诺,如违反这些承诺,用户有权拒绝付款并按照合同要求赔偿。
1.1厂商资格认证
各系统主要设备均选用本行业先进设备,且经过业主确认。上述设备如为进口,应具备ISO9000系列国际认证,如为欧洲产品还应有EN29001认证。
1.2铭牌
各项设备均应附有铭牌,注明原产地、厂商名称、产品系列号与型号,并附有质量保证书。
1.3材料与工艺
除非在系统技术说明中另有规定,所有材料和设备均为新型编目标准产品,其材料与工艺等级适用于本工程。工程中所有电路板及线缆均不外露,全部设备均有一定的防灰尘、防静电、防雨水、防干扰功能。
1.4可置换性
所有机电设备的组建及其零部件都完全可置换。备用件的材料应与原件一致,且易于装配。
2、进口设备的安全性应符合国际安全标准
电磁兼容性(EMC):EMC是有关电子设备是否能在一个有放射效应的环境下,不受干扰而正常工作的指标。应符合IS、EIA/TIA相应子标准,符合EN相应级别(至少B级)认证。
电器安全性(Electrical Safety):电器安全性是衡量设备在正常和非正常环境下,是否对设备本身和周围环境造成某种损害的指标。美国产品应严格符合ANSI UL 950标准,欧洲产品应符合IEN 950、BS EN 60 950标准。
2.1系统安全性
是外弱电设备应采取防雷措施。
保证弱电设备与强电之间严格隔离。
保证所有设备可靠接地,接地点唯一。
3.技术资料
我方负责在自工程完工起的二周内提交三套技术文件。所有技术文件都是清晰的打印件,并包括业主操作、维护和管理所有设备所需的足够资料。技术文件包括:
主要设备的原版说明书或影印件;
主要设备的质量保证书;
系统手册:整个系统及其所属设备的系统原理、信号流程图、接线图;
操作及维修手册:系统的全部操作指令说明,包括:所有设备的一般性说明;维修、管理和如何实施维修和操作任务的过程指南;一般故障的检查和排除方法;
各面板按键的位置和作用。
其它业主要求的资料。
4.售后服务计划
由于不同的系统具有不同的特点,所以我们将根据不同系统的具体特性制定适合于该系统的详细的售后服务计划,并作为合同条款。
基本原则和承诺:确定正式验收后一年为缺陷责任期,所有设备免费保修(人为因素造成的设备损坏除外),缺陷责任期后仍终身维护(见“工程质量保修书”)。
4.1技术培训
在缺陷责任期内,本公司除保持系统的完好性外,还将负责业主的技术指导和人员培训。以便工程验交后,确保用户/业主能在使用中能处理系统的全部运行、操作、设备和线路的维修保养以及简单故障的分析和处理。人员技术培训包括工程师培训、技术人员培训和操作人员培训三个层次。
工程师培训内容:
智能化大楼的国内外发展;
各子系统硬件原理;
各子系统操作知识。
安排:
将在施工进度计划书中安排。
技术人员培训内容:
各子系统设备配置及其功能;
功能模块的详细描述;
各子系统的信号流程,操作及管理;
各子系统设备的维护、保养及备件置换技术;
系统故障的查找及排除。
安排:建议人数为2到3人,培训地点在南京,为期一周至二周。技术人员培训还包括施工过程中技术人员的参与,即所有设备的安装、调试、试运行和验收过程,以便通过工程实践,使他们进一步掌握系统的运行、操作、维护和保养技术。
操作人员培训内容:
各子系统概述,包括系统设备和功能描述;
各子系统的日常操作及熟练训练;
在不正常情况下,暂时处理故障的能力;
常用设备的保养方法。
安排:建议由经过培训的技术人员主持,我方技术人员配合,培训地点在用户工程场地,时间可长可短,直至操作人员掌握为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