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同意4楼的判断。从图中可看出受光器的4是公共端口COM、5是常闭端口NC、6是常开端口NO。【楼主可以把受光器接上电源,此时受光器处于报警状态,用万用表量4和5,4和6之间的状态是否分别为断路,短路。若是,则我的判断是正确的】 接线方式如下:(假设我的判断是正确的) 方式1-常开接法(不接防拆功能): R(4)-Z(1),R(6)-Z(2),R(4)-L1(1),R(6)-L1(2),注:R,Z,L1分别表示受光器,线尾阻,引入受光器的二芯信号线。R(4),R(6)表示受光器第4、6接线柱;Z(1),Z(2)表示线尾阻二端脚;L1(1),L1(2)表示信号线的二芯接线头。 方式2-常闭接法(不接防拆功能): R(4)-L1(1),R(5)-Z(1),Z(2)-L1(2) 方式3-常开接法(接防拆功能): 需在受光器R与投光器T之间增加一根二芯线L2,在受光器端的线头为L2(1)和L2(2),在投光器端的线头为L2(3)和L2(4)。接法如下 R(4)-Z(1),R(6)-Z(2),L1(2)-L2(1),L2(3)-T(8),T(7)-L2(4),L2(2)-R(8),R(6)-R(7))『表示受光器第6、7接线柱用导线短接』,R(4)-L1(1)。 方式4-常闭接法(接防拆功能): 需在受光器R与投光器T之间增加一根二芯线L2,在受光器端的线头为L2(1)和L2(2),在投光器端的线头为L2(3)和L2(4)。接法如下 L1(2)-L2(1),L2(3)-T(8),T(7)-L2(4),L2(2)-R(8),R(7)-Z(2),Z(1)-R(5),R(4)-L1(1)。 由此,楼主的并联画法是错误的,应把5改为6,并且在最后一个(第3个)的4、6端子上跨接线尾阻。同样在串联画法的回路中也应串接线尾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