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共缆可以采用860MHz系统,其传输的模拟频道可达(860-47-20)/8的数量。但用于监控来实现会增加成本和调试的技术难度。具体原因如下:
1、邻频调制器在频率较高时必须采用中频边带处理方式,再变频为工作频道,电路成本增加。
2、频率增高,带来相对传输距离大幅度减小。比如用75-9的通轴电缆传输一个1频道49.75MHz和一个57频道863.25MHz高频信号,他们在一公里的损耗分别为24db和100db,相差是100-24=76db(6309倍)!这时1频道不用加放大器还可以传900米都能达到单路接收要求的电平。而57频道在一公里内至少需加4台放大器才能达到接收要求的电平。这意味成本大幅度增加。
3、在一条线上,增加传输路数使信号电平呈指数下降。设信号源电平为S 传输路数为N,经分配和混合过程后的电平为Sa,不考虑线路损耗和器件非理想化等因素,理论上得到的电平是Sa=S-(2X(10lgN))。比如:每个调制器输出是105db,每条电缆传输16路时,调制器等效的输出=105-(2X(10lg16))=105-24=81(db)。可见,单16路信号的一分一合就损失24db(16倍)。如果传输所谓的数十路信号,单补偿分配损耗,就需要多台放大器。
4、路数增加,非线性失真急剧上升。如果传输40路信号,3次拍频可达四千多个,2次拍频上百个。其中任意一个落到传输频道内都会造成干扰。这就是有线电视总有部分频道受到干扰的原因。因此,监控只能用减少频道数量来控制这个问题。所以,如果真的作过几个实际工程的人,不可能说出一条线传输XXl路的无知言辞。
监控信号的汇集是大于50MHz的高频段,噪声汇集不是主要问题。如果数百路传输,只能用多条电缆实现。比如每路传输16个点。300/16=18,即大约要18条主干线。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1-19 18:09:24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