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头”说起吧:
1)视频源:
这可能是摄象机,摄象头,电视机,录象机,或者其它广电行业专用设备;
2)数字化、编码设备:
呵呵,主要的就是Osprey流媒体视频采集卡了,其他还有采集、编码一体化设备,例如品尼高的“视频精灵”,Osprey也有一体化采集编码设备了,这个以后再说。
3)编码工作站:
如果你制作的流媒体的清晰度不高,而且不是多路同时压缩的话,随便找台计算机就可以充当编码工作站了;你如果要制作广播级的流媒体,那就好好好考察:CPU、内存、主板、显卡。需要说明的是,显卡对压缩流媒体并没有影响,这里之所以提到它,是因为在回放压缩好的流媒体时,即使你的流媒体质量很好,如果显卡档次不够,那么播放的效果也不好,这时,你就不能确定是压缩好的流媒体的问题,还是显卡的问题了。
4)硬件服务器:
同样,这和你要处理的并发数量有关系。如果并发很小,随便找台计算机充当流媒体服务器就可以了。如果要知道并发数量和服务器配置的关系,可以问我。
5)CDN:
是“内容分发网络”的缩写。简单理解,就是网络缓存。为什么会需要这种设备呢,因为流媒体消耗的带宽很大,给骨干网带来很大压力,所以,有必要在网络上部署CDN设备,这样,用户要访问的内容可能已经存在于靠近他的网络缓存里,从而节约了骨干带宽。
6)用户接入设备:
主要有:ADSL猫、CABLE猫、网卡。
7)用户终端设备:
有什么呢?机顶盒、游戏机(例如SONY的PS2)、手机(例如NOKIA的9210)、PDA(例如COMPAQ的iPAQ)。
现在主要的宽带用户终端还是计算机,不过,以后上述设备用做宽带的终端会越来越多。说不定还会包括家用电器。
和流媒体相关的硬件主要这些吧。以后大家可以围绕这些设备来讨论。大家也可以建议,还有那些设备、话题,可以讨论。
算是抛砖引玉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