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家论坛_弱电智能化技术与工程讨论(建筑智能,家居智能,人工智能)

小区智能化集成
收藏本版 |订阅

小区智能化集成 今日: 3290 |主题: 3713|排名: 27 

发新帖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智能建筑物内空气质量...

[复制链接]
syhsd 发布于: 2003-5-28 14:46 487 次浏览 3 位用户参与讨论
跳转到指定楼层
从人居环境的小气候来看,智能建筑可为楼内人群提供非常稳定的舒适环境。无论楼外的气候是多么的寒冷或是炎热,智能建筑都能通过楼宇管理自动化系统(BAS),及时地自动地将楼内小气候调节到适宜的程度。使楼内人群在非常舒适的环境内活动,提高工作效率。由于是使用了集中空调系统,这就要求大楼的门窗不能向楼外敞开,所以,智能建筑是属于密闭型建筑。 在密闭的建筑物内,楼内空气与楼外大气不能通过门窗任意交换。因此,如何保证楼内空气质量的合格,就成为BAS中的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 室内空气中的污染及其污染来源是多方面的,在密闭型建筑内的污染大致有以下几方面: 1.人体散发出的气体 主要来自楼内人群的呼出气。通常一个成年男性每昼夜要吸入15m3空气口在新鲜空气中含氧量大约21%,含二氧化碳0.03%-0.04%,所以,15m3新鲜空气中含氧气约3.15m3。含二氧化碳仅0.005m3。而成年男性一昼夜的日子出气中二氧化碳为0.5m3,约为吸入量的100倍。除二氧化碳以外,人体还呼出其它代谢产物,例如氨气、二甲胶等。人体若吸入了某些有机化合物,也能从呼吸道排出部分该化合物的原形及其气态分解产物。例如吸入苯后,仍可有50-70%的苯随日子出气排出;又如甲醛在体内可分解成甲酸从呼出气和尿中排出。此外,人体的皮肤也能排出汗液或其它具有不良气味的挥发性物质。 2.人体散发的病原体 人们通过呼吸、说话、咳嗽、打喷嗖等活动,能将呼吸道的各种病原体排入室内空气中。常见的如流感病毒、肺炎双球菌、溶血性链球菌、结核杆菌等等。另外,通过人们的活动,还能从室外带入各种有害微生物,例如金黄色葡萄球菌、霉菌等等。室内的地毯、挂毯、窗帘、沙发套等织物中也会孳生微生物。 3.建筑材料散发出的有害气体 建筑材料大致可以分为基础建筑材料和装饰材料两大类。基础建筑材料是用于地基、地面、墙壁等的承重材料、大多采用砖、钢筋水泥,在制造砖和水泥的原材料中如果含有高本底的铀或镭,就会蜕变成氡(222Rn)释放到室内,氡及其短寿命子体能诱发肺癌。 许多装饰材料都是化工产品,能释放出多种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0Cs)。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是甲醛。甲醛主要存在于多种粘合剂中。在粘贴装饰材料或制作人造板家具后,甲醛就会大量释放到室内全气中,某些塑料地板砖、塑料壁纸、化纤地毯、涂料中也含有不同数量的甲醛。尤其是用脲醛树脂制成的隔热板材料(UFFI)甲醛的释放量很大。由于甲醛大多被用于物体的内部,因此,需要经过相当一段时间的释放方能充分。其释放期限的长短与用料多少有关。也与气温、气湿、气流有关。一般说来,少则一个月,多则1-2年。甲醛有异嗅,能刺激眼结膜、皮肤、能引起局部甚至全身的过敏反应,能降低机体免疫力,影响神经系统,严重时能引起喉头水肿,也能损伤肝脏,引起中毒性肝炎。此外,甲醛也是一种燃烧产物,吸烟的烟气中、燃料燃烧的废气中都含有相当多的甲醛。所以,甲醛是室内空气中重要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 某些粘合剂、油漆、涂料、地板蜡等化工用品中含有苯、甲苯、三氯乙烯、三氯甲烷、二异氰酸脂类等有毒物质。据粗略统计,约有300余种。这些挥发性有机物大多影响神经系统,引进头晕、头痛、无力,还能损害肝脏。苯能损害造血系统,引起白血病。 4.物体燃烧的各种燃烧产物 吸烟过程引起烟叶的燃烧,其烟气中所含化学物质至今已发现有3800多种,其中很多致癌成分,例如致癌性多环芳烃类化合物。燃料的燃烧产物种类也很多,燃煤能产生二氧化硫、颗粒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甲醛、氮氧化物、颗粒物等等。液化石油气、天然气等气体燃料也能产生C0、C02、甲醛、氮氧化物等等。当然,在智能建筑物中,一般是不会使用煤或燃气作为燃料,而是使用电炉。但是,也炉的高温燃烧能将空气中的氮气和氧气结合成氮氧化物。能损伤支气管和肺泡。重者使人窒息。 5.现代化办公设备。例如复印机能释放臭氧,具有强刺激作用。碳黑粉中含有强致突变物-硝基多环芳烃。 6.各种卫生杀虫剂的使用 由于楼内小气候很适宜,除了人体感到舒适以外,也助长了病原微生物和害虫的孳生,例如蝉螂、螨虫等等。瞒虫是致敏原,其虫卵、幼虫、成虫甚至其蜕皮都具有致敏作用,能使人哮喘、荨麻诊等。因此,需要使用各种卫生杀虫剂予以杀灭。卫生杀虫剂属于农药类,有很大毒性。 7.室内用于喷雾、加湿、空调冷却等的用水。这些用水的水质不良,就会将水中的细菌喷入室内空气中,最严重的是军团杆菌。这种杆菌在水中的生存力很强,随着水雾吸入呼吸道后能引起肺部炎症,急性发作时有致命危险。 由此可见,在密闭的专间内,有如此众多的有害物质在空气中流动,如果空气得不到净化,氧气就会逐渐减少,有害物质的浓度就会越来越高。即使各种因子的浓度不高,但在综合作用下,可使楼内人群出现种种症状,而且,楼内安装的许多金属管道,能吸收新鲜空气中的负离子,使室内空气中的负离子数最减少,甚至完全被吸收掉,使人容易产生疲劳感,工作效率降低。 由于楼内空气中有益成分的减少,有害成分的增加,使楼内人群感到很不舒适,往往会引起头晕、头痛、乏力、咳嗽、食欲不振、恶心或眼干、嗓子干、皮肤搔痒,出现皮诊等种种症状,这类非特异性的症状,称为不良建筑物综合征(SickBuilding Syndrome.SBS)。 所以,智能建筑的BA系统一定要有净化空气的功能。有的大楼在集中式空调系统上安装了净化空气的装置。日前这些装置只能对部分污染物有清除作用,不可能使所有污染物都得到净化。而且,所用的净化材料用久会失效,必须定期更换,以保证其正常运转。同时,也可避免造成二次污染。 BA系统应安装置换空气的设备,定期将楼内污染空气排出一部分,同时,将楼外的新鲜空气输入一部分,以改善楼内空气的新鲜程度。新鲜的大气中除了有足够的氧气以外,还含有较多的对人体健康有益的空气负离子,这是至今人工净化空气所做不到的。当楼外大气也有一定污染时,进气口也要有过滤设备以除去楼外空气中的污染成分。现在有很多装有集中空调的大楼的管理人员不重视新风量的输入,没有按照规定定期输入一定量的新风。仅仅是将楼内空气抽入空调机内进行温度调节后即再送到楼内各部分供人群呼吸。在这种情况下,显然主观感觉上也会感到空气在流动,但这仅仅是楼内空气的闭路循环,没有新风在内。所以,在安装有集中空调系统的封闭环境内,仅仅感觉到有风或是用仪器测定出气流速度就认为空气新鲜,这是不准确的。新风量必须专门测定。 楼内用水应保证质量。一切能形成水雾进入空气的用水,必须符合饮用水卫生标准,以防止水雾中的某些病原体通过呼吸道进入人体。城市饮用水都来自自来水厂。一般说来大中城市的饮用水都是合格的。但是。从自来水厂出来的合格的饮用水进入高层建筑以后,二次供水系统造成的水质污染,是经常发生的。水中不仅有病原体,还有很多化学污染物,甚至致癌物。二次供水设备必须要安排专人负责,这些工作人员必须具有必要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包括如何清洗二次供水设备,如何二次消毒等),方能保证二次供水水质的安全。这决不是任何一个临时工就能胜任的。 在我国,高层建筑内的空气质量问题是一个刚引起人们关注的卫生问题。智能建筑内的空气质量问题,则更是一个新问题,以往研究极少。因此,对现有的智能建筑进行室内空气质最监测,是很有必要的。即可以保护现有楼内人群的健康,还能积累科学数据,为今后新建智能建筑中BA系统的改进提供参考信息。 室内空气质量的监测,应有一定的卫生要求,要保证监测的结果具有准阶性和代表性。例如采样点的位置、采样的时间、监测指标的种类和测定方怯都必须严格进行设计和实施,这是一整套正规的运作程序,必须严格予以质量控制。只有这样,测得的结果才能真整反映出楼内空气质量的真实状态。 确保智能建筑内空气质量合格的问题,既有在设计方面的要求,也有在管理方面的要求。智能建筑从世界上第一幢诞生至今,仅有十余年历史。其中的卫生要求,还有待于我们满腔热情地认真探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已有3人评论

新浪微博达人勋

千家认证

沙发
wahaha 发表于 2003-5-29 20:52:00
当然调节空气质量也是BA的重要功能之一,可以多设CO2、CO浓度传感器,来控制新风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千家认证

板凳
林松 发表于 2005-1-7 10:01:0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千家认证

地板
xmznt 发表于 2005-1-14 21:53:00
现在有否好的监测仪器仪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新浪微博登陆 千家通行证登陆

本版积分规则

千家智客微信号
千家智客微信
玩物说商城
玩物说商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