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家论坛_弱电智能化技术与工程讨论(建筑智能,家居智能,人工智能)

综合布线(Cabling)
收藏本版 (10) |订阅

综合布线(Cabling) 今日: 6301 |主题: 37622

发新帖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小知识:布线系统标准的发展[转帖]...

[复制链接]
zxy321 发布于: 2003-2-28 10:56 587 次浏览 0 位用户参与讨论
跳转到指定楼层
当单模光纤以其高带宽和长距离传输被证明是一种无可比拟的信号传输媒质的时候,数据电缆广泛的被应用于局域网(LAN)中,尤其是在网络的水平部分(连接电脑和楼层配线之间的电缆)。面对各种光纤的竞争,随着连续的,基于不同性能等级数据电缆的开发,表明铜缆仍然具有生命力,完全可以满足用户越来越高数据传输比特率的需求。
关于布线系统的一切开始于15年前,当Anixter发布其布线产品,并命名它们为“level 3”,“level 4”……这个设想是根据布线系统所能支持的最大比特率(每秒钟在设备间传输的比特数),建立分类计划并以此来划分布线系统。
实际上,由各个部件(包括电缆,连接件……)组合的传输特性决定了整个布线系统的最大带宽。(带宽是一段时间内可以传输的数据的总数。对于数字设备,带宽或者比特率通常使用每秒通过的比特数bps表示。对于模拟设备,如布线系统,带宽使用每秒通过的周期数,或Hz表示。)而带宽又直接影响到布线系统所能支持的最大传输比特率,这样信息就可以以某一接入速度在布线系统上传输。布线系统的主要传输特性有:衰减,串扰,回波损耗等。
  标准化组织(如ISO: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在制定布线系统的相关标准时,同意使用类似于Anixter开发的分类计划,确立了评估指标“类(Categories)”。而每单一部件如电缆或连接件必须符合相应的类别,这就是cat.3、cat.4、cat.5……并且,为了定义由某一类别部件所组成的整个系统的性能等级,标准化组织建立了“级(Classes)”。如Class A,Class B,直至Class F。
值得注意的是有一个标准化组织(TIA:Telecommunication Industry Association)并没有使用“级(Classes)”来命名布线系统,而是使用相同的分类方法“Cat.3,Cat.4,Cat.5……”来区分各种部件以及由这些部件组合成的布线系统。
在过去的5年中,标准化组织首先选择所要定义的布线等级,随后确定相适应的各个部件所需要的特性,并建立相关联系。构建最复杂情况下的布线结构模型,计算出相应的“最差值(worst case)”,由此确定各个部件所需的特性参数。此外,随着一些高速网络应用的出现,为了更好的支持这些全新的网络应用,更多的特性参数被定义,如各种功率和参数以及结构参数等。
1 布线系统标准
1.1 已制定完成的标准的定义。
1.2 正在制定中的标准。
目前,国际布线标准ISO/IEC 11801第二版本草案已进入FDIS(Final Draft International Standard)阶段,它将在2002年第3季度被通过和发布。它将包括cat.5e'/Class D,cat.6/Class E 和cat.7/Class F系统和一种新的光纤等级。
2 部件标准
就布线系统而言,同样具有非常先进和完善的部件标准。
基于目前的布线标准或是标准草案,电缆的部件标准已被制定和通过,如IEC 61156和EN 50288。电缆制造商们也可依据这些电缆标准生产制造cat.5、cat.6或者cat.7电缆。作为全球领先的综合布线提供商,耐克森是少数几个可提供全系列电缆产品的厂商,UTP,FTP和STP,cat.5、cat.6和cat.7。这意味着我们设计和生产直至cat.6的UTP和F2TP,以及cat.7的STP。
连接件的标准同样存在,但并未被完全发布。由耐克森提交的cat.7连接件组合(GG45-GP45)标准已在2002年3月22日被一致通过(IEC 60603-7-7),成为7类标准连接件,并可完全兼容目前的RJ45。然而由于在性能兼容性上的难以保证,导致cat.6连接件的标准发布被推迟,这主要是由于各个连接件制造商的cat.6连接件之间的相互不兼容而引起的。随着最后折衷方案的出台,可以预见,cat.6连接件标准将在2002年底发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新浪微博登陆 千家通行证登陆

本版积分规则

千家智客微信号
千家智客微信
玩物说商城
玩物说商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