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家论坛_弱电智能化技术与工程讨论(建筑智能,家居智能,人工智能)

资讯交流
收藏本版 |订阅

资讯交流 今日: 21727 |主题: 3424|排名: 6 

发新帖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马云鲜为人知的首次创业...

[复制链接]
byzoneb 发布于: 2014-9-22 16:57 115 次浏览 0 位用户参与讨论
跳转到指定楼层
阿里巴巴在纽约上市,媒体热衷讨论抢购阿里巴巴的热潮以及阿里巴巴庞大的市值。千里之行,始于足下,马云阿里巴巴帝国的征程发轫于何时?马云的创业之路又从哪里开始?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话题。原文来自博云网资讯中心。
1991年的秋天,马云在一次朋友聚会上说:“金庸的每部武侠书我都不只看过一遍,我的梦想就是成为武林高手。”
    那时候的他,还是杭州电子工学院的一位英文讲师。
    二十三年后的9月9日,这位身高不到一米七的浙江男人,带着它的商业航母“阿里巴巴”远征美国。今天的马云做为商业江湖中的武林高手,成了许多人崇拜的对象。
    不过,大多数人在讨论马云和他的阿里帝国能走多远时,却鲜有人关心这位商业巨人是从哪里出发!
    今天就聊聊马云和他的第一次创业项目——杭州海博翻译社。
    “大海一般博大的希望”,一位马云当年的老友依稀记得他把翻译社取名“海博”的原因。1992年,随着社会上翻译英文资料的需求越来越多,马云租下**教青年会沿马路的两间房办起了“海博翻译社”。
    “海博”也是英文“Hope”的音译。辞去安稳的大学讲师工作,夫妻双双下海经商,他也需要“希望”的支撑。
    彼时,尽管翻译社惨淡经营,赚取的利润甚至不及房租的一半,但马云一直坚持着。也因为房子临街,马云还曾带队,到离杭州140公里外的义乌小商品市场采购礼品放在店里卖。如果你二十年前路过这里,也会很惊讶的发现,一家翻译社竟然兼卖起了鲜花和礼物。
    直到后来马云杀入互联网创业,才把翻译社送给了一个学生。至今,翻译社仍然还在青年路27号开着,门面也没有扩大,只是外立面稍做了一番装修,显得更时尚大方。
    有意思的是,英语和小商品,组成了阿里创业之初的两个重要元素——马云早期耐以起家的国际B2B业务因此应用而生。谁能想到,这两者早在海博翻译社就有了交集。
    后来马云还开了一家专门给企业做主页公司,网站取名“中国黄页”,公司也叫杭州海博网络,不过那都是后话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新浪微博登陆 千家通行证登陆

本版积分规则

千家智客微信号
千家智客微信
玩物说商城
玩物说商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