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智能建筑学会AIBI(American Intelligent Building Institute)对于智能建筑的定义是这样描述的:所谓“智能建筑”,是通过建筑的四个基本要求,即结构、系统、服务和管理进行最优化的组合,为用户提供-个高经济性、高效率、高舒适性的建筑物。
在日本定义智能建筑就是高功能大楼,是有效地利用现代信息与通信设备,采用楼宇自动化技术高度综合管理的大楼。
我国智能建筑专家、清华大学张瑞武教授1997年6月在厦门市建委主办的“首届智能建筑研讨会”上就智能建筑提出了下列比较完整的定义:智能建筑系指利用系统集成方法,将智能型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信息技术与建筑艺术有机结合,通过对设备的自动监控、对信息资源的优化组合,所获得的投资合理、适合信息社会需要并且具有安全、高效、舒适、便利和灵活特点的建筑物。
国外对智能化住宅的定义为:将家庭中各种与信息相关的通信设备、家用电器和保安装置,通过家庭总线技术连锁反应接到一个家庭智能化系统上进行集中的或异地的监视、控制和家庭事务性管理,并保持这些家庭设施与住宅环境的和谐与协调。
我国制定的智能小区工程建设的总体目标是: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控制技术及IC卡技术基础上,采用系统集成方法,逐步建立一个沟通小区内部住户与住户、住户与小区综合服务中心、住户与外部社会的多媒体综合信息交互系统,为住户提供一个安全、舒适、便捷、节能、高效的生活环境,实现以家庭智能化为主的、可持续发展的、具有21世纪风范的智能化小区。
智能住宅的定义和内涵也会随着信息技术,尤其是通信技术的发展而动态的变化。随着在家办公、在家上学、电子商务、网上政府、网上图书馆、网上医院、网上旅游、网上消费等新生事物的出现,智能住宅的内涵也会有相应的量变和质变。因此可以认为智能小区和智能住宅将具有很广阔的发展前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