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家论坛_弱电智能化技术与工程讨论(建筑智能,家居智能,人工智能)

小区智能化集成
收藏本版 |订阅

小区智能化集成 今日: 3290 |主题: 3713|排名: 27 

发新帖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住宅建筑节能发展思考...

[复制链接]
xiaonaijia 发布于: 2004-9-13 15:54 613 次浏览 1 位用户参与讨论
跳转到指定楼层

城市建筑的发展不仅仅要考虑到建筑物外观的漂亮,还应该引导设计师和开建设节能建筑的方向发展,这样城市住宅建设才能可持续健康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住宅建设日新月异,然而住宅开发注重的是环境、地段、户型等外在因素,开发商往往考虑的是用最少的投资获取最大的空间利益,忽视住宅质量和建筑节能,这在目前的住宅建设中,已经成为一个突出的问题。一些开发商对外宣传,楼书做得很好,什么亲水楼盘、黄金地段等等,但实际质量如何﹖节能、隔热、保温、隔音、环保这些性能又怎么样﹖几千元一平米的房屋照样不隔音,不节能。   作为一名城建工作者,笔者对此深感忧虑,建筑节能不能滞后于经济发展。如何加强研究和设计建筑节能就成了迫在眉睫的一件大事。本文就建筑节能的设计、研究和建设谈一些个人的浅见。   我国建筑节能的现状   1、建筑节能尚处于起步阶段。   我国的建筑节能工作始于1986年,从1986年我国试行第一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至今,近20年来建筑节能工作还没有全面推开。截至2000年底,全国既有房屋建筑面积,城市已至76.6亿平方米,农村则达200.4亿平方米,其中能够达到采暖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的只有1.8亿平方米,仅占全部城乡建筑面积的0.6%,占城市房屋建筑面积的23%,270多亿平方米的既有建筑每天无节制地消耗着大量能源。   但另一方面,建筑节能工程从点到面正逐步扩展,已从少数北方城市建造单栋节能试点住宅发展为几十个北南方城市成批建设建筑节能示范小区,建成的示范工程已超过100万平方米。全国每年建成的节能建筑,从“九五”初期的1000万平方米,发展到“九五”末期的5000万平方米。但是目前我国依然是建筑能耗大国?建筑节能工作还处于初步发展阶段,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很大差距,建筑节能20年风雨路漫漫。   2、建筑节能已引起国家重视。   近年来,我国政府对建筑节能颁布了一系列的法规文件?1996年,召开了全国建筑节能工作会议,建设部和国家计委、国家经贸委等有关部委先后联合发出了《关于实施〈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的通知》;1998年1月1日正式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2000年10月1日起施行了第76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部长令《民用建筑节能管理规定》;2001年10月?建设部、国家计委、国家经贸委、财政部联合发文实施《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这一标准把以前的降低能耗30%提高到50%。近年来,各级政府正加强指导开展对民用住宅与公共建筑、新建与旧有建筑的节能改造等多种类型的建筑节能示范工程或示范小区试点。各级政府针对建筑节能工作纷纷提出指导性原则,建筑节能作为住宅建设发展的方向正逐渐被各级政府摆上议事日程。   建筑节能推广不前的原因   一是建筑节能开发建设成本高?但房价不能高(按新的建筑节能设计标准测算,大体上每平方米建筑面积要增加100元?;二是开发商追求的是以最小的投资换取最大的空间利益;三是建筑设计从围护的结构、设计的角度、施工的角度、计算达到的系数等要比一般普通建筑复杂;四是政府考虑的是GDP在全国所占的位置,对建筑节能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认识不足,对建筑节能还没有摆上议事日程;五是建筑节能的建筑材料、工艺技术还没有形成体系;六是国家对建筑节能的规范还没有列入强制执行的范畴;七是国家及地方还缺乏对建筑节能的实质性经济鼓励政策,建筑节能缺乏必要的资金支持。   我国很多城市地少、人多、资源紧张,以往的发展更多的是建立在大量资源低效耗用基础上的粗放式扩张,这一发展模式已经难以为继。所以,如何节约资源、节约能源,加快对建筑节能的设计、研究,使建筑节能不滞后于经济的发展,已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加快建筑节能发展的几点思考   1、各级政府要提高认识,转变职能,把建筑节能列入国家决策层的重要议程。   首先各级政府要把建筑节能提高到实施资源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高度来认识;其次要把建筑节能作为实施公共服务、强化资源战略管理和加强环境建设的重要职能来对待;第三由政府实施建筑节能示范主程试点小区?通过示范工程以点带面这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推动建筑节能的一种有效工作方法。   2、组建建筑节能、设计研究领导机构。   加快对建筑节能研究、设计、建设的步伐?是城市决策者、规划者、设计者与建设者的共同职责和明智选择。政府应将节能工作放在能源战略的首要地位?对推动建筑节能的运作摆上议事日程?把建筑节能作为城市生态环保的一项措施来抓。建议各地应以建设局、房管局为主?组建市建筑节能领导小组?负责当地建筑节能的研究、设计、建设?规划制订实施推广建筑节能的目标措施、组织协调和监督管理:设立当地建筑节能的办事机构——建筑节能管理办公室?具体负责当地建筑节能的研究、设计、建设的组织实施和相关的管理工作。只有组织机构落实了,才能使建筑节能逐步走上健康、有序的发展轨道。   3、编制建筑节能专项规划和加强监督管理。   为了加快节能建设和使建筑节能有序发展,应编制建筑节能的规划和实施计划等。在新建住宅中,要严格执行国家关于《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民用建筑节能管理实施办法》、《民用建筑热环境与节能设计标准》?使建筑能耗满足规定的标准要求,通过行政立法,把推广建筑节能从一种号召性行为转变为一种强制性行为,以全面启动全国建筑节能工作,并加强落实和监督管理。对老的住宅可调整、完善和改造的,也应采取相应措施逐步进行改造。只有采取强化节能的措施和提高效能的政策,走“能源消耗最少,环境污染最小”的发展道路?才能形成能源可持续发展的新机制,为今后城市建设更长远的循环发展奠定基础。   4、注重“产学研”?加快对建筑节能的研究设计工作。   要把建筑节能的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新建材及先进适用成套技术的研究、生产和推广应用摆上“产学研”单位的重要议程。加强学科和部门之间的横向联合?积极开展组织设计和攻关工作。组织科研机构、建筑设计、环境保护、新建材开发的专家和生产厂家积极开展对建筑节能的研究、设计、攻关工作。一是开展标准化、多样化与工业化相结合的设计,为实现住宅建筑节能的通用化、配套化、系统化提供技术支持;二是在建筑体系上?要加快以承重结构为主线,包括围护结构、隔断、厨卫、门窗、管线等形成标准化、系列化,符合产业现代化发展方向的完整建筑节能体系;三是使用建筑节能部品体系,包括外围护、内围护、厨卫、设备、智能化、小区配套等六大部品体系,要形成通用部品、系列开发、规模生产,不断研究、设计、生产出新颖、环保、防污、隔音、保温、隔热的建筑节能材料:四是加速建设科技成果的转化及应用,使用智能遮阳及门窗自控系统,门窗应向节能、高档、新型、多功能、多品种的方向发展,减少使用能源,卫生间上下水管设计和使用U型管?避免外溢返臭和冬天防寒?五是在住宅中设计储放再生水的固定容器,充分利用再生水,要使建筑成为节能建筑和绿色环保建筑。   5、制定经济扶持政策,加大对建筑节能资金的投入。   在建筑节能的研究、设计、开发和建设?对新技术、新建材的研究和推广应用中,没有资金只是纸上谈兵?要创新投融资体制?想方设法筹措开发建筑节能的资金,要制定经济扶持政策,建立和完善建筑节能的经济激励政策,例如可减少土地出让金收益,或减少营业税等,不断研究探索建筑节能的发展基金,采取多元化筹措建筑节能资金的办法?加大对建筑节能资金的投入,为加快促进建筑节能提供资金保障。   6、积极推广和使用新型建筑节能材料。   对气密性、水密性、保温性、抗风性和抗变形性、环保、隔音、防污、保温、隔热的特殊建筑节能材料要大力推广使用。积极推广使用低辐射镀膜玻璃?LOW-E?。这种玻璃既可以达到在冬季有效利用太阳辐射热能加热室内物体,并阻止室内红外热辐射通过玻璃向室外泄漏的保温效果;在夏季又可以达到阻挡室外的红外热辐射影响室内温度的隔热效果,从而实现降低住宅建筑总能耗的目的。积极推广应用“四新”技术和产品,经常开展建筑节能材料展示推广会。使建筑节能材料通用化、配套化、系统化。要开展建筑节能设计大赛?重奖建筑节能设计人才。   7、大力宣传建筑节能的重要意义。   要利用广播、电视、报纸、杂志、黑板报等各种宣传工具,广泛宣传建筑节能和节约能源的重要意义。国家两部两委关于《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已发文实施,对建筑节能的外墙保温及外门窗保温等已提出要求?要广泛宣传“设计标准”?落实监督实施“设计标准”,把建筑节能当作一项战略决策的大事来抓。   我国是能源稀缺国家,节能是我国的一项战略决策,建筑节能是住宅建设发展的方向。只有人口、资源和环境协调发展,才是可持续循环发展的最佳途径。

来源:上海智能建筑网作者:刘建益日期:2004-7-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已有1人评论

新浪微博达人勋

千家认证

沙发
yanxj506 发表于 2005-2-24 11:44:00
顶一下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新浪微博登陆 千家通行证登陆

本版积分规则

千家智客微信号
千家智客微信
玩物说商城
玩物说商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