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小区智能化系统的等级划分 为使不同类型、不同居住对象、不同建设标准的 小区 合理配置智能化系统,小区按功能设定、技术含量、经济投入等因素综合考虑,划分为:一星级(符号★,下同)、二星级(符号★★,下同)、三星级(符号★★★,下同)三种类型。 2 .1 一星级 智能化系统的建设按城镇建设行业产品标准 “小区智能化系统配置与技术要求” (CJ/T174-2003) 进行 ,具体要求如下: 1. 安全防范子系统 (1)住宅报警装置 (2)访客对讲装置 (3)视频监控装置 (4)电子巡查装置 2. 管理与设备监控子系统 (1)车辆出入与停车管理装置 (2)物业管理计算机系统 3. 信息网络子系统 为实现上述功能科学合理布线, 安装家居综合布线箱, 每户不少于两对电话线、两个电视插座和一个高速数据插座。 2.2 二星级 二星级除具备一星级的全部功能之外,要求在安全防范子系统、管理与设备监控子系统和信息网络子系统的建设方面,其功能及技术水平应有较大提升。并根据小区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地选用“ 居住 小区智能系统技术分类”标准 (CJ/T174-2003)中所列举的可选配置。 采用了节省资源和环境保护的智能技术与产品。 2 .3 三星级 三星级应具备二星级的全部功能,系统先进、实用和可靠。并具有 开放性、 可扩充性和可维护性。特别要重视智能化系统中管网、设备间(箱)、设备与电子产品安装以及防雷与接地等设计与施工。 在节省资源和环境保护的智能技术与产品方面应用效果明显, 并在采用先进技术与为物业管理和住户提供服务方面有突出技术优势。 3. 系统技术要求
3.1系统结构 小区智能化是以信息传输通道(可采用宽带接入网、现场总线、有线电视网与电话线等)为物理平台;联结各个智能化子系统,通过物业管理中心向住户提供多种功能的服务。小区内可以采用多种网络拓朴结构(如树型结构、星型结构或混合结构),图 1为小区智能化系统总体框图。
3.2系统功能 小区智能化系统由安全防范子系统、管理与监控子系统和信息网络子系统组成,系统功能框图如图 2 所示。
3.3系统硬件 1.系统硬件包括网络产品、布线系统、计算机、家庭智能控制箱、公共设备、计量仪表和电子器材等,应优先选择先进、适用、成熟的产品和技术。避免短期内因技术陈旧造成整个系统性能不高而过早陶汰。同时应避免采用技术上不成熟的硬件产品。 2.硬件产品应具有兼容性,便于系统产品更新与维护。 3.硬件产品应具有可扩充性,便于系统升级与扩展。 4. 具有 断线检测及设备故障自动报警功能。 3.4系统软件
系统软件的功能好坏直接关系到整个系统的水平。系统软件包括:计算机及网络操作系统、应用软件及实时监控软件等。 1.系统软件应具有很高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2.系统软件应操作方便,采用中文图形界面多媒体技术,使系统具有处理声音及图像等多媒体信息的能力。用机环境要适应不同层次住户及物业公司人员的素质能力。 3.系统软件应支持硬件产品的更新。 4. 系统软件应具有可扩充性。 5.系统软件 应 具备有远程监测、维护、升级的功能。 3.5系统集成 1.根据对小区智能化系统不同需求,可采用不同的集成技术。应在小区智能化系统建设规划阶段制定所采用的系统集成方案。 2.提倡采用宽带接入网、控制网、有线电视网、电话网等的融合技术,减化小区内信息传输通道的布线系统,提高系统性能价格比。 3.在规划阶段应将各子系统及子系统内功能模块的各种信息交接接口标准化,便于系统集成的实施。 4.住宅内可采用集各种功能为一体的控制技术。逐步发展采用无线传输技术。 5.提倡小区 “一卡通”系统,智能化系统与社会其它职能部门联网使用。 6.中心控制室,布线管网,接地与防雷,系统供电的要求应符合国家规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