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家论坛_智能建筑与智能家居技术交流社区

标题: 论PLC技术再定位 [打印本页]

作者: hz_wl    时间: 2004-5-5 02:56
标题: 论PLC技术再定位
PLC技术就是电力线通信技术(英文Power Line Communication),简称PLC。PLC是一种理想状态方案,大家的良好愿望是想利用电力线这种现成的资源,在不投入资金的情况下,获得较理想的传输媒质资源。使这种电力传输线路达到一线多用的目的。出于这一理想心态,大家开始了PLC的研究,据有关报道称日本、德国、美国、以色列、韩国、瑞士等发达国家己进行了数年的研究,我国也在此行列之中。
确实,电力线是一个很好的传输网络资源,其网络的建设质量、机械强度、路权通道、安全经济技术指标等都是经过反复论证合理优化的。它的覆盖面之广、容量之大是任何网络都不能比拟的。所以,这样的电力线路就是一种优质的不可多得的资源。更吸引人的是电力线像白花花的银子一样活生生的摆在我们的面前,人们怎么能不动心呢!大家总是觉得它除了输电外还有别的用处,总是放心不下,总是想把它整出一个什么来。这就是科学技术和人类社会进步的动力。因此,我们的专家几乎是废寝忘食的研究它。想让它再次造福社会,造福人类。如果对这一优质的网络资源(杆塔、导线、沟道、路由、通道、路权及其它金具材料等)进行充分的开发和利用,毫无疑问它将成为全社会的一个公共传输网络资源。这一网络资源可以说是人类一座待开发的"金矿"。
PLC确实是一个很好的技术方案,它在不增加任何布线成本的情况下实现高速通信。它曾经为电网的调度管理立下过功劳,最初的信息量很小,调度员只是以话音的方式向值班员下达操作命令和了解运行情况。设备也很简单,全电子管电路,逻辑交换是全电磁式继电器电路,调幅双边带收发信。虽然现代技术对PLC技术进行了全新的升级,但PLC技术能否跟进现代通信的要求和具有进入电信市场的竞争能力以及是否具有现在乃至将来的技术优势,我们确实还不敢早下结论。因此,我们必须要全面的认真的论证和决策这件事。下面就我个人的想法谈几点意见,请各位专家批评指正。
  一、如果真正要做,它支持的是一个很大的产业,试想,电力、电信己经是两大产业,PLC是要将两大产业想整合成一个更大的产业,这不是一件小事,这是一个超重量级的系统工程,必须要高度重视。如果真的要做这件大事,就必须高起点,长远景。不能只是看好现在我们不花一分钱去布线,在现已有的网线资源上接入"电力猫"和相关设备就可以"电力线上网啦"!用一种总觉得奇迹就要发生的超理想心态去实现巨大的现实工程。如果一旦搞成,过不了多久发现不能跟进实际要求,技术不具备竞争能力,用户只是无奈电网的垄断而不满意地暂时接受,那最后还是会被残酷的挤出圈外,后果不堪设想。所以必须严肃认真对待此事。
  二、在我国改革开放和加入WTO的今天,我认为技术过关是第一位的。真正的好技术,即要有社会效益,也要有经济效益,更要有先进的后发优势。政策过关是第二位的,政府的政策是支持先进的技术的。我认为PLC技术在以下几个方面需要补强和重新定位。
  1、电磁辐射的问题。①PLC的电磁辐射不能等同双绞线和超五类等其它技术,电力线的背景噪声及电磁相互干扰因素和其它通信线路是有很大区别的。如果PLC要达到与其它技术的同等信噪比标准,那么PLC就必须相应的提高在电力线上传输信号的信号电平。②根据电力配电接户网的拓朴结构,有首端和尾端用户之分,如果要满足尾端用户的信号电平,首端的信号功率要适当提高,如果是双向传输这一过程会更复杂。③网络中接入的电器越多,信号电平就必须随之相应提高。
综上所述,信号功率的提升就意味着辐射的加大。PLC的电磁辐射问题将会随着人类社会对环境的不断高要求而成为PLC技术的最大障碍,电磁兼容标准会越来越严。今后会有很多新的先进技术将取代这种有电磁辐射的技术,如现已有的光纤通信技术。目前正在使用的PLC成熟技术为什么没有受到电磁兼容的限制,我想主要是这几种原因;一是使用面很小,没有进入任何家庭,而将来是铺天盖地,千家万户。二是国家已授权了固定的频率范围,且收发信频率低、带宽窄。三是以高压输电线路拓扑结构点对点的独立通信方式,没有进入任何其它的网络层。四是它是一种低级的通信手段。那么,PLC必须解决电磁辐射的问题,这是它具有生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
  2、PLC的带宽问题是它能否具有生命力的又一个重要方面。现在大家都说"电力猫"的带宽是多少兆,很有吸引力。而这一带宽量和这种特殊的物理传输网及媒质(导线)的固有带宽量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比如,建设了一个大型的发电厂,但它的外输线路容量很小,这样电是送不出去的。最后一公里的主要问题,不是"猫"的问题,而是传输媒质的问题。在现有的技术条件下,PLC满足不了今后网络的海量数据传输,那怎么办!再者,今后的网络发展方向是三网融合的海量信息传输,PLC能否完成这一艰巨的电信任务?全光网已成为今后的发展方向,在这些诸多的技术中PLC占什么优势,带宽问题不仅是其它传输网的生命,更是 PLC的生命。我们不能只搞几年PLC,然后无奈的丢弃,到那时的损失是无比惨痛的。
  3、电力网的负荷多变是无法预见、无法控制和无法克服的问题,这是电力网应有的本质特征,这对电力网是很正常的事情,但对高频信号传输就不是一会事了。用电高峰时给我们的直觉是负荷大了,网络的速率就低了,而实质上是电网的一系列参数发生了变化(相对高频信号的传输而言)。我们可以这样理解,每一个接入电网的电器设备都可以等效为一个电容和一个电感元件(除纯电阻型负载)。这些随时接入或随时退出电网的对地电容和电感元件的多少就随时改变着电网中对地电容量和电感量的大小,因此,网络的频率响应也会因此发生很大的变化,导致了网络的带宽随之变化。这些个电容中和电感中的所有绝缘介质就是电器设备中的工频电气绝缘材料,它对50Hz工频电能是绝对要绝缘的,且必须满足电气标准,否则就会短路、漏电而造成事故或电能损耗。但是这种绝缘对高频信号就不一定绝缘,在一定的电容量和电感量的高频LC回路中,可能是通路或者阻抗很小,因此造成高频信号的傍漏、衰减和频响度的变化,等等。所以我们接入的每一个电器(包括一个灯泡)最好都要采取高频阻波手段,阻止高频信号傍漏,如加装高频阻波器等。
    4、目前的PLC网络,它的两种电气连接不能完全同步,将来的互联网是网状网,如果要将电力网建设成网状拓朴结构是不可能的,它必须以每一台配电变压器为一个独立的网络,每台变压器之间的低压侧线路是不能以50Hz工频电气连接的。如果实行高频电气连接是可能的,但这是一件很麻烦的事,同时也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因此低压配电网络不可能全面实现网状网络。
  因此,PLC必须解决以上技术问题。同时对PLC要再论证再定位一次。就目前的情况而言,PLC的优势是在家庭局域网中,超出这个范围所面临的问题就更复杂更困难。为了能够有效利用和开发电力网资源,可以采取PLC技术与其它技术并举和互补的办法,作几手准备。总之,电力网资源是一个很大很优的资源,浪费它确实太可惜了。国家电力进入电信市场有着天然的强大优势,谁也争不过,关键是如何整合我们的电网资源。我们不仅要靠电网的天然垄断优势,更要靠先进的技术优势,只要我们全面的多领域的开拓,我们至少可以成为最大的物理网络运营商。
作者: tpkj_gl    时间: 2004-5-5 15:00
朋友是做这方面的吗?有更详细的资料吗?我想更多的了解一下




欢迎光临 千家论坛_智能建筑与智能家居技术交流社区 (http://bbs.qianji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