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家论坛_智能建筑与智能家居技术交流社区

标题: 光缆施工及光缆特点 [打印本页]

作者: 阳光先生    时间: 2004-2-24 15:10
标题: 光缆施工及光缆特点
光缆传输系统特点 光纤是通过石英玻璃而不是通过铜来传播信号的。由于光缆中光纤的纤芯是石英玻璃制成的,容易破碎。因此,在光缆施工时,有许多特殊要求并要特别地小心谨慎。施工人员操作不当,石英玻璃碎片会伤害人。光纤连接不好或断裂,使人受到光波辐射,会伤害眼睛。因此,参加施工的人员,必须经过严格训练,学会光纤连接的技巧,并遵守操作规程。未经严格训练的人员,严禁操作已安装好的光缆传输系统。 施工人员即使能熟练操作,也必须遵守下列操作程序:注意安全  力求线缆的安装快捷迅速,不出现差错,同时保证:  设备;  你们自己;  其它参与安装的人,或者;  终端用户 没有任何危险。 安全条例在安装过程中必须被遵守,这不仅出于对自身安全的考虑,同时也是对你们周围的人以及那些可能使用该系统的人的安全考虑。不遵守安全条例会导致严重的伤害甚至死亡。总而言之,你应该遵守你们公司的安全规程。在开始一项工作以前请遵循以下安全要点:  穿着合适的工作服  在计划工作时谨记安全  确保工作区域的安全性  确定电力线的位置  使用合适的工具 穿着合适的工装 穿着合适的工装可以保证工作中的安全,一般情况下,工装裤、衬衫和夹克就够用了。除了这些服装之外,在某些操作中,还需要下面一些配件。 安全眼镜 在操作中要始终配戴眼镜,因为在诸如对铜缆进行端接或接续时,铜线有可能会突然弹出来,会伤及眼睛。在端接或接续光纤时,也应佩戴眼镜。安全眼镜要经过检验的,以防碰撞时爆裂。 安全帽 在有危险的地方要始终戴着安全帽。例如在生产车间,在梯子高处工作,在你头顶上方工作的人都可能给你带来危险。在许多情况下,在新的建筑工地,会看到要求在工地上佩戴安全帽的提示性警告。 手套 安装或操作时,手套可以保护你的手。例如,当在楼内拉缆时,或擦拭带螺纹的线杆时都可能会碰到金属刺,这时手套会保护你的手。 劳保鞋 通常,应该穿劳保鞋来保护脚踝。在有重物可能落下的区域,要求穿鞋尖有护钢的鞋。 计划工作时谨记安全 作计划时要谨记安全。注意可能会伤及你或其它人的危险。如果你发现有关的区域有安全问题,请监工来和你一起查看。 保证工作区域的安全 确保在工作区域的每个人的安全。一旦工程确定,在布线区域要设置安全带和安全标记。妥善安排工具以使其不防碍它人。缺乏管理的工具是造成伤害的隐患。 使用合适的工具 在安装任何布线系统时,都会使用手工工具。在保证使用安全工具的 同时,选择合适的工具。谨记以下提示:  保证工具是锋利的。  修整好螺丝刀以使其刀头适合螺钉帽。  在需要电源工具的地方使用双绝缘电源工具。  确保工具处于良好状态。  如果工具磨损了,要更换。 工作区中使用的工具 在工作中会用到几种普通的工具。下面列出了一些必要的工具:  管-锁钳  斜嘴钳  钻(1/4和1/2英寸钻深)  钻头  通电测试仪  钢锯  扁嘴钳  螺丝刀(扁头的和十字花的)  板岩锯  通条  铁丝剪  多用刀  绳子或拉绳  冲击工具  电缆夹  布缆支架(如果使用卷轴电缆)
作者: 阳光先生    时间: 2004-2-24 15:11
环境应保持干净;如果无法远离人群,则应采取防护措施。 不允许直接用眼睛观看已运行的光纤传输系统中的光纤及其连接器。 维护光纤传输系统,只有在断开所有光源的情况下,才能进行操作。 光缆施工特点 在建筑物中凡是敷设电缆的地方均能敷设光缆。例如干线,可敷设在弱电间内。敷设光缆的许多工具和材料也与电缆相似。但是,两者之间也有如下的重要区别: 首先,也是最重要的,光纤的纤芯是石英玻璃的,非常容易弄断。因此在施工弯曲时决不允许超过最小的弯曲半径。 其次,光纤的抗拉强度比铜线小。因此在操纵光缆时,不允许超过各种类型光缆的拉力强。 如果在敷设光缆时违反了弯曲半径和抗拉强度的规定,则会引起光缆内光纤纤芯的石英玻断裂,致使光缆不能使用。 为了满足弯曲半径和抗拉强度,在施工的时候,光缆通常是绕在卷轴上,而不是放在纸板盒中。为了使卷轴转动以便拉出光缆,该卷轴可装在专用的支架上。光缆的弯曲半径至少应为光缆外径的15倍(指静态弯曲,动态弯曲要求不小于30倍)。 请记住,放线总是从卷轴的顶部去牵引光缆,而且是缓慢而平稳地牵引,而不是急促地抽拉光缆。 用线(或绳子)将光缆系在管道或线槽内的牵引绳上,再牵引光缆。用什么方式来牵引将依赖于作业的类型、光缆的重量、布线通道的质量(在有尖拐角的管道中牵引光缆就比在直的管道中牵引光缆困难),以及管道中其他线缆的数量。 光缆光纤和电缆导线的接续方式不同。铜芯导线的连接操作技术比较简单,不需较高技术和相应设备,这种连接是电接触式的,各方面要求均低。光纤的连接就比较困难,它不仅要求连接处的接触面光滑平整,且要求两端光纤的接触端中心完全对准,其偏差极小,因此技术要求较高,且要求有较高新技术的接续设备和相应的技术力量,否则将使光纤产生较大的衰减而影响通信质量。
作者: 阳光先生    时间: 2004-2-24 15:11
光缆传输系统施工要求 必须在施工前对光缆的端别予以判定并确定A、B端,A端应是网络枢纽的方向,B端是用户一侧,敷设光缆的端别应方向一致,不得使端别排列混乱。 根据运到施工现场的光缆情况,结合工程实际,合理配盘与光缆敷设顺序相结合,应充分利用光缆的盘长,施工中宜整盘敷设,以减少中间接头,不得任意切断光缆。室外管道光缆的接头应该放在人(手)孔内,其位置应避开繁忙路口或有碍于人们工作和生活处,直埋光缆的接头位置宜安排在地势平坦和地基稳固地带。 光纤的接续人员必须经过严格培训,取得合格证明才准上岗操作。光纤熔接机等贵重仪器和设备,应有专人负责使用、搬运和保管。 在装卸光缆盘作业时,应使用叉车或吊车,如采用跳板时,应小心细致从车上滚卸,严禁将光缆盘从车上直接推落到地。在工地滚动光缆盘的方向,必须与光缆的盘绕方向(箭头方向)相反,其滚动距离规定在50m以内,当滚动距离大于50m时,应使用运输工具。在车上装运光缆盘时,应将光缆固定牢靠,不得歪斜和平放。在车辆运输时车速宜缓慢,注意安全,防止发生事故。 光缆如采用机械牵引时,牵引力应用拉力计监视,不得大于规定值。光缆盘转动速度应与光缆布放速度同步,要求牵引的最大速度为15m/min,并保持恒定。光缆出盘处要保持松弛的弧度,并留有缓冲的余量,又不宜过多,避免光缆出现背扣、扭转或小圈。牵引过程中不得突然启动或停止,应互相照顾呼应,严禁硬拉猛拽,以免光纤受力过大而损害。在敷设光缆的全过程中,应保证光缆外护套不受损伤,密封性能良好。 光缆不论在建筑物内或建筑群间敷设,应单独占用管道管孔,如利用原有管道和铜芯导线电缆合同时,应在管孔中穿放塑料子管,塑料子管的内径应为光缆外径的1.5倍以上,光缆在塑料子管中敷设,不应与铜芯导线电缆合用同一管孔。在建筑物内光缆与其他弱电系统平行敷设时,应有间距分开敷设,并固定绑扎。当小芯数光缆在建筑物内采用暗管敷设时,管道的截面利用率应为25%~30%。 采用吹光纤系统时,应根据穿放光纤的客观环境、光纤芯数、光纤的长度和光纤弯曲次数及管径粗细等因素,决定压缩空气机的大小和选用吹光纤机等相应设备及施工方法。
作者: 阳光先生    时间: 2004-2-24 15:12
光纤选择和链路设计规范 你可以选择62.5/125μm或50/125μm光纤。影响光纤选择的因素有:  如果选择同类型的光纤,那么网络布线空间是否充足;  是否要为传输媒体的改变而设计另外的管路。 注意:在混合使用62.5/125和50/125μm光缆时,预计的功率差异平均在3.5-4.7dB之间。在计算功率容余时,功率损失只需计算一次,且无需考虑连接点的数目。 在各个方面,62.5/125和50/125μm光纤布线都满足或超过现有的或即将发布的国家和国际布线标准的所有性能要求,并且支持最严格的基于激光和发光二极管的应用。包括最近通过的IEEE802.3z千兆位比特以太网标准。此标准规定,在最差条件下, 62.5/125μm光纤的最大传输距离为275m。 光纤选择和系统设计时,应该被考虑的两个主要因素是: ■ 最大系统长度 最大系统长度与带宽,发送器和接收器的规格,传输时延,不稳定性以及其它许多因素有关。 ■ 最大信道衰减 取决于最小的传输输出,最大的接收灵敏度和任何固定的功率损失。互连和接续的数目,光缆长度,传输波长和器件损失都将影响信道衰减。还应该注意的是,LED光源的衰减要比应用于诸如1000BASE-SX,156和620Mb/s的ATM,以及266,531和1,026Mb/s的光纤信道中的激光光源衰减要大。
作者: 阳光先生    时间: 2004-2-24 15:12
光缆敷设 综合布线系统的主干线通常都采用光缆传输系统,可分为建筑群之间的主干光缆和建筑物内的主干光缆,虽然同是光缆敷设施工,但有很大的区别,不论施工客观环境、缆线建筑方式和具体施工操作都有明显特点。所以,分别给予介绍。 1) 施工人员的配合 对于给定的敷设光缆作业,需要多少施工人员,取决于牵引的是单根光缆还是多根光缆,是以最大的牵引力将光缆拉入一条管道,还是经过拥挤的区域,以及是否通过建筑物各层的预留槽孔向下布放光缆。 当牵引一条光缆进入管道时,还要考虑光缆卷轴与管道的相对位置,有没有滑车轮来辅助牵引光缆等。 下面给出一些如何确定敷设光缆施工人员的建议: (1) 牵引一条光缆:如果被牵引的光缆要通过比较拥挤的区域,最好考虑用两个人,即一个人在卷轴处放光缆,另一个人用拉绳牵引光缆。如果是往一个空的管道中敷设光缆,而且光缆卷轴放在管道的入口点处,则用一个人就可以放光缆并牵引光缆,但在这种情况下必须保证张力(4芯光缆张力小于45kg、6芯光缆张力小于56kg、12芯光缆张力小于67.5kg)。若管道不是空的,或光缆卷轴无法对准管道的入口点,则就需要两个人,一个人将光缆馈送到管道入口处,另一个人牵引光缆。 (2) 牵引多条光缆:当在拥挤区或在管道中人工地同时安装多条光缆时,应配备两个人。一个人负责牵引光缆进入拥挤区或管道(站在牵引绳的一端)。布放光缆的一侧分两种情况:如果光缆是通过管道,则第二个人在光缆卷轴的一端把光缆馈送进管道,为了避免在牵引时超过最大张力应将光缆对准管道。若光缆要敷设在拥挤区里,第二个人将负责将多根光缆馈送进此区内,同时要保证不能在带尖的边沿上拖动光缆。 (3) 经由建筑物各层楼板中的槽孔向下敷设光缆:如果光缆经建筑物弱电竖井的槽孔向下敷设,则最少需要三个人,也许还要多些。要安排两个人来负责从卷轴上放光缆(一个人备用),在最底层的光缆入口处需要一个人,并且还要有人在楼层之间牵引光缆。
作者: 阳光先生    时间: 2004-2-24 15:14
光缆敷设的预留长度 光缆敷设方式 自然弯曲增加长度(m/km) 人(手)孔内弯曲增加长度[m/(人)孔] 接续每侧预留 长度(m) 设备每侧预留 长度(m) 备 注 管道 5 0.5~1.0 一般为6~8 一般为10~20 其他预留按设计要求,管道或直埋光缆需引上架空时,其引上地面部分每处增加6~8m 直埋 7 (9) 光缆管道中间的管孔不得有接头。当光缆在人孔中没有接头时,要求光缆弯曲放置在电缆托板上固定绑扎,不得在人孔中间直接通过,否则既影响今后施工和维护,又增加对光缆损害的机会。 (10) 当管道的管材为硅芯管时,敷设光缆的外径与管孔内径大小有关,因为硅芯管的内径与光缆外径的比值会直接影响其敷设光缆的长度,尤其是采取气吹敷设光缆方法。目前,气吹敷设光缆方法中通常把硅芯管内径与光缆外径的比值作为参照系数,根据以往工程经验管径利用率为50%~60%时最佳,它有利于采用气吹敷设光缆的长度更长。现以目前最常用的几种硅芯管规格为例,不同内径的硅芯管能穿放的外缆外径可参考下表中所列。 硅芯管内径与光缆外径适配表 光缆外径(mm) 11以下 12 12.5 13.5 14 15 16 16 硅芯管内径(mm) 26 26.28 28 28.33 28.33 33 33 33 光缆外径(mm) 18 19 20 21 21.5 23 24 25 硅芯管内径(mm) 33.42 33.42 33.42 33.42 42 42 42 42 对于小芯数的光缆,按管道的截面利用率来计算更为合理,规范规定管道的截面利用率为25%~30%。 (11) 光缆与其接头在人孔或手孔中,均应放在人孔或手孔铁架的电缆托板上予以固定绑扎,并应按设计要求采取保护措施。保护材料可以采用蛇形软管或软塑料管等管材。 (12) 光缆在人孔或手孔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a) 光缆穿放的管孔出口端应封堵严密,以防水分或杂物进入管内; (b) 光缆及其接续应有识别标志,标志内容有编号、光缆型号和规格等; (c) 在严寒地区应按设计要求采取防冻措施,以防光缆受冻损伤; (d) 如光缆有可能被碰损伤时,可在其上面或周围采取保护措施。
作者: 阳光先生    时间: 2004-2-24 15:17
建筑物光缆敷设 (1) 通过各层的槽孔垂直地敷设光缆 在新建的建筑物里面每一层同一位置都有一个封闭的交接间,在交接间的楼板上通常留有大小合适、上下对齐的槽孔,形成一个专用的竖井。在这个竖井内敷设综合布线系统所需的主干电缆和光缆。 在交接间中敷设方式有两种: (a) 向下垂放; (b) 向上牵引。 通常向下垂放比向上牵引容易些。但如果将光缆卷轴机搬到高层上去很困难,则只能由下向上牵引。 (2) 通过吊顶(天花板)来敷设 在某些建筑物中,如低矮而又宽阔的单层建筑物中,可以在吊顶水平地敷设干线光缆。由于吊顶的类型不同(悬挂式,塞缝片的),光缆的类型不同(填充物的和无填充物的),故敷设光缆的方法也不同。因此,首先要查看并确定吊顶和光缆的类型。 通常,当设备间和交接间同在一个大的单层建筑物中时,可以在悬挂式的吊顶内敷设光缆。如果敷设的是有填充物的光缆,且不牵引过管道,具有良好的可见的宽敞的工作空间,则光缆的敷设任务就比较容易。 如果要在一个管道中敷设无填充物的光缆,就比较困难,其难度还与敷设的光缆及管道的弯曲度有关。 (3) 在水平管道中敷设光缆 当需要在拥挤区内敷设非填充的光缆,并要求对非填充光缆进行保护时,可将光缆敷设在一条管道中。 (4) 在交接间、设备间等机房内 光缆布放宜盘留,预留长度宜为3~5m,有特殊要求时应按设计要求预留长度。
作者: jackyyb58    时间: 2004-2-29 15:15

作者: 天晴晴    时间: 2004-3-3 16:17
OK
作者: 网络小虾米    时间: 2004-3-4 15:35

作者: earthman    时间: 2004-3-24 15:22
我顶
作者: superlww    时间: 2004-3-28 10:26
好!顶!
作者: 牛仔    时间: 2004-4-1 10:05
hao




欢迎光临 千家论坛_智能建筑与智能家居技术交流社区 (http://bbs.qianji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