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家论坛_智能建筑与智能家居技术交流社区

标题: 室外监控前端防雷通常怎么做的? [打印本页]

作者: alibuda520    时间: 2014-7-24 11:51
标题: 室外监控前端防雷通常怎么做的?
客户室外有二十多个监控,请问通常前端防雷用什么设备??

作者: alibuda520    时间: 2014-7-24 12:36
顶下,没人吗
作者: 天狼星下    时间: 2014-7-25 12:01
首先做信号端前后防雷接地,电源接地
设备用电源的一二**防雷
视频信号的前后端避雷器
控制信号的前后端避雷器
尽量把所有能串入脉冲的可能性降低
然后就烧香祈祷别遇到直击雷吧
作者: first1022    时间: 2014-7-25 14:11
之前我们在做室外防雷时,都是将摄像机按准在埋地的镀锌钢管上,钢管上装避雷针,这个成本要高一些
作者: 图纸粉碎机    时间: 2014-7-25 22:30
球机用三合一防雷器,定点用二合一防雷器,做好接地工作,这是关键,要不然什么也是白搭
作者: eie1992    时间: 2014-7-26 08:50
天狼星下 发表于 2014-7-25 12:01
首先做信号端前后防雷接地,电源接地
设备用电源的一二**防雷
视频信号的前后端避雷器

    这就要一个基本前提条件:
    所有接地点必须“等电位”——每个接地点都永恒的是“大地0电位”;
    如果是这样:视频传输“防雷器”接地,就多余了,用导线直接接地不是更好么?
    防雷,先了解大地电磁环境吧!
作者: eie1992    时间: 2014-7-26 08:50
本帖最后由 eie1992 于 2014-7-26 08:52 编辑
天狼星下 发表于 2014-7-25 12:01
首先做信号端前后防雷接地,电源接地
设备用电源的一二**防雷
视频信号的前后端避雷器

发重复了
作者: 理想园    时间: 2014-7-26 22:11
防雷作用不是很大!
作者: 作业面23    时间: 2014-7-28 08:49
我们一般用2芯电源线进行供电,然后现场防雷器直接接地,接地电阻小于4欧,典型的TT系统

作者: 抱猫跳河的鱼    时间: 2014-7-28 11:48
本帖最后由 抱猫跳河的鱼 于 2014-7-28 11:50 编辑

楼上说的各种作法只对雷击线路时对终端设备起到保护作用,对直击雷跟本不管用.室外正确的方法是在摄像头杆旁边在立一根防雷杆,高度要比枪机杆高度要高,按防雷标准接地这样才管用,我说的是直击雷
作者: asamwang2014    时间: 2014-7-29 11:56
球机用三合一防雷器,定点用二合一防雷器,做好接地工作
作者: asamwang2014    时间: 2014-7-29 12:02
球机用三合一防雷器,定点用二合一防雷器,做好接地工作
作者: asamwang2014    时间: 2014-7-29 12:03
现在还有网络的防雷器,你可以问问厂家,把接地做好
作者: yanhozhong    时间: 2014-7-31 09:38
看你接进摄像机的有什么线,然后选择不同的2合1  3合1等不同的防雷器产品,还有楼上说的一定要接地、、、接地!
作者: z.x    时间: 2014-7-31 12:19
eie1992 发表于 2014-7-26 08:50
这就要一个基本前提条件:
    所有接地点必须“等电位”——每个接地点都永恒的是“大地0电位”;
...

首先要搞明白一个问题所说的大地“0”并不是真正的“0”。在EIE1992的好些贴中已经有体现了。A点地与B点地之间如不作连接是无法做到0相同的。至于为什么不直接跳过避雷设备直接通过导线接地。如果在理想条件下这样时可行的。但是实际中地是无法相同的。所以避雷设备在无雷情况下保持设备间通路,设备与地断路。当电压达到一定情况时设备间相当于断路。设备与地之间形成通路。如果直接使用导线连接那么会形成系统中“地”的不均衡。我称为地不平。当地改变后我们使用的一些参数会发生相应变化。例如DC12会变高或低。SYV75-5中的75会发生改变、485信号中的压差也会变化。从而产生干扰。我的监控防雷观点是设计尽量依托于建筑物的防雷,施工尽量使用金属管“KGB”,努力保证单点接地或不接地。监控系统在前端设备的设计上不考虑信号地的基础上是采用“浮地”设计的。所以大多数摄像机供电系统都是不包括地的。尾端(机房)外线在无保护(主要是架空、地埋雷击可能性非常小,但不排除某些特例)情况下可以安装防雷设备并做好接地(尽量**接地、联合接地一定要在接地电阻符合要求的情况下做,个人感觉防雷**接地的电阻要不是很高,没有找规范看。从原理上推出来的)。




欢迎光临 千家论坛_智能建筑与智能家居技术交流社区 (http://bbs.qianji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